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罗湖开学第一课》

2023-09-09 01:24 作者:hzh哥  | 我要投稿

视频文字版



00:11

亲爱的同学们,开学了。欢迎来到罗湖区开学第一课,我是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李林泉老师。同学们好,我是来自深圳市仙桐实验小学的李玉子老师。非常高兴能陪伴大家一起迈进新学年。今年我们罗湖区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梦想从这里出发》。

 罗湖教育是深圳教育的根脉,几十载深厚积淀,在湾区新气象中不断创新,蓬勃向前。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也将由四位罗湖区优秀班主任代表和大家一起走进“爱国、家书、传承与梦想”。首先,我们一起走进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翠北实验小学邓小冬老师的班会课堂。为大家讲述小英雄海娃的爱国故事。



01:13

同学们好,我们又开学了。今天我和同学们谈第一个关键词:爱国,让我们一起重温红领巾的故事。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由无数革命先辈的鲜血染成的,在这些革命先辈中有很多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孩子,他们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时代勇敢前进,他们都是爱国的典范,为新中国的诞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传承红领巾的精神是我辈责无旁贷的责任和担当,更是爱国的表现。今天带大家认识一位小英雄。孩子们,邓老师知道你们都已经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成为了光荣的少先队员,也都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那邓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还记得红领巾寓意着什么吗?

来,请你回答。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它是国旗的一角。你说的可真好,请坐。还有同学补充吗?或者你还知道哪些?你来说。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所以我们要好好保管它。你说的可真棒。好,请坐。

孩子们,我们都知道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无数革命先辈的鲜血染成的。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多和你们年龄差不多大的革命小英雄们,他们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勇敢前进,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03:20

故事讲的是一个叫海娃的孩子。他的父亲是共产党的连长。他是儿童团团长。有一次,日军又来扫荡。海娃的爸爸让他送一封信。结果海娃在送信的途中遇见了日军。他就机智的把信藏在了厚厚软软的羊尾巴里。最后他通过他的机智勇敢,顺利的把信送给了王连长。王连长把敌人一举歼灭。

 在组织村里的儿童团员们,穆吉豪准备作战物资后,小英雄海娃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要给张连长送去一封情报。海娃传递信息的过程也非常的凶险。他赶着羊群掩护送信。却不想在山沟里碰上了一小股敌人。他灵机一动,把信拴在了羊的屁股下面,瞒过了鬼子。可没想,没过一会儿,他又碰到了另一股敌人。

 这会儿他被敌人发现了,他们紧追着海娃开枪,打中了海娃拿着信的手。海娃受伤了。但是他强忍着痛苦,坚持往前跑。最终逃过了鬼子的追击,找到了八路军的队伍,将这封重要的信交到了他们的手里。在抗日战争的年代,就是有着无数像海娃这样的小英雄,无数勇于牺牲的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诞生奉献出一切。

正因为他们的付出,才有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依旧传颂着这些英雄们的故事。我们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爱党爱国,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07:04

跟我一起宣誓:红星闪耀心向党,海娃精神代代传。人人争做小英雄,努力成为接班人。

 


07:34

家书抵万金。接下来由深圳市名班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我最喜爱的班主任,来自翠园中学的班主任郑柔琼老师带来的家书故事。

 


07:49

同学们好,我是翠园中学的郑柔琼老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聊聊第二个关键词:家书。这个暑假里,大家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日子里,是否有一些想当面说却不好意思表达的话?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书信来表达。中国从古至今就有写家书的习惯。

家书是至亲之间最深情的精神交流,也是一场庄重的思想传递。今天,我们处于和平年代,家书仍然十分珍贵。家书里有真情流露,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今天,老师带大家领略三封家书带给我们的感动、温暖与震撼。

1911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一个穷苦家庭。23岁的他在大哥的影响下参加抗日战争,任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大华队中队长。1939年初,余铁夫思乡心切给母亲写了一封信。由于战火纷飞,这封家书整整寄了一年。1940年2月5日。当他年迈的母亲收到这封信时,余铁夫已经牺牲五个多月了。

海飞,你看,这就是他们家人保存了多年的这么珍贵的家书,非常珍贵。这就是这封家书的原件。这封家书真的非常的励志。在其中,余铁夫烈士写到,我们才不怕任何的风雨,任何的高山,任何的峻岭。我们都不断地迈进。

这是儿子一贯来的主张。中华民族没有得到解放,儿子的任务一定没有放下。你老人家在家里管理一切,弟弟们不要十分管束,要多言向他解释,使他的理想能够放大,这是儿子无限的希望。其实我表面上抛弃了穷苦的家庭,但是实际上我是为了祖国的生存,就是为了将来全中华民族每一个人能够得到平等、自由、幸福的安乐生活。这样儿子不是为了一个人设想的,儿子是为了全中华民族,而且是全世界而奋斗的。我们才不怕任何的风雨、任何的高山、任何的峻岭,我们都不断的迈进。



10:49

家书纸短家国情长,家书像就像一根串联过去跟现在跨越时空的红色纽带。在这封家书当中,他似乎传递了共产党人对家人的深情。更重要的还有一种薪火精神的相传,更更重要的是他书写了小我跟大我之间的情谊,这里面体现了共产党人心中的家国情怀。那么同学们,在和平年代,共产党人的红色家书又有着怎样新的内涵呢?

