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高校开学时间已定!孩子视力告急,赶紧做好近视预防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继续积极向好,全国多地近日陆续明确开学时间、部署错峰开学等,逐渐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生们都在家上网课,孩子在家里的时间多了,在外面活动的时间基本上都没有了,此时孩子接触各类电子产品的时间也多了,因此,孩子的视力也急剧下降。
临近开学,许多孩子发现自己看东西模糊,直到家长带孩子去验光才发现假期和网课已经令他们患上了近视。
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不当的用眼习惯会导致眼部疾病,危害健康。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近视人数高达5亿之多。
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50%左右,中学生为70%左右,也就是说,10个小学生就有5人近视,10个中学生就有7人近视。
更有新闻报道,"2岁孩子近视300度""6岁孩子近视1400度"。

近视是怎么回事呢?
想了解近视,得先了解眼睛。
先介绍三个大咖:角膜、晶状体、视网膜。
角膜负责采集光线,晶状体是一个可以变形的凸透镜,能很凸,也能很扁,负责让焦点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负责成像。
如果把眼睛比作照相机,那角膜就是镜头,负责采集光线。晶状体,相当于调焦器,负责让焦点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底片,负责成像。
(关-注-公-众-号-深读视频,深读君携手六十万三甲医生,24小时为你提供在线问诊服务。先看视频了解疾病再问诊,清楚多了)

凸透镜是一种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平行光线射入凸透镜,光经过折射后汇聚成一点,这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称为焦距。
凸透镜越凸,焦距越短;越扁平,焦距越长。
晶状体是一个可以变形的凸透镜,能很凸,也能很扁。为了图像清晰地投射到视网膜上,晶状体随时变形,调整焦距。
看远的物体时,晶状体就变得扁平,看近的物体时,晶状体就变得很凸,这样就能在视网膜上精准成像了。

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扁平不了,焦点调不到视网膜上,图像只能落在视网膜前面,成像提前了,视网膜表示,根本够不着,只能模糊着,这就是近视啦。
睫状肌是眼睛内部呈环形的平滑肌,环绕着晶状体,当睫状肌放松时,晶状体就会变扁平,当睫状肌收缩时,晶状体就会变凸。
角膜采集完光线,晶状体想调焦,如果睫状肌一直收缩,根本放松不下来,晶状体就一直调整不到扁平状态,焦点调不到视网膜上,图像只能落在视网膜前面,近视就来啦。

哪些因素会导致近视?
睫状肌老是紧张兮兮的,搞得晶状体总是凸凸的,看东西就总是模模糊糊的。
1、光线因素
当光线过强,光线太弱时,睫状肌就被搞到紧绷绷。
记得把家里的光线调得柔和点儿,过强过暗都不好呢!
2、姿势因素
错误的坐姿会使眼睛不知不觉离东西太近,看,睫状肌又紧张了。
坐姿端正,头要正,背要直,不要养成躺着或趴着看书的习惯。
(关-注-公-众-号-深读视频,深读君携手六十万三甲医生,24小时为你提供在线问诊服务。先看视频了解疾病再问诊,清楚多了)

3、用眼过度
小朋友拿起电子产品一玩就停不下来,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睫状肌在紧张的路上越走越远。
家长们要督促孩子少玩或者不玩电子产品噢。
4、放松不足
小盆友们一边加大用眼量,一边户外活动不够,睫状肌就一直紧张着呗。
保证睡眠充足,经常户外活动,给眼睛放放松,才是正确的用眼方式。

5、维生素B1不足
维生素B1是视神经的营养剂,如果不足,会影响视力噢。多吃些粗粮、豆类和瘦肉就欧啦。
6、钙不足
钙是眼部组织的"保护器",如果缺钙,睫状肌会失去弹性。
多吃豆腐、牛奶、海带和虾皮等含钙高的食物。平时多晒晒太阳,补充点鱼肝油,也能促进钙吸收呢。

眼科专家提醒,坚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和用眼卫生,是预防青少年近视的关键。
希望家长们用心呵护孩子的眼睛,希望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明亮清晰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