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国内战争期间红军部队及主官介绍:第2步兵师
第2步兵师(1918.9.24——1941.9.19)/第1梁赞步兵师(1918.7.14——1918.9.24):
1918年4月组建莫斯科防御区梁赞支队,7月14日改称第1梁赞步兵师,9月24日改称为第2步兵师,苏德战争期间在明斯克战役中被德军歼灭,1941年9月19日撤销番号。
隶属:
莫斯科防御区(1918.4——7.25)、莫斯科地区军事委员会(1918.8.1——10)、莫斯科军区(1918.10——1919.4)、第5集团军(1919.4——5)、土耳其斯坦集团军(1919.5——6)、第7集团军(1919.6——12)、第15集团军(1919.12——1920.1)、第7集团军(1920.1——5)、第16集团军(1920.6——8)、第3集团军(1920.10——1921.5)、莫斯科军区(1921.5——1922.1)、西方面军(1922.1——1924.4)
参与战役:
1919年东方面军对高尔察克军队的反攻:布古鲁斯兰战役(4.28——5.13)(对布古马、比尔斯克突击)、乌法战役(5.25——6.19)(控制白军包围圈出口),抵抗尤登尼奇军队保卫彼得格勒(5.13——12.31)(进攻延堡,攻克加特契纳、皇村、格多夫、延堡),1920年苏波战争:七月攻势(7.4——7.23)(强渡别列津纳河、攻克博布鲁伊斯、斯卢茨克)、华沙战役(强渡布格河、攻克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华沙附近战斗、撤退到白俄罗斯),利达地区消灭布拉克—巴拉霍维奇部队,白俄罗斯与戈梅利地区剿匪
师长:
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谢德曼(1918.7.14——8.9),骑兵上将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梅尔罗(1918.8.9——1919.5.12),少将
康斯坦丁·斯捷潘诺维奇·斯捷普诺伊—斯皮扎尔内(1919.5.12——9.6),上尉/师级
安德烈·格奥尔基耶维奇·凯彭(1919.9.6——9.24),中校/上校
罗曼·沃伊采霍维奇·隆格瓦(1919.9.24——1920.8.3),上尉/军级
阿列克谢·库兹米奇·瑙莫夫(1920.8.3——8.9),准尉,代理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沙什金(1920.8.9——9.28),上校/旅级
爱德华·弗雷德里科维奇·维姆鲁森(1920.9.28——1921.10.20),中尉
瓦西里·伊万诺维奇·索洛杜欣(1921.11.18——1922.2.10)上校/旅级
政委:
谢尔盖·斯捷潘诺维奇·纳扎罗夫(1918.7.14——11.11),不详
列昂尼德·斯捷潘诺维奇·阿尔秋霍夫(1918.7.14——?),不详
伊赛·格里戈里耶维奇·波隆斯基(1918.10.24——1919.4.14),不详
列昂尼德·斯捷潘诺维奇·阿尔秋霍夫(1918.11.2——1919.2.12),不详
谢苗·马尔科维奇·霍尔德施特恩(1918.11.11——11.20),不详
M·M·加兰金(1919.2.16——6.3),不详
亚历山大·德米特里耶维奇·阿夫季耶夫(1919.5.8——1920.3.12),无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卡耶夫(1919.7.8——8.5),无
B·N·巴甫洛夫斯基(1919.8.15——8.28),不详,代理
谢苗·彼得罗维奇·沃斯科夫(1919.9.10——9.15),无
Д·И·格里戈里耶夫(1919.9.15——10.11),不详
A·M·乌兰诺夫(1919.9.26——10.1),不详,代理
彼得·伊万诺维奇·格里亚金斯基(1919.10.16——11.16),无
扬·亚诺维奇·安维尔特(1919.11.15——12.19),无
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杜卡利斯基(1919.11.15——1920.5.18),不详
鲍里斯·维亚切斯拉沃维奇·托尔皮戈(1920.5.8——11.14),上尉
波诺马廖夫(1921.2.11——2.16),不详
副师长(已知):
彼得·弗拉基米罗维奇·切斯纳科夫(1918.7.14——9.2),少将
参谋长:
亚历山大—瓦列里安·卡尔洛维奇·安德斯(1918.7.14——1919.5.1),上校/师级
