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军坦克维修 - 以1941年10月至11月加里宁方面军坦克第21旅的坦克维修工作为例

题图:摄于1941年至1942年的冬季,加里宁方面军,T-34的车组乘员正在维修座车的引擎。
注:本文译自Максим Фоменко所著的《Ремонт по правилам и без》,这位历史学家在warspot上撰写了几篇与坦克第21旅的加里宁突袭战相关的文章,并出版了《Сражение за Калинин(加里宁战役)》与《Освобождение Калинина(加里宁的解放)》两本书。
声明:长文翻译不易,未经译者许可,本文严禁任何公众号或网站私自转载。另外,译者强烈谴责任何盗载或是洗稿本文以牟取私利的行为。
提示:建议尚不了解坦克第21旅加里宁突袭战的读者先进行拓展阅读:浴血之战 - 加里宁反击中的苏军第21坦克旅
坦克第21旅在加里宁战役中的行动是如此地令历史研究者们着迷,除了那场发生在1941年10月17日的富有戏剧性的坦克突袭战以及该旅几名主要人物所经历的战斗外,该旅在作战过程中的所面临的技术相关的问题也值得一提。
实际上,坦克第21旅所装备的坦克鱼龙混杂,甚至还包括了型号奇特的T-34坦克及来自维修单位的轻型坦克。即便该旅的维修连拥有足够强力的抢修车辆——“斯大林-2”型牵引车(трактор-тягач С-2«Сталинец-2»)与“伏罗希洛夫”重型火炮牵引车(Тяжёлый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ий тягач «Ворошиловец»),如此繁杂多样的型号也使得部队难以操纵、维护及修理这些坦克。

除去随装备的坦克型号复杂而带来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外,投入加里宁地区作战时,坦克第21旅在战斗前期所采用的坦克战术,也给该旅的维修单位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不幸的是,在10月17日的加里宁突袭战中,共有16辆T-34坦克 —— 即该旅可用于作战的坦克中的绝大部分,由于该旅在这次战斗未能及时与第30集团军的单位建立联系、协同作战,进而导致整个作战行动的失败,而损失殆尽。

在这次作战中,坦克手不得不与摩托化步兵分头行动,此外,由于这是一次深入德军控制区域的战斗,维修单位根本无法将那些被击伤但仍有修复可能的坦克从德占区中拖走。
【译者注:如果要做一个总结的话,根据译者的经验,подбито、подбитыми、подбитые、повреждено及повреждённые都可引申为damaged,即坦克被击伤,失去作战能力,但仍能维修好。】
倘若在坦克第21营营长卢金少校阵亡之后接替卢金少校成为指挥官的G. I.扎卡尤金纳(Г.И. Закалюкина)一级营政委(старшим батальонным комиссаром)没有当即下令让那些从突袭战中幸存下来的坦克手们撤离加里宁城区的话,坦克第21旅在10月17日当天将会蒙受更大的损失,足矣令该旅完全丧失战斗力。
在不同的时代,扎卡尤金纳政委的这一决策得到的评价并不一样。当时,加里宁格勒记者S.M.弗里格曼(С.М. Флигельмана)认为扎卡尤金纳政委“收拢了幸存的坦克手并将他们归入自己的麾下”、“巧妙地带领部队从德军的空袭中撤离”,但现代的一些研究者却持有着与弗里格曼完全不同的极端的负面看法,他们认为扎卡尤金纳是叛徒。

