肌酐500、600,该透析吗?太多患者做错决定

老版本的教科书上建议:肌酐达到707以上就需要透析。如今知识更新了,教科书把这句话删了。
为什么删了呢?
一般来讲,肌酐达到707,并发症就很严重了,药物控制的效果可能不理想,需要透析来缓解并发症。

但不都是这样:也有一部分患者,肌酐到五六百,甚至400多,并发症就很严重了,就需要透析;还有一部分患者,肌酐达到八九百了,并发症控制得还不错,还能用药物干预的方式保持很久。如果用707的透析标准一刀切,必然会出现耽误治疗、或是过度治疗的现象。
所以,707透析的规定,该删。只有把这个死板的规定删了,才能进行个体化治疗,让所有肾衰患者,在适合他的正确时机启动透析。
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不一定好。时不时地,仍然会出现过度治疗。
为啥?
没有707透析的死规定了,那么透析时机就相对“自由”了。于是,许多肾衰患者在肌酐500、600的时候,就开始了透析。
你要说错吧,也没错,他确实有并发症。但这并发症不能应用药物来解决吗?不能让患者少透析几年吗?这就……不好说。
早在20年前,KDIGO指南(世界上最权威的肾病指南),就把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的标准定为了肾小球滤过率15——大约相当于肌酐500上下。同时指出:进入终末期肾病,不是要透析。
不透析干啥呢?是要更早地进行评估,看是否需要透析。
但到了实际落实,有的时候就直接透析了。有2位肾友同时前来笔者这里诊治,当初他俩一位是肌酐500左右透析、另一位是肌酐600左右透析。
我们看这位更严重的吧:

这位是小王,病史12年。
那是6年前,24岁的小王在老家江苏连云港,检查肌酐623μmol/L,医生让他透析。他感觉自己身体尚可,又到南京的一家医院,也让他透析。都说要透析,就开始透析了,每周三次。但还是不放心,问我们肾脏还有没有救?
我们发现他存在可逆因素,就让他过来住院,一个月后,摆脱了透析。现在小王的肌酐70左右,和我的肌酐差不多。
几年后复查,肌酐76:

6年前,小王透析错了吗?
按透析指征来看,并没有错,指南也是这样建议的,肾衰竭患者的并发症控制不好,就要透析。
只是,我们在看待并发症的时候,可不可以多考虑一下:我是要接受这个并发症,还是可以解决这个并发症?多考虑一步,可能就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