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菌菇玫克微朵:说菇论菌(第五期)| 香菇,世界上公认的抗癌高手!
香菇(学名:Lentinus edodes),又名冬菇、香蕈、北菇、厚菇、薄菇、花菇、椎茸,香菇相比其他的菌类菇类有更加浓重的香气,因此位列草菇、平菇、白蘑菇之上,素有“植物皇后”之誉。

香菇营养丰富,极有益于人体健康。每百克鲜香菇中,含有蛋白质12~14克,远超一般植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含量;含碳水化合物59.3克,钙124毫克,磷415毫克,铁25.3毫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酶、香菇多糖类、生物碱、烯菇类物质、三萜类化合物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尤其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发现,香菇中的多糖类物质有明显抗肿瘤作用,因此被世界公认为“抗癌高手”。
微微说菇论菌第五期,带大家穿梭在各种实验室中,深入了解香菇在抗癌中的作用。
【此文中香菇内容均引用自扬州大学生物科学系2002年发表的《香菇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现状》(刘栋,钱建亚,卜敏)】

香菇(Lentinus edodes)含有多种有效药用组分,尤其是香菇多糖( Lentinan,LNT)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它通过刺激免疫细胞成熟,分化和增殖,改善宿主机体平衡,达到恢复和提高宿主细胞对淋巴因子,激素和其它生理活性因子的反应性。
LNT(香菇多糖英语缩写)的抗肿瘤作用并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是活化T细胞及免疫调节效应器巨噬细胞的诱导和增强作用,使免疫状态由低下恢复到接近于正常能力,使肿瘤受抑制,从而发挥其抗癌作用。
LNT的抗肿瘤现状
LNT对同种异基因,同种同基因和原发性肿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化学致癌、病毒致癌也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其转移。

1985年,日本学者Arinaga s等报道:LNT 与FT207合用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延长生存期,引起临床重视。我国也对LNT的抗肿瘤作用作了许多临床实验,结果说明LNT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各个时期的胃肠癌LNT显示了良好的化学辅助治疗作用。
郭成业对22例胃癌患者研究发现:患者化疗前3d开始使用LNT(用量为1mg/次,静脉注射,每周2次,全疗程为6~8周)总有效率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为60%,而单纯化疗治疗的观察组有效率CR+PBR仅为33.3 %。

刘伯宇对235例晚期胃癌化疗和早期胃癌术后进行化疗的同时并用LNT与 对照组(84例)单纯化疗比较,结果表明:LNT作为化疗辅助用药,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胃癌化疗的客观有效率(治疗组30.5%,对照组14.8% )。同时化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试验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如其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46%和81% 。
另外,杨树军、符幼莉等在进行胃癌治疗中结合化疗和LNT辅助治疗都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其次,对处于不同治疗期间的肺癌LNT也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宋谦用病例配对法对化疗和化疗加LNT治疗反应进行检测:30例原发性肺癌的治疗有效率为56.6%,而单纯化疗的对照组有效率为46.7%。

李文如对62例未经手术的肺癌患者进行放疗,并对其中38例患者并用LNT。结果发现LNT组肿瘤好转率57.8%,稳定率34.2% ,对照组肿瘤好转率45.9%,稳定率29.1 %,LNT组恶化率7.8%(3/38),而对照组恶化率25.1 %(6/24)大大高于LNT组。
另外,LNT对贲门癌、恶性淋巴癌、鼻咽癌、肝癌甚至白血病也有显著的辅助治疗效果。
山东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对30例肝癌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善率82.8%。肝癌肿大缩小占66.7%且临床期间未见明显副作用。4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合LNT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 Qol)改善明显,如食欲及体力等。86.4%的患者盆血症状轻于单化疗组(66.7%)。

恶性胸水是晚期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一旦出现胸水只有很短的生存期。因此有效地控制胸水,是阻止病情发展、减轻症状、改善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临床证明LNT对癌性胸水治疗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王昌俊对34例癌症患者进行LNT和羟基树碱(HCPT)胸腔内注射,发现其中CR12例( 35.3% ),PR16例(47.1 % ),NR6例(17.1%)。
LNT对淋巴细胞影响
LNT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可作用于造血祖细胞以促进其增殖,分化,并改善外周血象。
王欣报道服用LNT并化疗的4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CD4,CD4/CD8,NK活性分别为38.92+8.91,1.51 +0.57,6.98+5.62。而单纯化疗组的各项指标分别为33.02+9.76,1.21+ 0.66,3.85+3.42,香菇组明显优于单化疗组。

