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战争」对线:冷兵器战斗
狭义上冷兵器是指不带有火药、炸药或其他燃烧物,在战斗中直接杀伤敌人,保护自己的武器装备。广义的冷兵器则指冷兵器时代所有的作战装备。
在网络战争中,需要有人亲自接近敌人,与敌人正面相攻击,互相消耗的,称之为冷兵器战斗。
考虑这样一个场景: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发起了大泽乡起义。某日,秦国士兵甲和起义民兵乙在山间小道上相遇。此二人眼见对手身着敌营军装,不由分说便战在了一起。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场景,我们从网络战争的角度稍做分析。
在当前环境下,二者的目的是冲突的。即阵营不合。
秦国士兵甲和起义民兵乙相互遇到。即相互接触。
只通过军装就判断对手的阵营。即查成分扣帽子。
这三点,放在互联网战争中也是存在的。
这种战斗通常起源于某个与双方都无关的评论区或者回复贴,而转移到私信进行战斗。这种战斗具有突发性,隐蔽性,且需要近身战斗。因此这种战斗可以称之为冷兵器遭遇战。
考虑这样一个场景:
三军阵前,诸葛亮与王朗对阵。两人背后皆是千军万马,一声令下就会对敌人发起冲锋。
这种战斗是多人互掐,必然存在一个用于战斗的讨论平台。而且此类战斗通常需要有一个意见领袖,或者至少是一个共识的意见。缺失的一方必然迅速的被分割,消灭。这种战斗具有群体性,同时性,且需要战斗平台。因此这种战斗可以称之为冷兵器阵地战。
以饭圈和A圈为例,看看这两个圈子在冷兵器战斗中的表现。(仅讨论普通成员的行为,管理员封禁等降维打击不算在内)
饭圈的成员通常具有极高的纪律性,以及森严的阵营分级制度,还伴随着对偶像的完全信仰。这使得他们在进行阵地进攻或者阵地防守的时候,有着极高的战斗素养。但另一方面,饭圈的成员本身具有的个人理性普遍不足,导致他们在冷兵器遭遇战中屡屡落入下风。这也是为什么通常能辩过一个饭圈妹妹,但饭圈依然坚固地矗立在那里。
A圈的成员通常具有较高的理性,这也导致了A圈阵营分级几乎没有,所以拿出共识非常之难,有时甚至还需要打内战。这一特性使得A圈的成员在对线的时候能够查出成分精准打击对手的弱点,是冷兵器遭遇战中的尖兵。但是在阵地战时往往容易被分而化之,丢下阵地,等待对手撤军才能回家。因此A圈的形态往往是易于击垮,但是又会迅速凝聚。

阅读以下论述需要预备知识
以上是对称的冷兵器战斗,实际上还有一种非对称的战斗模式。在一个完整的战局中,并非每个地方的人数都是完全均匀对等的。冷兵器的战斗,有另一个恐怖的特性:人数决定一切。当某个阵营的部队发现敌方阵营的小股部队在己方阵地露头,通常情况下会群起而攻之。根据精力消耗的规律,占有有效阵地的阵营往往具有主场优势。在车轮战消耗对手精力的同时,还可以对己方的精力有所补充,实现无损耗的解决敌方部队。通常情况下这会直接引发网络暴力,网络暴力也是战争的体现之一。
需知,这些行为并非参与者的自我意识,而是他们作为网民的条件反射。对于自己不认可事物的批判是人之常情,但是当人数足够多时,就会产生车轮战的效果。
作者也在此向大家建议,如果你不可避免地需要侵入一个敌对阵营的有效阵地时,一定要做好伪装,防止网络暴力的发生。
下一篇预告:网络战争中的热兵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