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后浪》,一句话毁掉一篇演讲的代表作

2023-03-22 23:00 作者:最后的遥远  | 我要投稿

西瓜在之前推送的文章中多次提到,应用文/申论大作文/面试的第一句话极为重要。现实中最知名的反例就是B站的《后浪》事件(图片来源:bilibili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截图)。

其实从客观角度分析,《后浪》确实罪不至此,它充其量就是有点「老干部体」风格,思路略显陈旧罢了,整体内容比起网络上各种离谱的「砖家建议」要好的多,那它为什么那么让人反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关键表述」部分(尤其是第一句话)问题太太太太太大了!

只要改第一句话,《后浪》的观感就会好很多。

《演讲稿》也是申论「应用文」题型的一种,大家在记住《后浪》教训的同时也一定要学习正确的应试技巧,做到举一反三。

《后浪》的前3句是这样的:

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像我一样。
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
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可以尽情地享用。

虽然很多人都看过了,但还是请各位小伙伴先假装自己没看过,说说自己看完这部分后,对第1句话的最直观感受。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什么感受,反正西瓜看完后只有「生理上的厌恶」。哪怕时隔三年,我个人还是感觉特别不舒服,发自内心地厌恶《后浪》的开头。

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像我一样。

可以说,这句话能够被审核出来,能够放在2020年五四青年节上,就是最大的失职。这一句话至少踩了4个大雷,可谓原地起爆,螺旋升天,直接把整篇演讲稿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第1个大雷:主体缺失,用完即弃

「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指的是谁?谁这么说的?《后浪》全文根本就没提到!

「那些……的人」成了一个没提到的群体,上来就用,用完即弃,原地整了个「工具人变小丑」的大活,这是面向全体中国青年的演讲稿?

无论是演讲稿、申论大作文还是面试,如果第一句话如果出现具体的群体,那接下来一定要将其展开论述,最差最差也要把涉及的概念说完,千万不要「用完即弃」。

第2个大雷:射箭画靶,自娱自乐

「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这个现象,存在吗?

……好像是存在的,但这已经是过气了十多年的版本了吧?

西瓜印象中,到90后一代,就较少听说批判「90后不如80后」的文章了,00后更是纯粹作为年代的符号出现,无论主流还是非主流的声音都基本没有再讨论「00后不如90后、不如80后」的。

也就是说,2020年的演讲稿中第一句话竟然拿出了被淘汰了十年的概念,「一代不如一代」这种纯粹「先射箭、厚画靶」的自娱自乐说法,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出现了。

西瓜不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但可以确定最终定稿的人可能年龄比较大,和社会脱节比较严重,以至于第1句话就暴露了歪屁股。

第3个大雷:攻击性强,圆不回来

「演讲稿」可不可以攻击性强?理论上最好别这么做,毕竟演讲,最终还是要唤起受众积极的情感的。

这只是一个青年节的演讲,又不是「打土豪、分田地」的诉苦大会,一张嘴就是「口口声声」,然后套了一个「一代不如一代」这么一个老古董的攻击性说辞,是很容易激起听众的反感的,后面可能圆不回来。

……当然,写《后浪》的人压根就不想圆,不想找补,直接放飞自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了,那弄那么强的攻击性干嘛?

第4个大雷:好为人师,装X上瘾

「应该看着你们,像我一样」用4个字形容,就是「雷区蹦迪」。

这句话给人的感觉,实在是太装了。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那种位尊者的傲慢,那种指点年轻人「教你做事」的装X感,跃然纸上。

「好为人师又装X」更过分的是,《后浪》的最终定稿人丝毫没觉得自己这种做法有问题,甚至还想加点料,因此就有了各种「传世名句」:

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
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
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
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和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和鼓励
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真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经典」。

「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一度替代了「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成为了B站的新标准、新口号。单说这句话,有那么让人方案?显然是没有的,它很普通,也很正能量,只是《后浪》的演说稿(尤其是第一句的惊天大雷)拖累了它,加之一些机缘巧合,才导致了后续的风波。

《后浪》就像一个油腻的肥头大耳的中年官员,翘着二郎腿抽着烟,对着「中国青年」这个群体训话:

别看别人老说你们一代不如一代,我思想可开明了,我不这么觉得。你们这群年轻人,吃得好喝的好,什么知识都能获取,什么技术都能掌握,什么朋友都能交往,可真让我羡慕嫉妒恨啊,我就随便训你们两句吧……你们一定要热爱生活啊,争取追上我们的脚步。

有这种感觉了没?这就是「生理性厌恶」感觉的由来。

其实《后浪》只要改第一句话,观感就会好很多。

具体修改方法如下:

第1句:那些口口声声 「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就像我一样(我满怀羡慕,羡慕你们能轻松获得各种人类积攒的财富)

改为:我也曾年轻,现在看着你们,就想起三十年前的自己也那么青春活力;而我更羡慕的是,你们在老去之前就能获取各种人类财富的时代。

修改原因:将演讲者「我」作为一个明确的、可视化的主体,将自己拉回三十年前和青年感同身受,将移动互联网等三十年后的技术带来的时代红利与之对比,引起听众共鸣。

删掉「一代不如一代」「口口声声」这种攻击性强且难以圆回来的表述,删掉「应该看着你们」「就像我」这种命令性、高高在上的表述。

在修改完这句话后,哪怕其他一个字不变,《后浪》给听众的感觉也会完全不同。虽然下文还是有很多主观、说教性的内容,但第1句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这就是一个愿意和青年人踏踏实实沟通的中年人,发自内心想说的话。

只要位置摆正、立场稳正、态度端正,哪怕带点指教和脱节,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第1句话就踩4个大雷,接下来就无法收拾了。

通过《后浪》的教训可知,应用文/大作文/面试的第一句话是如果没有做好,再去找补就不容易了,甚至可能完全无法补救回来。

大家在应试时,一定对应用文/大作文/面试进行全面思考,包括但不限于自己的身份、所处的立场、受众的需求、题干的要求等,在写/说第一句话前,至少确认不要像《后浪》这样惹祸,从而为接下来的应试打下基础。

《后浪》,一句话毁掉一篇演讲的代表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