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活动——乒乓球赛——组织与裁判心得与反思
## 赛程赛制
赛程赛制的硬性边界条件是报名人数、场地、时间等资源情况。
报名人数是38人,场地是只有一个场地一个乒乓球台案,时间是临近下班的每天一小时。也可以久一点,这不是影响我裁判员的下班时间嘛。
此外公司领导还嘱咐了一句,不要让同事们一轮游,增加一些参与感。
说了这么多,今年有机会让工会同事策划赛程赛制,他直接把我去年的安排复制过来了,嗯,问题不大。他把去年女子的简单循环改成了和男子一样的邀请双淘汰制。
### 弃赛
由于工作原因,出差或者开会临时不能参加的,应该尽量理解,能换个时间打的就换个时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让所有干系人都了解互相的情况,让对手也清楚,让运动员也清楚自己的干扰了比赛进程。不然裁判在中间就吃大亏不落好。
实在是赛程安排无法调整比赛时间,必须弃赛的。需要跟选手本人和对手沟通,并留下可查痕迹。A在开会,B说他来不了要弃赛,无法分辨是开玩笑还是真的,必须和A进行有痕的沟通。
### 轮空
有弃赛就有轮空。
这次比赛前期是由工会同事安排的,有一点我觉得他做的不是很好,经过我的指出,他也同意了我的修改。
由于报名人数和赛制不会精准匹配,部分选手轮空是非常常见也合理的办法让赛制正常地进行下去。但是工会同事将四个或弃赛或开会出差来不了的选手安排在了一起。而我建议将四个弃赛的选手分开到每个组,这样会有更多参与比赛的同事本轮轮空,直接进入下一轮。我的做法会让下一轮的同事都有对手,可以正常比赛。工会同事的集中弃赛选手的做法会让部分参赛选手在本轮比赛中淘汰,下轮比赛中又有部分选手轮空。
## 赛前准备
通过准备工作,将裁判员在场上的工作压力减少。在场上必不可少的就是裁判工作和计分工作。其余如回答运动员今天几场对局,什么时候开始,对手是谁,打几局等问题都通过准备工作化解掉。
尽早把能看懂的对阵图公开。尽早让各位运动员可以从自己的视角明晰上述问题。这样就会减少赛场上运动员的重复询问。
## 正儿八经裁判工作
应该有三名工作人员做裁判,但是常常只有一个人,压力很大。判断输赢,提示发球,宣告比分,操作计分器,记录比分。常常遇见一个眨眼,球落地了,我还得乖乖的问现场观众谁赢了?有时候你低头记个分,场上发球得分了,再乖乖的问谁赢了?
### 违例
野球经常有发球违例的情况出现。大多时候并不是他要靠这种发球赚取一点小优势,而是他只会这一种发球。大多时候我并不会去理会这种情况。但是如果他依靠这种违例行为获得了优势,我会进行一次提醒,并不直接处罚,跟运动员和观众解释清楚为什么违例。
有时候现场观众会自以为是的进行判罚,要尽量避免,比如说预测到这是一个有争议的球时,先开口说“重发球”或者“对方得分”。如果观众有质疑,必须拿出笼罩全场的自信和气势宣判裁判结果。当然这背后是对比赛规则的熟悉。
本次比赛中,我提示了一次发球不能跺脚出声音。去年提示过发球不能把球往拍子上扔。前年裁决了一个擦侧边球算没上案。
## 照顾运动员
本来没想着买什么后勤物品,但是那天我做裁判是有点口渴了,想着买点水。但是又不想多花钱,就想着决赛日,男女前4的比赛提供运动饮料。这体现了如果资源有限,优先照顾高水平运动员。哈哈,裁判也跟着沾光了。
尽全力照顾高水平运动员,包括上述提供运动饮料。在比赛结束后发一个战报,告诉公司同事今年谁是冠亚季军。及时奖励一个金银铜牌。尽快完成活动积分的记录工作。过时而奖与不奖同,过时而罚与不罚同。
### 提示运动员权利
在这点上,工会的同事做的比我要好。他提醒选手有一次暂停休息的权利。这也是尊重运动员照顾运动员的表现。
## 其他
赛场其实是不够大的,并且没有观众坐的地方,就连裁判坐的椅子都是我自己搬来的。缺观众的板凳。
赛场的地面有一点滑,几年了,很多同事说这个事情。我问了工会主席,觉得这是公司的东西不是工会负责的东西。
每年都买新的乒乓球拍和球,球打坏了可以理解,拍子是保养的不好,一年后性能和手感下降的厉害。第一年我还提醒大家,感觉保养意识不强。不知道怎么办。想着要是能发明一个乒乓球拍收纳盒,自动进行卫生处理保养处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