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姐姐的家庭,弟弟都很难优秀
从家庭班的第一天课程开始,大家就听到了“家庭系统动力”这六个词语,然后在每一阶课程中,家庭系统动力就像一个熟悉的朋友常常出现。
家庭系统动力,用它神奇的魅力,帮助我们去理解每一个家庭,帮助我们更好探索一个人的成长,帮助我们看到症状背后的功能,帮助我们找到系统平衡的方向……
它出现在精彩的临床案例解析中;
它出现在名人的家庭动力故事中;
它出现在沈家宏老师的专业讲解中;
它出现在学员的技术演练中;
它出现在每一个人的自我成长探索中;
它出现在系统式督导的过程中;
它出现在家谱图的画面中。
而不同的家庭系统的动力,又可以形成不同的主题雕塑形式。
6月16-18日,在第12期系统动力式家庭治疗第九阶“家庭主题排列”三天的培训中,沈老师带领着大家进行了十一个家庭主题的雕塑探索,每个主题之下又进行了多场的雕塑呈现。

三天的雕塑演绎,十一个主题的探索,几十场家庭动力的再现,让每一位学员都有机会参与其中,让大家更加全面深刻地感受到了家庭系统动力的存在和影响力。
其中包括,常态家庭的雕塑、排行的雕塑、重男轻女的雕塑、和谐与冲突婚姻主题的雕塑、父母外遇的雕塑、婆媳不和的雕塑、离婚的雕塑、单亲的雕塑、再婚的雕塑、死亡的雕塑等。
本文将给大家展现课堂中姐弟排行的雕塑状况,让我们一起看看姐弟排行主题中的家庭动力。

首先姐姐先出生了,沈老师邀请了一位女学员,站到台上扮演第一个出生的女儿,并让所有家庭成员随意移动站在他们觉得舒服的位置。
沈老师:现在姐姐来了,我们看到整个家庭状况,看到爷爷的站位,
我们至少能够看出来爷爷不太待见这个孙女,甚至会发现爸爸的家庭成员对女孩的到来都不是特别欢迎的。
我们还能看到女儿有压力,妈妈也有压力,其实妈妈生女儿的压力和生儿子的压力是不同的。
生了女儿之后,妈妈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要倾注到女儿这里,她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保护好自己的女儿。
因为女儿的出生在爸爸的家庭中已经是遗憾了,家族没有资本再承受第二个遗憾,这个第二个遗憾就是女儿很差,如果女儿再很差就很难在家族中生存下去了。
所以妈妈会全神贯注地把女儿培养得优秀,这种优秀要向男孩靠拢,甚至比男孩更优秀;
或是会把女儿培养得像男孩那样,女孩不能变成男孩,但是女儿自己可以变得像男人,这里的“像”是对“是”的安慰。
所以怎么才能比男孩优秀?
你要像男孩那样的性格,要像男孩那样的担当等等。
总而言之,男孩有的最好你都要有,而且还要超越他们,这样才能弥补不足和遗憾,所以基本上是补的关系。

