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常用术语
基本常用术语: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远近高低多角度描写、粗笔勾勒、工笔细描等的不同.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写作手法: 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 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 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过渡、铺垫、伏笔等. 托物言志和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艺术风格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 语言特色:(1)清新(2)平淡(也称质朴)(3)绚丽(4)明快(5)含蓄(6)简洁.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1、评价主旨类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 (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2、语言特点类勾勒简洁(介绍事物的大概)、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体物入微或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诗情画意. 3、语言风格类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简洁或洗炼(语言简练利落)、浅显或明白如话(不雕饰,不加修饰)、平淡无奇 、质朴清新 、淡雅 、词藻华丽 、明快(明白通畅). 4、文章结构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呼应或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5、其它 构思精巧、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颇具匠心 )、 感情细腻、感情真挚 、跃然纸上、曲折、层次分明.
虽然大致有一点了解但是只有模糊的概念,无法确切的用语言表述出来,非常感谢您一针见血清晰直白的指明了学习的道路。多读书,读好书,读杂书,无论是怎样的书总会有作用的,要用心去感受。虽然经验不足难以感同身受到世间百味,但是经过书籍也是可以稍微的浅尝了吧。 还有很多话想说,但由于时间和能力只能急躁的哽在喉咙当中。真是痛苦。 感谢您的教导,实在是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