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坦克科普:L3/33小坦克

2023-07-07 01:23 作者:亲爱的白狐啊  | 我要投稿


卡罗·维洛斯 CV-33(Carro Veloce),后名L3/33,是意大利在二战前及二战中使用的小坦克。



类型 小坦克

原产地 意大利王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 1933—

参与战争/冲突 奥地利内战、第二次中日战争、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西班牙内战,斯匈战争、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英国伊拉克战争 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

生产历史

单位成本 89,890意大利里拉(1933年)

生产日期 1933–1935

制造数量 大约2,000–2,500

衍生型 L3/35、L3 cc、L3 Lf

基本规格

重量 2.7公吨

长度 3.03米

宽度 1.4米

高度 1.2米

操作人数 2(车长、驾驶员)

装甲 6-12毫米

主武器 1挺6.5毫米布雷达5C中型机枪

发动机 FIAT-SPA CV3水冷发动机 ,43匹

悬挂 bogie

作战范围 110千米

速度 42千米/时

历史

1929年意大利从英国引进4辆卡登·劳埃德MK IV坦克及生产线。在对该车进行少许改良以后,以CV29(Carro Veloce)名称由菲亚特公司于1929~1930年期间制造了21辆。经过试验发现装甲不足,发动机功率也不够。全面改进后,于1933年定型为CV33

1935年,为了满足CV-35的标准,许多CV-33接受了改造。

1938年,意大利将CV-33更名为“L3/33”,将CV-35更名为“L3/35”。

型号

原型车和初期生产型

两名乘员操控,带有12毫米的焊接装甲,战斗室左侧装备的是6.5毫米M14水冷机枪;

量产第一批次

水冷M14换成空冷M14机枪,发动机室上方有3角机枪支架

量产第二批次

1934年开始生产。改为两联装8毫米菲亚特M35机枪或者贝雷塔M38机枪,同时撤销3角机枪支架,而以前生产的第一批次,后来也按照此标准改装。

1935年开始的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中,CV33被大量投入使用,面对反装甲能力贫弱的埃塞军,取得了一定战果。

CV35

1935年开始,因为意大利焊接水平太差,为了提高产量,上部外壳由焊接改为螺栓固定方式,定型为CV35

L3 Lf

L3 Lf(Lf系Lancia fiamme的缩写,意为“火焰喷气器”)为L3小坦克的衍生型。该型号的研发始于1935年。火焰喷气器的喷嘴代替了一挺机枪,燃料罐则装在一辆由L3 Lf牵引的有装甲防护的拖车上。后期型的L3 Lf的燃料罐则被缩小成了一个装在发动机舱上方的盒形罐。L3 Lf重3.2公吨,拖车能携带500升的燃料。其射程达40码(约合36.6米),不过也有来源认为其射程为100米。

L3 Lf在西班牙、法国、俄罗斯、巴尔干、义属北非、义属东非等地都有作战记录。

CV38

1938年开始,武器更换为一挺13.2mm贝雷塔M31重机枪,同时履带和悬挂也进行改进,定型为CV38

1938年为表示3吨坦克的3,这样CV33变成CV3/33、CV35变成CV3/35、CV38变成CV3/38;

1939年因为全面整理装甲车辆编号,CV33系列从快速坦克归类为轻型坦克,故用新的L3(L为Leggero=轻型)制式番号,各型式改为L3/33、L3/35、L3/38。

L3/CC

装备20毫米反坦克步枪的反坦克版本

现况

一辆L3/33目前藏于位于澳大利亚堪培拉的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据信这辆L3/33是由英联邦军在1940年到1941年之间于北非缴获的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有一辆缴获自国军的CV33





结束了,福利


点个赞再走吧~




坦克科普:L3/33小坦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