 


11:32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到我们班会课的第二个环节,让我们一起品读平凡的家书,感受和平年代的家书又有哪些新的内涵。它是来自于武大靖写给父亲的信。我们知道,武大靖是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队的冠军。他为了国家赢得荣誉,在冰场上训练,离家13年,29岁的他却有着50岁的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武大靖他在视频当中如何传递对父亲的爱。

 


12:12

小的时候,你是家里的顶梁柱。现在我长大了,有能力了,换我来支撑这个家。我很喜欢父亲这首歌。歌词写的很好,每次听,都想到你。我都会忍不住想要流泪。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我是你的骄傲。还在为我而担心吗?你牵挂的孩子,长大了。下次见面,我要当面给你唱这首歌。今年过年大概又不能回家了。这已经是我离开家的第13个年头了。可是我还没能习惯,没有家人一起过年的新年。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我会带着您,带着家人的支持,带着大家的期盼,继续为荣誉而战,为祖国争光。我不在你身边,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少抽烟,少喝酒,定期做体检。新的一年,希望你身体健康。每天都能开开心心。

 


14:42

这是一位驻藏边防军人,他用生命、用青春书写的卫国誓言。接下来我们有请曾翔同学为我们演绎这一封家书。

妈妈,假如这次我倒在边防线上。请将我的骨灰,洒在哨所旁。我要化作高原的一捧泥土。日夜陪伴后来的战友战岗。不让外族踏入半步。继续驻守在祖国边疆。生前为国守疆,死后为国戍防。这是每个边防战士最朴素的衷肠。也是我们此生最大的愿望。

 此刻我们回望历史的泱泱长河,与其中熠熠生辉、亘古不变的是那份家国情怀。其实他们并不是拥有钢铁之躯的神,他们跟我们一样也是平凡人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红色炙热的爱国心,他们才得以成为了英雄。

他们是奥运冠军,是边防战士,也是千千万万个我们是芸芸众生,军人敢赴死,万民才能生,支持他们这点最柔软的心肠,才能支持他们在边疆,在苦寒之地,在艰难的训练中,守着祖国的无上荣光。中华民族的英雄都带着血浓于水的亲情的力量,满怀一腔热血而义无反顾的前行,保卫我们的家国,然后产生无限的希望与力量。

我们通过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与理想担当。少年赋壮气,奋烈自有时。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传承信仰的力量。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汇成江海,让我们在青春的赛道上书写我们最精彩的人生。



16:50

小小家书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家国大爱。接着,我们跟随着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赛一等奖获得者,罗湖外语实验学校黄镟璇老师的主题班会课,共同回顾那个激情洋溢的觉醒年代,传承红色革命基因。

 


17:12

同学们好,我和大家一起来聊聊,今年开学第一课的第三个关键词:传承。薪火相传,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赓续。一心向党,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凝心筑梦。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领导中国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新学期已至,让我们一同翻开史册,走进中国共产党的开端、新中国的开局、经济建设的开放、社会主义发展的开创四大名场面。去感受淋漓的热血、激昂的呼喊和跃动的心跳。在史实的感召下,希望同学们少立雄志,忠诚爱党,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18:19

我们将时间的轮轴调回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开端之际,看一看两位坚守信念、激昂澎湃的共产党人,在他们的行动和推动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由此开启。


我是陈独秀,我是李大钊。这是一个生灵涂炭的时代,这是个民不聊生的时代。苏城,我想通了,我们得建党,我们得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你想建一个怎样的党?一个用马克思学说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一个能把中国引向光明、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日子的无产阶级的政党,你为什么要建这样一个党?为什么,我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的活着,为他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好,仲甫兄,让我们对这些同胞们宣誓吧。来,让我们宣誓。为了让你们不再流离失所,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做主,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身。

 

1949年11月14日,在我国西南地区解放前夕,中共地下党员江姐被关押于重庆军统集中营渣滓洞监狱,受尽折磨,牺牲时年仅26岁。

 我是江姐。在共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下,我不得已与我的家人分离。我的云儿啊,我只能用一支竹签,一点点花灰,为你留下最后的嘱托。竹安弟,我想你绝不会抱怨孩子的爸爸和我爸。苦难的日子就快完了。出了新的日子快点到来而外。我什么都不能兑现。