让我们回顾一下扎卡尤金纳政委在那段艰难时期里所撰写的报告。第一份报告虽然没有注明日期,但根据内容可以推断其发送时间为10月17日上午,接收人为坦克第21旅的指挥官B.M.斯克沃尔佐夫(Б.М. Скворцову)上校:
沿途的德军坦克、火炮及轮式车辆被一一摧毁(Уничтожены),约有40辆车辆被我军斩获。步兵此时分散在各个方向。目前有7辆T-34和2辆T-60处于我的指挥下。等候您的进一步指示。我手上没有地图。请您给我们提供补给以补充燃料和弹药。
德军方面的档案已经证实了扎卡尤金纳政委所描述的“沃洛科拉姆斯克(Волоколамском)公路上的德军运输车队被坦克第21营的突袭部队击溃”这一事件是个不争的事实。至于报告中提到的“步兵”具体指的是德军还是苏军 —— 即 是那些一看到苏军坦克就立即逃跑的德军步兵,还是那些隶属于坦克第21旅的摩托化步兵营,搭乘在苏军坦克上作为伴随步兵的苏军坦克骑兵,目前尚不清晰。
下面这份于同日14时35分所发出的报告则是呈现出更能引人深思的内容:
抵达加里宁,但已无法通过桥梁,桥梁被毁坏了,道路上埋着地雷,坦克第21营的营长牺牲,部队也被打散了,我抵达了内戈蒂诺(Неготино)。目前有14辆坦克处于我的指挥下。
起草这份报告时,扎卡尤金纳政委极有可能处于 德军俯冲轰炸机持续不断的空袭以及高烈度的战斗所导致的 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中。否则我们无法解释报告中所出现的“加里宁”一词 —— 即便政委当时手中并没有当地的地图,他也不可能将卢金少校牺牲时所在的特瑞延诺沃(Трояново)村与作战目标加里宁城区混淆在一起。显而易见,这份报告中的“加里宁(Калинин)”应当改为“加里宁地区(район Калинина)”,报告中的“桥”指的是卡缅卡(Каменка)河上的桥梁,即卢金少校的T-34坦克被德军击中后抛锚的位置。

如果坦克第21营的指挥官能预知到他的报告所带来的影响,即便当时情况危急,形势严峻,他也会在发送报告前更谨慎地检查一遍自己的措辞。扎卡尤金纳政委的报告首先提交给坦克第21旅的旅部,随后由坦克第21旅的旅部呈递给该旅所隶属的第30集团军司令部。
不幸的是,收到报告后,第30集团军的参谋长A.I.维诺格拉多夫(А.И. Виноградов)上校并没有对报告的内容进行复查,而是直接将其转为密电,发送给西部方面军司令部和苏军总参谋部,这份密电的第一段内容节选如下:
1941年10月17日,坦克第21旅坦克第21营于14时35分抵达加里宁,但无法通过伏尔加河:因为桥梁被炸毁,道路上布满了地雷。坦克第21营撤往内戈蒂诺地区。
总而言之,扎卡尤金纳政委在报告中遗漏了“地区(района)”一词,使得报告的内容完全偏离了他的原意,而这一与真实情况完全不符的情报又被逐级呈递给苏军高层指挥部。
实际上,在伏尔加河的加里宁城区流域,没有任何桥梁被炸毁 —— 城区大桥,一座公路桥和一座铁路桥,总共三座横跨伏尔加河的大桥,全都完好无损地被德军占据着。直到12月中旬解放加里宁后,苏军才从德军手中夺回这些桥梁。

10月17日18时45分,扎卡尤金纳政委向坦克第21旅旅长斯克沃尔佐夫上校提交了当日的最后一份报告。从下面这一报告内容来看 :
我的部队现在位于伊林斯克(Ильинское)与波克罗夫斯科耶(Покровское)之间的地区,我在树林里的一个岔路口布置了环形防御阵地。
显然扎卡尤金纳政委此时已拿到了加里宁地区的地图。接下来,扎卡尤金纳政委开始描述坦克第21营在特瑞延诺沃村的作战情况:
在沃洛科拉姆斯克公路上被德军的轰炸机空袭了近2个小时,距离加里宁还有25公里,桥被炸毁了 —— 没能过桥,无法突破德军设立的反坦克炮防御阵地。3辆坦克在桥梁后面被击中并起火,从车内逃离的乘员与车长都在桥下牺牲了。
【译者注:原文中的ПТО,即Противотанковое орудие,反坦克炮。】
扎卡尤金纳政委在报告中的描述可以和苏军其他几份报告,以及德军方面的报告相互对应,他的报告所呈现的便是事实的一面。笔者可以肯定地说,在营长阵亡后接过指挥权,并指挥坦克手们撤离战场时,扎卡尤金纳政委内心所想的并不是自己的生命安全是否受到威胁,他将整个营的存续放在首要的位置,他在为了未来的战斗而竭尽全力地保全人员与装备。
在加里宁格勒的保卫战中,在这场残酷战争所囊括的诸多战役中,有太多以各式借口为由而“脱离战斗”的例子,那些人或是慌不择路地溃逃,或是向德军投降,或是背叛祖国。但在今日,我们所讨论的坦克第21营撤出战斗的这个案例,我们所讨论的作出了撤离决定的扎卡尤金纳政委,与上述的那些例子与那些人完全不同。