郭成业对40例恶性肿瘤患者观察结果表明化疗并用LNT的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NK细胞活性均有上升趋势,而单化疗组化疗后NK细胞活性均低于化疗前,尤其在肺癌患者中下降尤为明显,在对T淋巴细胞及亚群观察中发现LNT治疗组CD4/CD8与治疗前分别为1.53±0.42和1.25±0.36,而观察组分别为1.36 ± 0.52和1.34 ±0.495。

李文如对38例未经手术的肺癌患者化疗并用LNT,测定服用LNT前后NK细胞活性发现,LNT组有21人(55.3%))NK活性提高,而对照组仅7人(29. 1 %)提高。
戴金珠等也报道应用LNT治疗化疗后休疗期肺癌患者30例,结果显示NK细胞、CD3+细胞、CD4+细胞百分率显著增加,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加,CD8+细胞百分率下降,CD4+/CD8+细胞比值上升。CD4/CD8比值上升主要是因为LNT活化了T淋巴细胞。
LNT对单核巨噬细胞的影响
使用LNT后大多数由巨噬细胞诱导的各种类型的生物活性血清因子会立刻出现,特别是急性相蛋白诱导因子(APPIF),血管扩张和出血诱导因子( VDHIF),白介素-1产生诱导因子(IL-IPE),白介素-3 (L-3)和菌落刺激因子(SFs)这些血清因子在LNT给药后几小时达到高峰。

它们作用于淋巴细胞、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或关节成纤维细胞,导致与免疫和炎症有关的许多宿主防卫反应产生。大鼠使用LNT后,可明显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内酸性磷酸酶、精氨酸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从而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日本菌类中心牛山六男博士证实LNT能诱发机体产生干扰素抑制病毒增殖,控制细胞分化和繁殖。

我国陈秀珠等以NIH 系小鼠为实验动物,研究香菇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对小鼠体内干扰素的诱生作用,以L929细胞系为干扰素测定细胞,水泡牲口尖病毒为攻击病毒,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干扰素效价。发现胞内多糖诱生干扰素的最适浓度为0.05%,诱生时间以24h为高峰,效价为1:6400。胞外多糖诱生干扰素最佳浓度为0.1 %,诱生时间以12h为高峰,效价为1∶12800。

梅兵通过研究LNT对小鼠肝组织中干扰素IFNmRNA影响也发现,注射LNT后的IFNmRNA量明显高于未注射的小鼠,且对S180肉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这显示LNT除影响相关蛋白的活性水平外也可能影响蛋白的转录水平即基因水平或正是因为LNT对IFN的转录水平产生影响才有IFN在活性上的变化。
LNT的其他抑瘤作用
T淋巴细胞是肿瘤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荷瘤状态下,其功能出现缺陷,该现象与肿瘤细胞分泌的免疫抑制因子相关。

董蒲江研究 As49人肺腺癌细胞产生的免疫抑制因子及LNT对T细胞转化的影响,发现Azao细胞产生的免疫抑制因子可抑制T细胞转化,而适当浓度LNT能有效拮抗此抑制,这符合肿瘤免疫监视学说。
也有报道LNT能使肿瘤部位血管扩张和出血( VDH),从而导致肿瘤出血坏死和完全退化。另外LNT还能激活补体系统的经典途径或变更途径,增加巨噬细胞非特异性细胞毒,并增加中性白细胞对肿瘤节的浸润,促进体内平衡失调的恢复。

LNT能够改善癌症患者因荷瘤化疗及手术治疗所致免疫功能低下,然而LNT的抗肿瘤作用与剂量有关。另外LNT对不同种动物、不同瘤株的抗肿瘤作用也不同。
支持微微,点个“关注”吧~
█本文编辑:微微
█原文献请点击“阅读原文”
█版权申明:本文为《德国玫克微朵》(微信号:mycovital)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