把话筒给女儿“你对男孩怎么看?”
女儿:很不喜欢男孩,可能从小就会攻击他们,而且不会让他们欺负我,包括言语之中对男孩都是会有敌意的。
沈老师:我想知道你将来会找什么样的对象谈恋爱,结婚?
女儿:只要不重男轻女,比较优秀,他的家庭能力怎么样都没关系,比较贫穷都无所谓。
第一,最重要的是不能重男轻女;
第二,他有高学历,有独立的能力,有生存能力就好了,所以结婚的时候可以什么都不要。
沈老师:蛮好的,其实对男生的选择,其实有些方面是比较看重的,比如重男轻女、高学历、上进心,这些都是你看中的,与你优秀有关的东西他也得有,
但还是那个问题,你想过没有?你在某些方面是要能够超越他的,比如说弟弟来了之后,你要把他比下去,你要和他竞争,
这份关系仍然会带到丈夫那里去,要在某个方面或全面的竞争过丈夫,才会觉得有价值感,有存在感。
通过竞争才能够获得稳定的爱,这份爱才能得到持续,所以即使我们进入婚姻里,这份竞争我们不会停止。
现在弟弟来了,沈老师邀请了一位男学员,并且让他站在了姐姐旁边。
女儿:突然感觉爸爸给我的压力很大,跟当时我一个独生子女的时候完全不一样,感觉爸爸会把对我的爱分享给弟弟。
沈老师:你担心爸爸会把爱从你这里转移到弟弟那里,那对弟弟本身呢?
女儿:排斥,觉得他夺走了我应该有的东西。
沈老师:你会怎么对他?
女儿:不友好,肯定他有的东西我会抢过来。
沈老师:你会和他竞争吗?
女儿:会,可能会在父母不在的时候欺负他,在其他方面也想要超过他。
沈老师笑着把话筒转向弟弟。
沈老师:这个弟弟有点难,你上面有个姐姐,现在你来到了这个家庭,你的感觉怎么样?
弟弟:我想获得父母的资源,父母的爱,但是会有姐姐这个威胁存在,会担心她会从中插一手,破坏我和父母的关系,
所以我既想要获得父母的爱,又要防备来自姐姐的威胁,
沈老师:你会顾虑姐姐,那么你会怎么对待姐姐?
弟弟:看看姐姐对我的态度,如果她对我好,我会尽量和她平分资源,
如果她老欺负我,我可能越过她去找父母,向父母去告状,尝试和父母形成更紧密的同盟,和姐姐的距离会拉远。
沈老师:你怎么和姐姐竞争父母的爱?
弟弟:我会感受到爷爷奶奶看我的眼神和看姐姐的不一样,我可以利用爷爷奶奶对我的爱,对父母施压。
那姐姐老是对我施压,我索性就摆烂了,在性格方面我可能会更大胆一些,从个性上去让父母更关注我,
和姐姐差异化竞争,姐姐她是学霸,我就成为学渣,但是又在其他方面去超越她,产生自己的价值。
沈老师:我们看到弟弟说差异化竞争,表达是非常好的,像同胞竞争基本上都是采取差异化竞争,同质化的竞争比较少,
因为同质化竞争,竞争不过就要差异化竞争,但是差异化竞争对父母来说比较麻烦。
所以一般老大是姐姐,弟弟的状态不会太好,这是一个差不多的趋势,但是仅供参考。

沈老师把话筒转向妈妈。
沈老师:现在来了一个儿子,有什么感觉?
妈妈:为家庭完成任务了,对于儿子我应该会多关注他一点,因为他还小,
但是可能对女儿关注得会少一点,甚至可能需要爷爷奶奶来照顾女儿。
沈老师:把她送到爷爷奶奶那去,你希望姐姐怎么对待弟弟?
妈妈:我肯定希望她能够帮我多照顾弟弟。
沈老师把话筒转向姐姐。
沈老师:妈妈让你照顾弟弟
女儿:肯定不可能的。
沈老师:妈妈说要把你送给爷爷奶奶
女儿:很不开心,很不愿意,觉得爸爸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
沈老师:对弟弟有什么感觉呢?
女儿:对弟弟会更加讨厌,更加厌恶,觉得他夺走了父母的爱。
沈老师:现在来了一个儿子,爸爸的感觉怎么样?
爸爸:我觉得当儿子来之后会不一样,当儿子进入到系统里面之后,我觉得会有一种类似传承的感觉,
所以我会希望他能够变得更好更优秀,以及在资源这方面,我可能会适当地偏向儿子的感觉。
但是也会明显地感觉到家族里面女儿被忽视了,可能以后也要给女儿多一些关心,尽量地维持平衡。
沈老师:我们看到爸爸对儿子是有期待的,对女儿没期待,对女儿怎么样都行,
但对儿子不同,儿子出生后父亲就有期待就有规划了,他的热情就出来了。
沈老师:现在来了一个孙子,奶奶的感觉怎么样?
奶奶:我没什么特别大的感觉,但是应该是轻松的状态,我会觉得他们这个家也挺圆满的,有男孩有女孩,他们可能会过得比较如意。
沈老师:爷爷呢?来了个孙子,你有什么感觉?
爷爷:来之不易。
沈老师:对孙女呢,有什么感觉?
爷爷:哈哈哈。我感觉我看不到她了。
沈老师:爷爷的眼里有孙子就够了,根本感觉不到孙女的存在。
沈老师把话筒转向姥姥、姥爷。
沈老师:现在你们来了外孙,有什么感觉?
外公:我觉得这个家庭很完美,有儿子有女儿。
沈老师:对外孙和外孙女,你的情感是什么样的?
外公:我都很喜欢,也希望他们能够有好的关系,不要形成竞争的情况。
沈老师:我们看到外公对外孙和外孙女没有差异化的看法,都可以的。
外婆:有一种很完美的感觉,觉得什么都有了,他们好好的就挺好的。
沈老师:对外孙女呢?
外婆: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觉得姐弟俩挺好的。
奶奶:我觉得孙女还挺可爱的,我可能也会多关注她一些,看看他们两个人会不会相处得比较和谐。
排列就到此结束,