格里高利·伊万诺维奇·扎卡尤金纳是一名职业军人,他已在苏联红军服役10年,经历了苏德战争初期南线与西南线的战斗。作为一名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老兵,扎卡尤金纳深知,如果继续他们原先的作战计划 —— 在德军已彻底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使用坦克沿着一条已被德军沿途布设地雷的道路推进,在没有步兵和炮兵支援的前提下,对未被压制的德军反坦克炮防御阵地发起进攻,最后穿越河流(不论这道自然的水流所造就的屏障深浅几何)继续向前,整个坦克营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考虑到当时已没有人能取消上级命令所下达的作战任务,任何 将会导致营剩余可用的坦克被白白损失掉 的计划,无论如何都不应当出现在营指挥官的决策中。
正是由于扎卡尤金纳政委的撤退决定,10月17日下午,该营剩余的可用坦克得以留存,在之后的几天,这些坦克被用于支援加里宁方面军对德军占领的加里宁市区所发起的反攻。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德军方面的日志以及一些二战德军国防军的历史研究作品,苏军坦克在加里宁地区的作战行动给当时的德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遗憾的是,自加里宁突袭之后,在10月下半月的战斗中,坦克第21旅的坦克战术并没有发生什么显著的改变 —— 没有步兵伴随的坦克深入德军控制区作战,坦克时常会被德军击毁,而车组乘员则是被列入“在战斗中失踪”人员名单。显而易见,维修单位根本无法将这些被击伤但仍有修复可能的坦克从德占区中拖走并进行维修。
举个例子,下文是坦克第21营参谋长I.D.瓦辛(И.Д. Васина)上尉于10月19日撰写的报告,描述了该单位部分坦克所处的情况:
1941年10月19日,坦克第21营协同步兵第5师作战,投入坦克包括3辆T-34坦克,4辆BT坦克和1辆T-60坦克。
战斗结果,1辆T-34坦克在艾里瓦特(Элеватор)地区被击伤(подбита),车组乘员弃车逃离。步兵单位的指挥官围绕坦克组织了防御,但坦克还是在夜间被德军烧毁(сожжён );
4辆BT坦克全都从战场上撤回,第1辆BT坦克的炮塔被击穿,第2辆BT坦克在脱离战斗时履带受损断裂,第3辆与第4辆坦克无法继续战斗的缘由目前已调查清楚,前往戈罗季谢(Городище)的途中,其中1辆BT坦克在通过帕辛戈瓦(Пасынково)地区的桥梁时不幸坠桥;
有2辆T-34坦克在左翼阵地作战,1辆在科尔索瓦(Кольцова)地区附近被击伤(подбит),另一辆在引擎和操纵装置受损的情况下开回了戈罗季谢;
T-60坦克:底盘受损,油箱被打穿。
坦克驾驶员L.F.古兹维亚(Л.Ф. Гужвия)上士(старшего сержанта)曾在访谈中提到过上述报告那辆成功返回戈罗季谢的受损T-34,这一访谈被刊登在《旅战斗人员、指挥员和政工人员作战纲要(Сборнике боевых действий бойцов, командиров и политработников бригады)》上:
1941年10月19日,在格列布列瓦(Греблево)村附近作战,作战目标是击败一群德军...在这次战斗中,一些线缆卡在坦克的驱动轮上,导致坦克不得不以低档前进,引擎严重过热。坦克被临时带往掩蔽处进行紧急维修,随后被转移到戈罗季谢地区。