维切斯拉夫·弗拉基米罗维奇·佩尔米亚科夫(1919.5.1——7.31),上校
斯米尔诺夫(1919.7.31——8.17)
安德烈·格奥尔基耶维奇·凯彭(1919.8.17——9.6),中校/上校
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夫(1919.9.6——9.24),代理
安德烈·格奥尔基耶维奇·凯彭(1919.9.24——1920.2.25),中校/上校
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夫(1920.2.25——3.2),代理
弗拉基米尔·菲利齐亚诺维奇·勒热奇茨基(1920.3.2——6.3),中校
费多尔·费多罗维奇·加林多(1920.6.3——13),中校
阿列克谢·库兹米奇·瑙莫夫(1920.6.13——9.8),准尉
叶甫盖尼·阿布拉莫维奇·格尔费尔(1920.9.8——11.19),准尉/上校
阿列克谢·瓦西里耶维奇·彼得罗夫(1920.11.19——1921.9.29),中尉
副参谋长(已知):
谢尔盖·斯捷潘诺维奇·伊万诺夫斯基,上尉
政治部主任(已知):
康斯坦丁·亚历山德罗维奇·尤甘松(1921.4.16——1923.2),师级政委

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谢德曼(1857——1921):原俄军骑兵上将,1874年入伍,1913年晋升骑兵上将,一战期间曾任第2军军长(1912.5.15——1914.8.23)、第2集团军司令(1914.8.23——12.5)、第1土耳其斯坦军军长(1914.12.5——1917.6.4)、第10集团军司令(1917.11.16——1918.3),国内战争期间历任西部防御区梁赞支队司令、第1梁赞步兵师师长(1918.7.14——8.9)、工农红军军事学院教师、副院长、第17骑兵师参谋长(1920.10.22——11.5),1921年1月被捕,不久在狱中去世。其弟格奥尔基··米哈伊洛维奇·谢德曼以及儿子叶甫盖尼·谢尔盖耶维奇·谢德曼在内战期间也均为红军效力,担任重要职务。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梅尔罗(1863——1920):原俄军少将,1882年入伍,1912年晋升少将,一战期间曾任辛比尔斯克军校校长(1913.8.23——1915.7.12)、第75步兵师旅长(1915.7.12——1916.7.10)、第172步兵师师长(1917.2.7——?),国内战争期间历任第1梁赞步兵师第2旅旅长、第1梁赞步兵师师长(1918.8.9——9.24)、第2步兵师师长(1918.9.24——1919.5.12),1920年1月去世。

康斯坦丁·斯捷潘诺维奇·斯捷普诺伊—斯皮扎尔内(1896——1938):原俄军上尉,苏联师级,1915年入伍,一战期间曾在俄军近卫掷弹兵团服役,国内战争期间历任第5集团军右翼集群旅长(1918.9——11)、第26步兵师第2旅旅长(1918.11——1919.5)、第2步兵师师长(1919.5.12——9.6)、第55步兵师旅长(1919.9——10)、第9步兵师旅长(1919.10——11)、第8骑兵师旅长(1919.11)、第11骑兵师旅长(1919.11——1920.2)、代理师长(1920.2.1——4.10)、第1骑兵集团军特别骑兵集群司令(1920.7——1921),1921年5月29日获红旗勋章,后任第6独立阿尔泰骑兵旅旅长(1922——1923)、第8步兵师师长(1924.12——1925.5)、第7骑兵师师长(1925.5——1926.3)、喀山联合军校校长(1926.3——11)、尼古拉耶夫国民教育学院军事系主任(1926.11——1927.10)、特维尔教育学院军事系主任、第8步兵军参谋长、机械化和摩托化总局第1处处长(1932.2——?)、装甲部队高级检查员、装甲总局副局长(1935.9——1937.6.5),1935年获师级军衔,1937年被捕,次年被处决,1956年平反。