 安弟啊,的确。太辛苦你了。我们到底还是这虎口里的人,生死未定。万一他作破坏到底的孤注一掷,一个炸弹,两三百人的看守所就完了。这可能我们的确估计很少,但是并不等于没有啊。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江姐牺牲半个月后,重庆解放。实践出真理,奋斗出奇迹。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赶出列强独立自主,人民当家做主。天安门城楼上那句4万万中华儿女从此站起来了,响彻穹宇。

 

“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70年弹指一挥间,新时代的中国早已山河无恙、国富兵强。此时此刻,我们足以告慰先烈,这盛世,如你所愿。这盛世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那个伟大的决定。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宣告全世界开放,改革开放在中华大地上拉开序幕。小小渔村深圳准备惊艳世界。

 

我们是建设深圳的工人。在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在这个需要我们的时代,走,走,开工了。好的,马上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我们要奋斗,奋斗。让世界看到深圳速度。党中央委号召我们来到这里,目的就是建设经济特区,使深圳这个坐落在南海边的小城镇,改头换面。所以我们要奋斗,通过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创造出属于我们工人的荣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今天,党员的数量已经发展到了9500多万人,他们在祖国的不同地方、不同行业发挥着他们的光和热。100年是一个节点之年,更是一个开创之年,有这样一家三代,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与雪山为伍,与冰封为伴,他们的儿女誓要把英雄的精神,在帕米尔高原上代代传承,为开创祖国的未来坚守使命,坚守承诺。

 


25:04

我叫都尔汗·拉齐尼,今年14岁。首先我想跟大家来认识一下,我的家乡。照片里这间孤零零的房子是我曾经的家。我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长大。在这里度过了和我爸爸拉齐尼最快乐、最美好的时光。红其拉甫的景色很美,可是条件恶劣。巡边需要翻过八座海拔五千多米的雪山,趟过八十多条冰河。每一次爸爸和解放军叔叔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给界碑上的中国两个字涂上鲜艳的红色。每当这时候,爸爸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就像红色印刻在了他的心中。我们民族的名字是自己的名字,和爸爸的名字连在一起。所以组合起来,我的名字叫做都尔汗·拉齐尼。都尔汗在塔吉克语中的意思是“红花”。爸爸拉齐尼在塔吉克语中的意思是“雄鹰”。爸爸最喜欢一首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每当巡逻休息的时候,爸爸就会把这首歌唱给战士们。我相信爸爸在唱这首歌的时候一定会想起。

 我想如果爸爸还在,他一定会继续守边40年。守护我们的家,我们的祖国。可是,在2021年1月4日,我的爸爸为了解救一名落水儿童,不幸逝世。这就是我的英雄爸爸,我亲爱的爸爸。我忘了告诉你,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军医。既是医生,又是军人。我也会回到红其拉甫。到那时候,鲜艳的红花与展翅的雄鹰,一起守护我们的家,守护我们的祖国。你们两个跟着爸爸去巡逻过吗?去过,她走到一半就不去了。然后我跟爸爸一起去了,我姐姐走到一半就不去了。对,然后路很危险,路很窄,水流很急。路上全都是石头,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我也怕了。我跟爸爸说,我也不走了,爸爸。爸爸说,你姐姐不走可以,但你不走不行,我就跟爸爸走。那时候你多大?八岁。八岁的时候,爸爸就要带着你一直走下去。因为我长大也要像他一样,所以他让我走。

我想跟爸爸说,爸爸,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考上大学。长大当兵退伍后,当一名优秀的护边员。

开端、开局、开放、开创,波澜壮阔的100年,激昂澎湃的青荷班。传奇再现,回味经典,沉浸体验,到此收官,谢谢大家。

 


29:05

新学期,新征程,遥望未来,放飞梦想。接下来由深圳市我最喜爱的班主任,来自罗湖外语实验学校的何璇老师。带领我们一起走入他们班的梦想空间站。

 


29:23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开学第一课,我是来自罗湖外语实验学校的何旋老师。最后,我想和大家一起聊聊第四个话题:梦想。首先,请与我走进第一站飞天梦。从敦煌壁画的飞天,到明朝万户的壮举。一代代中国人,都期待着能到天上去看一看。幸运的是,我们的飞天梦想在无数航天人的努力下,由神话变成现实。让我们一起回顾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30:07

有这么一群人,彼此如一撇一捺,相互支撑,与未知对抗。当时我们搞东方红一号是从零开始。没有上过天,所以不知道天上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不知道运载怎么回事儿,边干边学。那时候还靠手摇计算机,几个月几个月在那儿哗哗哗(计算),算一条轨道,算了整整一年,他们把插头连接线,几百次插拔,咱就真这么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是这个样子。每一次对太空的叩问,都是下一次探索的开始。过几十年,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我奉命执行首次载人飞船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带军出征”“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中国嫦娥工程画了一个惊叹号”“我已出仓,感觉良好”有的职业,有的事业,是值得用生命去兑换的。星辰大海是无忌的,人在里头是很渺小的,但是要靠每一个渺小集成一个伟大的事业。如果说航天是一部史诗,一部巨著。那么,每一次飞行都是一首壮美的诗篇,都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每一步的腾飞和跨越。月壤能不能拿回来是代表一个国家水平的。