因此,一些坦克故障实际是由车组乘员们修好的。考虑到当时坦克第21旅已没有多少能投入作战的坦克,指挥官们无不密切地关注坦克自身的技术状况。就连营长扎卡尤金纳政委也不例外。在10月20日的一份呈递给旅长斯克沃尔佐夫上校的报告中,扎卡尤金纳政委写道:
我手头目前仍有6辆坦克,包括4辆T-34坦克,1辆BT坦克和1辆T-60坦克。
其中2辆T-34坦克可投入作战,但它们的机枪都出了故障。T-60坦克状态良好,可投入作战。2辆T-34坦克由于故障无法参战,其中一辆T-34的负重轮损坏,另一辆T-34的惰轮损坏,主炮俯仰及炮塔回转装置受损。BT-5坦克,履带受损,右侧驱动轮故障,电路故障。
BT-7坦克的驾驶员杜若什奇克(Дорощук),由于坦克被地雷炸毁而牺牲。共有6辆坦克损失:马列瓦(Малева)中尉与苏霍德雷瓦(Суходрева)上尉级政委的T-34在战斗中相撞,他们之后的命运我不得而知。2连连长鲍里列瓦(Болдырева)的T-34在战斗中出了事故…尚不清楚BT-5与T-60坦克的战斗经历。发送维修简报。
需要注意的是,追溯该旅的档案,可以查明上述报告中部分人员的后续情况。
坦克驾驶员P.I.杜若什奇克(П.И. Дорощук )中士的确在战斗中牺牲,但在不可恢复损失报告中,他的死亡日期为10月29日,这一日期冲突很有可能是后期归档进行总结报告时出现了输入错误。
至于Y.N.马列瓦(Я.Н. Малева)中尉(失踪)与Y.D.苏霍德雷瓦(Я.Д. Суходрева)上尉级政委(10月19日牺牲)的T-34,目前只能确定其中一辆很有可能是装备了57mm ZIS-4火炮的T-34坦克歼击车(танком-истребителем)。根据记录,10月19日,有一辆战术编号为11的T-34/57坦克“与己方坦克相撞,并被留在德占区内”。一般来说,还可以根据政委的职位来判断其座车的坦克类型 —— “重型坦克连政委(военком роты тяжёлых танков)”,但当时坦克第21旅并没有配备KV坦克,因此政委这一职位使用的座车有可能是更为罕见的T-34/57。
第2连的前任指挥官,M.L.波卢欣(М.Л. Полухин)中尉级政委(младший политрук),则是在一天前于加里宁南郊的一场战斗中牺牲……
于前几位相较,报告最后提到的N.I.鲍里列瓦(Н.И. Болдырев)则是幸运得多了,他最终以技术勤务少校(майора технической службы)的军衔,在布拉格迎来了苏德战争的结束,战后,他仍旧在苏联红军中服役,直到1958年才正式退役。

我们应当对扎卡尤金纳政委表示敬意——即便身处激烈的战斗,部队也因此蒙受惨重的损失,他仍旧抽空在呈递给上级的报告中提到部队中表现最杰出的军官与士兵。上文所引用的那份报告中,提到了“应当表彰伊万·季霍米罗维奇·巴拉班(Ивана Тихомировича заслуживает)同志的车组的英勇作战,为他们颁发相应的勋章”。
在扎卡尤金纳政委所签名的苏联英雄称号申请书中,明确写道:
在所有的作战行动中,巴拉班同志都表现得勇猛果决,他甚至还成功地带着一辆已损坏(разбитый)的坦克撤出战斗。此外,他还时常在发起进攻前激励乘员们勇敢去战斗。
坦克第21旅的旅部批准了这一申请,到了第30集团军军部这一级时,因战负伤的巴拉班上士的荣誉被降为红旗勋章。
巴拉班上士的座车就是上文提到的那辆虽受损但成功返回戈罗季谢的T-34,其驾驶员是前文的古兹维亚上士。扎卡尤金纳政委同样为古兹维亚上士的勋章申请书签了字,后者的申请获得了完全的批准,古兹维亚上士因他的英勇作为荣获红旗勋章。
除了车长与驾驶员外,兼任航向机枪手与机电员的红军战士(Красноармеец)N.A.阿列谢夫(Н.А. Арефьев)同样荣获红旗勋章,即便最初他被提名的其实是“勇气”奖章(медали «За отвагу»);而炮手V.D.梅里丘克(В.Д. Мельничук)上士与S.S.利哈乔夫(С.С. Лихачёв)中尉级政委也荣获了红旗勋章,后者是第2连的连长,参与了10月17日的加里宁突袭行动。
如此,在坦克第21旅对加里宁发起进攻的第一天时,同在一辆T-34上并肩作战的这五名乘员,全都因他们的英勇行为而荣获勋章。