安德烈·格奥尔基耶维奇·凯彭(1886——1940):原俄军中校,苏军上校。1906年入伍,一战期间历任总参谋部参谋(1914——1915.6.20)、第6西伯利亚军参谋(1915.6.20——12.25)、第108步兵师高级参谋(1915.12.25——1917.2.24)、第16军参谋(1917.2.24——1918.3.26),1917年8月15日晋升中校军衔。国内战争期间历任卡卢加步兵师第3旅参谋长(1918.4.26——4.30)、作战处处长(1918.5.1——5.27)、第4彼得格勒步兵师师长(1918.8.3——8.20)、第3彼得格勒步兵师第3旅旅长(1918.8.25——9.26)、第3彼得格勒步兵师第1旅旅长(1918.9.26——10.16)、第6步兵师第1旅旅长(1918.10.16——1919.2.19)、第10步兵师师长(1919.2.19——4.10)、第7集团军作战处处长(1919.4.10——5.8)、彼得格勒内防司令区参谋长(1919.5.8——6.13)第6集团军军队集群参谋长(1919.6.13——8.12)、第2步兵师参谋长(1919.8.12——1920.2.24)、代理师长(1919.9.6——9.24)、第6步兵师参谋长(1920.2.24——9.8)、西方面军作战处副处长(1921.10.17——11.24)、作战处长(1921.11.24——1924.6),后任西部军区第4处处长、高射炮指挥员进修班战术教师。1935年12月13日被授予上校军衔,1938年8月3日被捕,死于监狱。

罗曼·沃伊采霍维奇·隆格瓦(1891——1938):原俄军上尉,苏联军级。早年因参与革命活动两次被所在学校开除,1910年参与创建波兰社会主义联盟,次年任该组织中央秘书。1912年3月被捕次年9月被判处半年监禁,一战期间于1914年11月应征入伍,在第56预备步兵营服役,后晋升至第66步兵团上尉连长。科尔尼洛夫政变期间主导了该团士兵反对政变,随后前往彼得格勒参加了十月革命,革命后任彼得格勒市邮电局局长,12月起任苏俄民族事务人民委员会波兰军事部部长,参与镇压前线波兰军队暴动,191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国内战争期间历任波兰国际部队参谋长(1918.6——8)、西部步兵师第1旅旅长(1918.8——1919.2)、师长(1919.2.11——7.5)、第52步兵师师长(1919.7.5——9.18)、第2步兵师师长(1919.9.24——1920.8.3)、第1波兰军军长(1920.8.3——9)、革命军事委员会野战司令部登记局情报处处长(1920.11——1921.11)、乌克兰和克里米亚武装部队情报处处长兼乌克兰军区第1副参谋长(1921.11——1924.11)、乌克兰军区代理参谋长、苏共驻华委员会秘书(1924.11——1926.8)、苏联驻华大使馆武官(1926.8——1927.8)、第43步兵师师长(1927.8——1930.7)、工农红军通信总监(1930.7——1933.2)、工农红军通信总局副局长(1933.2——1935.10)、局长(1935.10——1937.5.21),1921年获红旗勋章,1935年12月被授予军级军衔。1937年5月21日被捕,次年2月8日被处决,1956年9月15日平反。
阿列克谢·库兹米奇·瑙莫夫(1895——1936):原俄军准尉,191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国内战争期间历任县军事委员(1918.1——12.11)、1919年4月11日至12月8日间历任西伯利亚防御区作战与情报处处长、辛比尔斯克要塞参谋长、乌法要塞参谋长、奔萨要塞司令。1919年12月8日至1920年1月26日间历任基辅防御区参谋长、第12集团军乌克兰左岸集群参谋长、戈梅利要塞司令。之后历任第2步兵师参谋长(1920,6,13——9,8)、代理师长(1920.8.3——8.9)、第18步兵师参谋长(1920.9.20——10.27)、第56步兵师参谋长兼手榴弹集训班主任(1921.11.18——1922.5.24)、第3喀琅施塔得指挥员培训班主任(1923.5.14——1924.4.6)、列宁格勒防御区副司令(1924.4.6——1926.10.26)、第56步兵师师长(1926.10.26——1928.11.15.)、总参谋部装备与勤务部部长(1928.11.15——1930.11.15)、第19步兵军军长兼政委(1930.11.15——1931)、工农红军空军总局第2副局长(1931——1936),1936年去世。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沙什金(1880——1959):原俄军上校,苏联旅级,一战期间曾任第245步兵团第3营营长,1918,年9月起加入红军,1935年被授予旅级军衔,1940年12月起任工农红军军事训练总局第 8处处长,后任步兵检查员、军事学院步兵教师。1943年改授上校,1959年去世。