• 我们在这场排列中能够看出,家族里来男孩和来女孩每位家庭成员的变化,以及家庭动力的变化。
同时,我们在这段对话里面能够看到,在姐姐和弟弟排行的家庭中,姐姐对弟弟是有埋怨的,弟弟对姐姐也是不怎么友好的,他们双方会竞争父母的爱。
• 我们会看到如果先有姐姐,后面弟弟来了的时候,基本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会把好的资源先给到弟弟,无论是情感的资源还是物质的资源,
姐姐需要很努力才能分得这些资源,而弟弟则可以坐享其成,所以姐姐的能力自然就会发展得比弟弟更好,自然到了社会上之后,姐姐往往会发展得比弟弟更优秀。
另外当家庭把资源都给弟弟的时候,弟弟也会觉得在姐姐这里理亏,对姐姐会有愧疚感产生,所以为了照顾姐姐也可能会出让自己的优秀的权利,让姐姐可以通过优秀在家庭中获得更多的爱与价值感。
那么如果是这样的家庭,父母如何做到对两个孩子尽可能地公平呢?
沈老师:无论是第一胎是男孩还是女孩,如果父母想要再要一胎,孩子会有两种态度,
• 一种态度是很喜欢也很期待,再给他一个弟弟或者是妹妹,
• 另外一种态度就是坚决反对。
孩子得态度往往取决于父母得爱给的够不够,
那些不允许爸爸妈妈再给自己一个弟弟妹妹的孩子,往往在父母那里得到的爱不够,如果孩子在父母那里面得到足够爱,基本上都会喜欢再来一个弟弟和妹妹,
如果他本身觉得父母的爱不够,再来一个弟弟妹妹争夺父母的爱,他得到的爱不就更少了,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想要弟弟妹妹,首先父母要反省,我们给到孩子得爱够不够,如果给的不够,我们再想怎么调整。
老二来了之后,我们怎么对待两个孩子的关系?
① 老二来了之后,尤其不要强调老大要让老二,这个很重要。
因为要哥哥姐姐让弟弟妹妹,让的不仅仅是权力,而且把爱都让给弟弟妹妹了,
经常被要求“让”的那个孩子,会很难守护自己的边界,保护自己的权利与利益,进入社会容易成为被剥削的对象。
所以我们不提倡是老大要让老二,或者是大的要让小的,一视同仁会比较好,这一点父母要谨记!
② 自然赋予了他老大的位置,所以他的权益他的地位自然也要比老二好,换句话说父母要给他赋权,赋权的意思是什么?
在利益相同的情况下要先满足老大,再满足老二,
很多家庭都是相反的,是先满足老小再满足老大,让老大让利,这样老大本来得到的就少,现在又让老大把自己这一份让出去,他的不平衡就会增加。
③ 千万不要在孩子之间比较,尤其是用缺点比较优点,
比如说“你是老大,你应该有老大的样子,你还不如这个弟弟做得好”或者“你要细心,要向姐姐学习”
不要把孩子之间相互比较,父母觉得比较之后孩子会向优秀的孩子学习,其实正好相反,越比较孩子越不愿意学好的部分。
④ 不要重男轻女,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同等的性别态度对待我们的孩子,男孩女孩都是我们的后代,都要认真地同等地爱他抚养他。

篇幅所限,小编在文章里面只能展示课程当中的一部分精彩片段,想体验更多的精彩内容,欢迎报读我们的课程或申请试听我们的课程。
整理、编辑:溪溪子
审核:彭秋红
内容来源:第12期系统动力式家庭治疗第九阶“家庭主题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