在扎卡尤金纳政委向旅部递交“维修简报(ремонтных летучек)”后,坦克第21营那些需要维护的坦克就被移交给坦克第21旅的坦克维修整备连(ремонтно-восстановительной роте )处理。该连负责对包括T-34/57在内的坦克进行维修,而这些T-34/57的乘员很可能包括了前文提到的那些坦克手。
维修连共有91人,根据连长F.F.维克托罗夫(Ф.Ф. Викторов)一级军事技术员(воентехник 1-го ранга)的回忆:
连里大多数人要么是只懂得轮式车辆的汽车司机,要么是只懂得农用机械和拖拉机的拖拉机司机,要么是来自制造厂,对轮式车辆或战斗车辆一窍不通的机械师。还有几位是来自坦克第96营的维修员,但他们只进行了很短时间的维修工作,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将旧式的T-26坦克与BT坦克修好了。
整个连只有一个人——也就是潘菲洛夫中士(сержант Панфёров),十分了解T-34坦克。在坦克第96营服役时,潘菲洛夫中士曾担任过T-34的驾驶员,然而,即便是他,也从未维修过T-34坦克。
当时,有大量未得到修理的车辆与装备堆积在维修站内。根据记录,10月30日时,总计有10辆BT坦克,2辆T-60坦克,1门ZIS-30自行火炮(在报告中被记为T-20“共青团员(Комсомолец)”,实际上是一种以T-20牵引车为底盘,搭载57mm ZIS-2的自行火炮)和一辆摩托车亟待维修。一辆T-60坦克在29日得到了修复,而30日的报告却记录道:“今天,这辆坦克没法启动,目前无法确定故障原因。”

在维修连的报告中,还有读起来更令人沮丧的记录:
原本有4辆预期能修好的BT坦克,但事与愿违,这4辆坦克并没有修复成功,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排除掉单个故障后,车辆反而出现了更多的故障。1辆BT坦克因缺乏可用的惰轮而无法被修好——维修人员根本没有时间给已损坏的惰轮重新进行打磨和安装螺丝。其余3辆BT坦克则是由于电路故障而无法修复。
由于对BT坦克缺乏了解,维修人员没能完成维修任务,这些BT坦克仍处于维修状态。
显然,旅部最终给出了确切的定论,截至11月1日夜间,共有2辆BT坦克,1辆T-60坦克,1门ZIS-30自行火炮和1辆“伏罗希洛夫”重型火炮牵引车因出现故障而无法投入使用。这些坦克,以及上文提到的那些未修好的车辆,很有可能是在坦克第21旅投入首场战斗之前,就已在集结路途中发生了故障的车辆。例如,10月15日时,由于技术故障,有13辆BT坦克和1辆T-60坦克停留在新扎维多瓦车站(станции Ново-Завидово)。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日,被维修连修好的BT-2坦克,与其他的战斗车辆,共同在坦克第21旅及其他加强给该旅的单位对沃洛科拉姆斯克公路的封锁行动中发挥了作用。
由于可投入战斗的车辆已所剩无几,坦克第21旅必须谨慎作战,尽最大的努力确保这些稀少的坦克免遭损失。在旅部的报告中,如此描述了该旅的作战过程:
坦克从伏击处向德军开火,不断地改变射击的位置。前线部队活用各种作战策略,多次成功地欺骗了德军。
例如,在布若沙瓦(Бурашево)村一带作战时,将胶合板制成的火炮模型架设在森林的边缘。清晨,首先在这一虚设的阵地向德军开火,然后坦克迅速转移到下一个射击位置,而德军则是对那些胶合板火炮阵地投入了狂风暴雨般的火力。入夜后,坦克再次从这一虚设的阵地向德军开了几炮,然后迅速转移,而德军同样用猛烈的火力再次轰击了那块无人的空地。
许多德方记录提到了“苏军火炮”(并没有提到坦克)所带来的影响,苏军的确给行驶在公路上的德军的车辆造成了显著的损失,然而,坦克第21旅的作战并不总是如上文所述那般顺利。
举个例子,11月6日,在对德军位于西里诺(Селино)村的阵地发起进攻时,2辆T-60坦克被烧毁而损失,1辆T-60被击伤——这辆坦克的左侧油箱被击穿。面对来自德军第6装甲师第41反坦克营第2连使用50mm Pak38反坦克炮精心构筑的反坦克阵地,这些轻型坦克毫无胜算。这次战斗并没有损失太多的人员,根据旅部参谋的报告,只有一名车长在他的座车上被烧死。
不幸的是,在那段时期里,维修连并不能显著地改善坦克第21旅各单位的艰难状况。根据11月10日所呈递的报告,该旅当时有7辆BT坦克,2辆T-60坦克,1辆T-34坦克和1辆T-26坦克处于维修状态。除了坦克外,还有1辆C-2牵引车,3辆GAZ-AA卡车,3辆GAZ M-1小汽车和6辆M-72摩托车亟待维修。