爱德华·弗雷德里科维奇·维姆鲁森(1893——1929):原俄军中尉,1912年入伍,一战期间在俄军第22步兵团服役,国内战争期间历任辛比尔斯克合成步兵师副参谋长、参谋长(1918.7.30——8.9)、第1辛比尔斯克钢铁合成步兵师参谋长(1918.8.9——11.19)、第24步兵师参谋长(1918.11.19——1919.2.2)、师长(1919.2.2——4.25)、兼奥伦堡防御集群司令(1919.2.26——3.31)、第1高加索骑兵师参谋长(1919.10.1——1920.4.30)、第3骑兵军参谋长(1920.6.22——7.25)、副军长(1920.7.25——8.26)、第2步兵师师长(1920.9.28——1921.10.20),1919年获红旗勋章。战后历任第4步兵军副军长兼参谋长、第45步兵师师长,第9、第17步兵军军长、工农红军步兵总监、乌拉尔军区、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获得第11军事等级(相当于后来少将军衔的军事级别),1929年去世。

瓦西里·伊万诺维奇·索洛杜欣(1878——1942):原俄军上校,苏联旅级,参加过日俄战争,一战期间曾任第85步兵团连长、营长。1915年晋升上,1916年6月26日起任第95步兵团团长,,国内战争期间历任第1诺夫哥罗德步兵师师长(1918.7.2——9.20)、第19步兵师师长(1918.11.12——1919.4.27)、立陶宛步兵师师长(1919.5.5——5.21)、第4步兵师师长(1919.6.12——1920.10.8)、第2步兵师师长(1921.11.18——1922.2.10),1920年被授予红旗勋章,后任哈尔科夫公路协会军事总监,1936年被授予旅级军衔, 1942年5月5日去世。
谢尔盖·斯捷潘诺维奇·纳扎罗夫:国内战争期间历任红军第1梁赞步兵师政委(1918.7.14——11.11)、第12骑兵师政委(1919.11.12——11.26),其他信息不详。
伊赛·格里戈里耶维奇·波隆斯基:国内战争期间历任红军 5莫斯科步兵师政委(1918.7.18——8.20)、第2步兵师政委(1918.10.24——1919.4.14),其他信息不详。
谢苗·马尔科维奇·霍尔德施特恩:国内战争期间历任红军 3莫斯科步兵师政委(1918.7.1——10.9)、第2步兵师政委(1918.11.11——11.20),战后曾在苏联肉类管理机构任职,其余资料不详。
亚历山大·德米特里耶维奇·阿夫季耶夫(1887——1947):机械师出身,1905年加入社会革命党,1912年改加入布尔什维克。国内战争期间历任第10步兵师政委(1918.12.18——1919.2.6、1919.2.18——5.3)、第2步兵师政委(1919.5.8——1920.3.12)、吉尔吉斯边疆区组织局主席(1920.4.30——5)、委员、吉尔吉斯边疆区军事委员(1920——1921),获红旗勋章,后任基洛夫州委委员兼组织指导员(1921.10——1922)、俄共莫斯科市责任指导员(1922——1923)、吉尔吉斯州监察委员会主席(1923——1925)、联共(布)中央监察委员会责任指导员(1925——1930)、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社会保障人民委员会委员(1930——1932)、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农业人民委员会教育局局长(1932——1936)、1936年起任季米里亚泽夫农学院政治部主任,1947年去世。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卡耶夫(1887——1936):参加过1905年俄国第一次革命,1906年加入布尔什维克,1906年卡梅申武装起义组织者之一,之后曾被捕入狱六年。一战期间在波罗的海机械航空厂担任车工。十月革命后历任彼得格勒苏维埃副书记、书记、副主席,国内战争期间任第3乌拉尔步兵师政委、沿海突击集群政委(1919.6)、第2步兵师政委(1919.7.8——8.5)、彼得格勒市契卡主席(1919.9——1920.9.1)、契卡东南地区全权代表(1920.9.1——1921),1922年起先后任彼得格勒地区饥荒救济委员会主席、列宁格勒军区政治部主任、列宁格勒军区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22.6——1925.3)、联共(布)列宁格勒省监察委员会主席、苏联工农监察人民委员会西北地区专员,之后加入左翼反对派,1927年被开除党籍,次年退出后恢复。之后任列宁格勒经济委员会主席、列宁格勒执行委员会副主席、莫斯科电网公司总经理。1934年12月基洛夫遇刺后被开除党籍并逮捕,次年1月16日被判刑8年,1937年8月第一次莫斯科审判期间被判处死刑,24日处决,1988年平反。