中国航天事业从一穷二白到九天揽月,正印证了习总书记所说“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在我国航天梦的逐梦之旅上,有着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第一代航天人和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辛勤耕耘与无私奉献。



32:58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第二站航天梦,一起来了解航天人邓青明的故事。神舟15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11月29日发射。飞行乘组中,56岁的邓清明尤其惹人注目,为了这一刻,他整整等了24年十个月。

 


33:24

“我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飞天,一种准备飞天,这就是我们的梦想。我当时真是千言万语的没法说出来。海鹏正好坐在我身边,我转过身站起来,抱着海鹏,说了一句话:‘海鹏,祝贺你。’我自己是含着眼泪的,从来就没有因为是否备份,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为你没有准备完备,造成遗憾的话,你也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这个国家。”“我的战友安全回来了,这才是你做备份的结束。”

 


34:21

坚守飞天梦想永不停歇训练。邓清明用尽25年的不懈坚持,终于圆梦。也告诉我们:“梦想是永不放弃的坚持。”最后,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站青春梦,一起聆听世界毽球锦标赛冠军罗攀哥哥的追梦故事。

 


34:47

我是罗攀老师,大家可以叫我罗攀哥哥。大家所看到的这个毽球,我是从十岁开始接触这个项目。这个年龄已经过了这个项目的一个训练黄金期。但是,我觉得我热爱这个项目,我愿意为之付出。那么,每天5点20起床,那时候小学四年级,争分夺秒的第一个到达了训练场,直至毕业。这期间我受到了太多人的质疑。“你身材这么矮小”“你根本就不适合体育”。但是,我并没有放弃,我依然而然坚持了下来。上中学的时候。我更加发奋图强。寒暑假,我记忆犹新。每日长达8小时的训练,这么枯燥乏味的训练竟然成了我最喜欢的事情。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初三的那一年,我成功的打上了主力的席位,并且获得了一定的佳绩。但是,后来,这一条“毽球路”,这一条“追梦路”,也颇为坎坷。我还记得2015年的时候,是我们中国队第一次,我们深圳队伍代表中国队参加世锦赛。那个时候,一次意外的体能训练,我的腰部被严重拉伤,以至于你只能卧病在床。你走路,你吃饭,只要是你站着,你就不舒服,我彻夜难眠。我不知道,我还有没有坚持下去的意义了。那一天晚上,我还记得,我找到我的主教练,我知道这一次比赛时间不多了,所剩的时间也仅仅就四个月,是冲刺期。

“请你给我一次治疗的机会”。我想努力,我想为国去争光。因为我热爱他。我的教练没有说话。但是,我能很清晰的看到他的眼泪在眼眶里不断的打转。因为他知道,这三年来,我付出的比别人多得多,我足足准备了三年,我真的不甘愿放弃。终于,马老师力排压力,答应了下来。之前,在这个医院治疗的45个日日夜夜里面,因为远在集训地,你没有家人的陪伴,无依无靠的。你只有这一张白白的病床,与你相依为命。但是这一切,我都熬过来了。我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超常发挥,带领着我们中国队取得了胜利。当决赛最后一球应声落地那一刻,我不禁落泪了。我觉得这一路以来的艰辛、伤痛、忍耐、坚持。它是伴随着我的眼泪,夺眶而出。而现在,我做一个体育教师,我想,继续将毽球发扬光大,想让更多的你们知道毽球,向更多人传承毽球,传承这个民族体育项目。

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同学们,我们一定要敢于有梦,我们一定能够坚持的做好一件事情。我们的结果,一定是美好的。也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实现自己的梦想。



39:36

同学们,此时此刻的你有什么感想呢?我不由得想到了诗人汪国真所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追梦路上会充满坎坷与挑战。但正如风筝高飞需要逆风劲吹,人生的意义也在于不断奋斗和超越。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在新学期带着梦想出发。星空浩瀚无比,追梦永无止境,星河璀璨,我们必将闪耀。

 


40:20

最激昂是少年,最闪耀是追梦人。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同学们,你们拥有足够的幸运,能够在奋斗中见证伟大,成就未来。“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亲爱的同学们,听了罗湖开学第一课,相信你们一定能感受到前辈奋斗带给我们的激励,感受到奋进中的中国带给我们的底气。那就让我们更加珍惜美好的时光,在新的征程上奋力书写更加灿烂的明天。

亲爱的同学们,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就到这里,我们明年见。

《罗湖开学第一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