由于缺少零备件、B型移动式汽车维修车间(ремонтной летучки типа «Б»)和牵引车辆,所有这些等候维修的车辆迟迟无法进行修理。
尽管如此,11月11日,还是有1辆BT-2坦克完成了修理,此外,1辆GAZ-AA卡车和1辆GAZ M-1小汽车也成功修复并返还。11月12日,又一辆BT-2坦克(能将这种型号罕见的坦克成功修好可以认为是维修连的一大强项),1辆BT-5坦克,1辆GAZ-AA卡车和M-72摩托车被修复。与此同时,维修连也面临一些难题:由于缺少相应的负重轮,无法修复T-26坦克;由于缺少炮塔回转装置的蜗轮,无法修复T-60坦克;由于缺少引擎,无法修复1辆BT-5坦克。11月13日,那辆无法修复的BT-5坦克被送往科林(Клин)车站并装载上平板车厢,被送往维修厂 —— 毕竟当时仅靠旅一级的维修连的能力已没有任何希望将这辆坦克修好。
除了装甲车辆以外,其他型号的车辆也遇到了维修问题:11月12日,维修连迎来一辆缺少燃油泵的“伏罗希洛夫”牵引车。

在接下来的2天内,维修连又设法修好并返还1辆BT-5坦克,3辆摩托车,1辆GAZ-AA卡车和1辆GAZ M-1小汽车。从结果来看的话,虽然维修连对于轮式车辆的维修卓有成效,但等候维修的履带式战斗车辆中,只有一些BT坦克成功得到了修复。显而易见,维修连所遭遇的最大问题还是对T-34坦克的维修,根据维修连连长F.F.维克托罗夫的回忆:
等候维修的T-34坦克需要更换引擎,维修工作开始之后,首先需要拧下用于固定引擎盖的螺栓,准备移除引擎盖时,问题出现了——没法将那块装甲板移走。位于炮塔下方,炮塔座圈旁的沉头螺丝无法拧开,尽管维修员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引擎盖也仍旧留在原位,纹丝不动。
【译者注:此处维克托罗夫所述的“无法拧开的沉头螺丝”可能为下图中蓝色部分的螺栓:

下面4张为参考示意图,来自Steam游戏《Tank Mechanic Simulator》内的T-34/76坦克,需要注意的是,该游戏的模型十分粗糙,与具体图纸相差甚远,请勿将游戏内容代入现实历史:





屋漏偏逢连夜雨,11月15日,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下辖的第9集团军发起“伏尔加水库(Wolgastaubecken)”行动,坦克第21旅及其他加强给该旅的单位所在的阵地首当其冲,遭到德军第27军下辖的步兵师的进攻。
此时,坦克第21旅保有13辆坦克,在旅部所在的旧帕戈谢(Старом Погосте),有1辆T-34坦克,2辆BT-2坦克(还有1辆无法投入战斗),1辆BT-5坦克和2辆BT-7坦克(还有1辆无法投入战斗);2辆T-60坦克驻守在特鲁诺沃(Труново)村,作为支点协助步兵构建防御阵地;1辆T-34坦克和2辆BT-2坦克(其中一辆存在故障)继续在彼得鲁什诺(Петрушино)地区附近保持对沃洛科拉姆斯克公路的封锁。

坦克第21旅绝大多数可投入战斗的坦克在“伏尔加水库(Wolgastaubecken)”行动发起的首日便损失掉了。除了留驻的坦克外,装备37mm 防空炮的旅防空炮兵营防空炮兵第2连也参与了旧帕戈谢的旅部防御战,成功将德军的进攻击退。防空炮兵营代理营长J.K.布尔科夫斯基(Я.К. Бурковского)上尉所撰写的报告详细地描述了这场防御战:
历经一番炮火准备后,德军开始对旧帕戈谢-丘普里亚诺沃(Чуприяново)-费德索瓦(Федосово)防线发起进攻。防空连所接到的命令是坚守在新的射击阵地上,协助守军击退冲击旧帕戈谢阵地的德军坦克。
防空连随即转移到新的射击位置,但并没有机会朝德军坦克开火,因为旅部所给的命令是等候德军坦克抵近400米时才开火,而德军坦克在1.5公里的距离上就开始向防空连开火。
2门火炮因德军坦克精准的直击而彻底丧失作战能力,无法从撤出射击位置;另有2门火炮被德军击伤,但成功地从射击位置上撤回;2门ZIS火炮被烧毁并遗弃在德军阵地上。
因德军坦克直击而受损,且无法撤出射击位置的那2门火炮被其炮组成员摧毁。
有2名军官和2名红军战士在这场防御战中牺牲,12人被记为失踪,营长V.I.克鲁季科夫(В.И. Крутиков)上尉、第2连连长M.B.基米里曼(М.Б. Киммельман)中尉和其余5名战士负伤。需要注意的是,在这场防御战中,防空炮手们所对阵的并非德军坦克,而是来自 被加强给德军第86步兵师的 第189突击炮营第2连的III号突击炮。对于III号突击炮那可靠的正面装甲而言,37mm防空炮从1.5千米外发射的炮弹无异于挠痒痒……

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坦克第21旅根本无法回收并维修在战斗中受损的坦克——所有这些不得不留在德军阵地上的坦克全都成为了步步紧逼的德军国防军的战利品,被划入不可恢复损失。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话,缓慢撤往伏尔加河水库的坦克第21旅以顽强的抵抗承接了德军那宛如冰雹般的猛烈攻势,为苏军工兵部队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使得苏军工兵得以安全地炸毁了横跨水闸的桥梁。根据德军第27军工兵在11月19日所作的一系列计算,若想重建一条新的桥梁,需要耗费数周的时间。
诚然,坦克第21旅之所以能够在加里宁地区有效作战,其部分功劳要归功于坦克第21旅的维修人员 —— 尽管面临诸多困境,他们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竭尽全力保证该旅各式不同型号的车辆处于可投入使用的战备状态。

NARA. Т 314. R 773
NARA. Т 314. R 980
NARA. Т 315. R 329
https://pamyat-naroda.ru
Коломиец М.В. Первые танковые победы Сталина. Бронетехника в битве за Москву — М.: «Яуза», «Эксмо», 2012
Коломиец М.В. Т-34. Первая полн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 М.: «Яуза», «Эксмо», 2009
На правом фланге Московской битвы — Тверь: «Московский рабочий», 1991
Прочко Е.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ие тягачи Красной армии // «Бронеколлекция» — №3(42)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