谢苗·彼得罗维奇·沃斯科夫(1889——1920):早年为木匠,因为加入革命组织被逮捕,1905年俄国第一次革命期间在监狱参与暴动越狱,随后流亡奥地利、美国,在美国参与组建流亡俄国社会主义者报纸《新世界报》并担任编辑,并组织木匠工会领导罢工。二月革命后返回俄罗斯加入布尔什维克,任谢特罗列茨克兵工厂委员会主席,后任谢特罗列茨克赤卫支队司令(1918.1——2)、北部地区公社联盟粮食委员(1918.3——11),1918年11月起进入红军服役,任第10步兵师政委(1919.7.14——9.5)、第2步兵师政委(1919.9.10——9.15)、第9步兵师政委(1919.9.26——1920.3.14),1920年3月14日病故
A·M·乌兰诺夫:国内战争期间历任第2步兵师代理政委(1919.9.26——10.1)、第19步兵师政委(1919.7.14——8.31),其他信息不详。

彼得·伊万诺维奇·格里亚金斯基(1893——1938):工人出身,1912年加入布尔什维克,曾多次被捕。1917年任赤卫支队指挥,苏俄国内战争期间任第6步兵师政委(1919.1.29——6.5)、第2步兵师政委(1919.10.16——11.16),后参与镇压喀琅施塔得暴动。后任彼得格勒市某区执行委员会主席(1921——1922)、列宁格勒州贸易委员会委员(1923——1925)、列宁格勒州瓦西里奥斯特洛夫斯克区区委书记(1925——1928)、中部黑土地区(沃罗涅日)执行委员会主席(1928——1930)、苏联国内外贸易委员会副主席(1930)、西西伯利亚地区执行委员主席(1930.8.25——1937.8.10),获红旗勋章与列宁勋章。1937年8月10日被捕,次年2月10日被处决,1956年平反。

扬·亚诺维奇·安维尔特(1884——1937):1904年加入布尔什维克,早年为教师,1905至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期间因参与爱沙尼亚地区革命被捕流放,二月革命后任纳瓦尔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纳瓦尔市苏维埃主席,10月起历任革命委员会委员、爱沙尼亚地区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西北地区军事委员(1918.2——11)、爱沙尼亚劳动公社政府主席兼军事人民委员(1918.11.29——1919.1.18)、第6步兵师政委(1918.12.19——1919.1.29)、第2步兵师政委(1919.11.15——12.19)。1921至1925年在爱沙尼亚从事地下活动,领导了爱沙尼亚1924年12月暴动,后任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政委(1926——1929)、民航总局副局长(1929——1935)、共产国际国际监督委员会秘书长(1935——1937),1937年12月6日被捕,11日在审讯期间因拷打去世,1956年平反。
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杜卡利斯基(1893——1937):国内战争期间曾任红军第2步兵师政委(1919.11.15——1920.5.18)、第55步兵师政委(1920.8.20——12.21),大清洗期间被处决,具体信息不详。

鲍里斯·维亚切斯拉沃维奇·托尔皮戈(1893——1938):原俄军上尉。1912年入伍,一战期间曾在俄军第259步兵团担任炮兵军官,二月革命后曾任师士兵委员会委员,1918年初在基辅因拒绝为乌克兰国军队服役而被捕,后获释,3月加入布尔什维克。国内战争期间历任独立炮兵师教官、办事员、总务主任、财务主任,波克霍夫斯克县军事委员会秘书、、卢加县军事委员会军械总监、秘书、供给处副处长、副军事委员,1919年5至8月历任卢加作战区司令兼政委、营长、旅政治部主任、旅政委、第19步兵师政委(1919.8.30——10.9)、第2步兵师政委(1920.5.18——11.14)、第8、5步兵师政委、西方面军政治部政治组织指导员(1922.2——7)、西方面军司令部副政委(1922.7——1923)、政委、第13步兵军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23——1925.3)、乌兹别克斯坦斯坦共产党组织局秘书长、塔吉克斯坦共产党组织局秘书长、第一书记、乌兹别克斯坦共产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27.9——1928.3)、塔什干州执行委员会第一副主席(1928.3.25——11)、中亚经济委员会秘书长(1928.11——1929.1)、塔什干州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29.1——12)、吉尔吉斯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副主席(1929.12——1930)、土库曼斯坦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第一副主席(1930——1936)、下阿穆尔州执行委员会主席(1936——1937)。1937年12月12日被捕,次年5月30日被处决,1957年平反。

彼得·弗拉基米罗维奇·切斯纳科夫(1875——1948):原俄军少将,1893年入伍,一战期间
历任第2骑兵师参谋长(1913.3.25——1914.9.13)、第4轻骑兵团团长(1915.1.16——1916.1.15)、第2骑兵师参谋长(1916.1.15——1917.1.18)、第1骑兵军参谋长(1917.1.18——10.2)、第1骑兵师师长(1917.10.2——?),1916年晋升少将。国内战争初加入红军,任西部防御区梁赞支队副军事指导员(1918.4.27——7.14)、第1梁赞步兵师副师长(1918.7.14——9.2),1918年9月2日因病退役,次年4月加入南俄白卫军,历任第4轻骑兵团团长(1919.7.23——?)、第1骑兵师旅长(1919.?——10.11)、顿河军第1合成骑兵师师长(1919.12——1920.6.20),战败流亡塞尔维亚,1948年去世。

亚历山大—瓦列里安·卡尔洛维奇·安德斯(1880——1938):原俄军上校,苏联师级。一战期间曾任俄军总司令部参谋、第1骑兵师参谋长(1916.7.12——1917.8.25)、第14骠骑兵团团长(1917.8.25——1918.4.13),1916年被授予上校军衔。国内战争期间历任莫斯科防御区梁赞支队参谋长(1918.4.25——7.14)、第1梁赞步兵师参谋长(1918.7.14——9.24)、第2步兵师参谋长(1918.9.24——1919.5.1)、第4集团军参谋长(1919.5.1——1920.2.25)、土耳其斯坦方面军代理参谋长(1920.2.25——5.1)、外高加索军区副司令(1920.5.1——10.5)、第6集团军副司令(1920.10.5——12.9)、南方面军副参谋长(1920.12.91921.3.8)、乌克兰和克里米亚武装部队参谋长(1921.3.8——5.1)、副参谋长(1921.5.1——1922.8.8)、乌克兰军区参谋长(1920.8.8——1924.6)。1924年6月起进入预备役,历任志愿航空协会董事会成员、副主席、民航总局检查员,1935年被授予军级军衔。1937年10月31日被捕,次年4月26日被处决,1956年平反。
维切斯拉夫·弗拉基米罗维奇·佩尔米亚科夫(1883——1949):原俄军上校,苏联上校,一战期间在第137步兵团服役,国内战争期间历任第1梁赞步兵师第1团团长(1918.8.30——9.24)、第2步兵师第1团团长(1918.9.24——10.16)、第2旅旅长(1918.10.16——1919.5.1)、参谋长(1919.5.1——7.31)。苏德战争期间任第39集团军后勤部参谋长、后勤司令(1942.7——9),并获得上校军衔,1943年1月被授予红星勋章。
弗拉基米尔·菲利齐亚诺维奇·勒热奇茨基(1889——?):原俄军中校,1909年入伍,一战期间曾任第2集团军参谋、第193步兵师代理参谋长(1917.5——9),国内战争期间历任第17步兵师第2旅旅长(1918.11——1919.4)、参谋长(1919.4.17——7.7)、第16集团军司令部参谋(1919.7——10)、第17步兵师参谋长(1919.10.28——1920.2.1)、第52步兵师副参谋长(1920.2——3)、第2步兵师参谋长(1920.3.2——6.3)、第55步兵师参谋长(1920.7.10——8.7)、第16集团军作战处处长(1920.9——12)、第5步兵旅旅长(1920.12——1921.1)、喀山军校副校长(1921.11.18——1922.7)、加米涅夫联合军校副校长(1922.7——1931.4.14),兼任训练处主任。1931年在“春”之案中被捕判刑十年,1989年平反。

费多尔·费多罗维奇·加林多(1885——1958):原沙俄中校,一战期间曾在第6掷弹兵团服役。后在农业人民委员会国家农学实验研究所任研究员,1958年去世。

叶甫盖尼·阿布拉莫维奇·格尔费尔(1896——1938):原俄军准尉,苏联上校,191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国内战争期间历任第1莫斯科革命团副连长(1918.2.23——8.1)、营长(1918.8.1——9)、团长(1918.9——1919,1)、凤凰工厂赤卫队教官(1919.1——10.20)、莫斯科军校学兵旅参谋长(1919.10.20——1920.4.10)、第36步兵师166步兵旅副参谋长兼情报处处长(1920.4.10——4.27)、副参谋长兼作战处处长(1920.4.27——6.1)、第11步兵师参谋长(1920.6.1——9.6)、第2步兵师参谋长(1920.9.8——11.19)、第22步兵师67步兵旅旅长(1921.11.6——1922.9.11)、第11步兵师参谋长(1922.9.11——1924.10),期间兼任第167步兵团代理团长,之后任西部军区空军参谋长(1924.10——1925.10)、轻型航空大队司令(1925.10——1926.1)、第2侦查大队司令(1926.1——1927.3)、第6航空旅旅长(1927.3——1929.8.1)、第7飞行学校校长(1929.8.1——1930.8.1)、第16航空旅旅长兼政委(1930.8.1——1936)、国防、航空与化学促进会空军主任(1936——19378.20),193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大清洗期间于1937被捕,次年被处决,1956年平反。
阿列克谢·瓦西里耶维奇·彼得罗夫(1884——?):原俄军中尉,1905年入伍,一战期间在第148步兵团服役,具体信息不详。
谢尔盖·斯捷潘诺维奇·伊万诺夫斯基(1890——1931):原俄军上尉,1910年进入俄军巴甫洛夫斯基近卫团服役,国内战争期间历任西部防御区参谋长、第2步兵师副参谋长、乌克兰方面军作战处副处长、第12集团军作战处处长、基辅地区部队情报处处长(1921——1923)、乌克兰军区情报处处长(1923——1924)、乌克兰军区作战处处长(1924——1931.2.17),1931年“春”之案中被捕处决。

康斯坦丁·亚历山德罗维奇·尤甘松(1898——1957):1918年8月起任索斯尼茨基县军事登记与征兵办公室办事员,次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后任第1共产主义综合团侦察队代理政治指导员(1919.7)、索斯尼茨基县革命委员会与党支部书记(1919.7——10)、第7集团军政治部指导员(1919.10——1920.9)、第2步兵师党组组长(1920.9——1921.1)、师政治部副主任(1921.1——4.16)、政治部主任(1921.4.16——1923.2)。战后任第2步兵师政委(1923.2——5)、第5步兵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23.7——12)、西部军区政治部组织指导员(1923.12——1924.1)、党务指导员(1924.1——3)、西部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24.11——1925.10.11)、里海海军政治部主任(1925.10.11——1926.10.1)、副政委(1926.10.1——1927.9.1)、里海海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政治副司令兼政治部主任(1927.9.1——1930.11.20)、黑海与亚速海航海安全保障局政委(1930.11.20——1931.8.15)、副局长(1931.8.15——1933.3)、黑海舰队工程处政治副处长(1933.3——8)、黑海舰队鱼雷艇支队政治副司令兼政治部主任(1933.8——1937.8)、黑海舰队党委书记(1937.8——1938.3),1936年1月2日被授予师级军衔。1938年4月被撤职退役,1944年5月起任联共(布)北方区政治组织处处长,1957年去世。
附:第1图拉步兵师第1次组建(1918.7.5——10.14):
1918年3月28日组建莫斯科防御区图拉支队,7月5日改称第1图拉步兵师,10月14日并入第2步兵师。
隶属于:莫斯科防御区(1918.3——7)、西部防御区(1918.8——10)
师长:
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苏沃洛夫,少将
政委:
鲁德涅夫
参谋长:
维亚切斯拉夫·叶甫盖尼耶维奇·沃尔科夫(1918.7——9),中校,代理
副参谋长:
维亚切斯拉夫·叶甫盖尼耶维奇·沃尔科夫(1918.7),中校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尼科尔斯基(1918.7.5——7.25),骑兵大尉,叛逃白军
列昂尼德·阿图罗维奇·埃弗尔曼(1918.7.5——7.25),上尉
作战处处长: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尼科尔斯基(1918.7.5——7.25),骑兵大尉,叛逃白军
维亚切斯拉夫·叶甫盖尼耶维奇·沃尔科夫(1918.9——10.14),中校
情报处处长
列昂尼德·阿图罗维奇·埃弗尔曼(1918.7.5——7.25),上尉
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苏沃洛夫(1873——1938):原俄军少将,一战期间历任第12掷弹兵团营长(1914.5.14——11)、第4集团军司令部参谋(1914.11——1915.8.27)、第6掷弹兵团团长(1915.8.27——1916.9.20)、第81步兵师参谋长(1916.9.20——1917.8.12)、第3军参谋长(1917.8.12——1918.3),1916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苏俄国内战争期间加入红军任莫斯科防御区图拉支队军事指导员(1918.3.28——7.5)、第1图拉步兵师师长(1918.7.5——10.14)、莫斯科参谋学校校长、军事教育总局教学培训处处长。1923年3月1日起任军事师范学校教师。后任工农红军军校部第2处处长、1930年任军事通信学校教师,同年年春之案中被捕,被流放至阿拉木图,1937年12月23日再次被捕,次年2月11日被处决,1989年平反。

维亚切斯拉夫·叶甫盖尼耶维奇·沃尔科夫(1883——1938):原俄军中校,苏俄国内战争期间历任莫斯科防御区图拉支队副参谋长(1918.3——7)、第1图拉步兵师副参谋长(1918.7)、代理参谋长(1918.7——9)、作战处处长(1918.9——10)、革命军事委员会野战司令部作战局局长(1918.10——1919.8)、(1919.8——1920.3)、土耳其斯坦方面军副参谋长(1920.3——4)、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副参谋长(1920.4.25——9.1)、参谋长(1920.9.1——1921.7.16)、军事交通总局第4处副处长(1921.7.16——1922.6.15)、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联合军校教师。后任莫斯科化学学院教师、莫斯科第一医学院教师,1938年3月28日被捕,5月24日被处决。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尼科尔斯基(1887——1941):原俄军骑兵大尉,南俄白卫军上校。一战期间在第1骠骑兵团服役,1916年被授予骑兵大尉军衔。苏俄国内战争初加入红军,任第1图拉步兵师副参谋长兼作战处处长、第2步兵师第1旅作战处 处长,1919年中叛逃南俄白卫军,历任独立顿河旅参谋长(1919.6.23——1920.2.18)、第4顿河哥萨克师副参谋长(1920.2.18——3.25)、顿河军通信处处长 (1920.4——10),晋升上校,战败后流亡南斯拉夫、法国,1941年去世。
列昂尼德·阿图罗维奇·埃弗尔曼(1880——?):原俄军上尉,毕业于尼古拉耶夫总参谋部军事学院,其他具体信息不详
总结:与没什么存在感的第1步兵师比起来,第2步兵师参加过与高尔察克、尤登尼奇以及波兰等军队的战斗,总体来讲称得上一支战功显赫的部队,特别是在苏波战争红军进攻维斯瓦河期间,第2步兵师在师长隆格瓦的指挥下先是在博布鲁伊斯克重创了波军第15师,随后攻克布列斯特——比亚韦斯托克,缴获了波兰方面包括一辆装甲车在内众多装备辎重,师长隆格瓦也因此战功获红旗勋章,之后该师番号一直持续到1941年,在苏德战争初期被歼灭。该师的历任师长与政委当中也不乏当时的闻名人物,首任师长谢德曼在一战初期便是俄军的高级将领,在加利西亚惨败之后接替了自杀的第2集团军司令萨姆索洛夫的职务,并且是内战期间红军所有师长唯一一位拥有俄军上将等级军衔的将领(虽然在任期间基本是在抵御德军,并没有与白军交过手,不过谢德曼本人确实在1920年作为第17骑兵师参谋长参加了对弗兰格尔的战役),其余师长如隆格瓦等人也都是在内战期间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功勋,后来担任了终于职务的将领,政委当中也不乏当时爱沙尼亚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人安维尔特、与托洛茨基一起在美国办过报纸的沃斯科夫等老资格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