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万华镜 #29|天门何时打开?

2019-06-28 00:44 作者:Arinor  | 我要投稿

村里的几位老人曾讲过一件往事。那是在解放前的一天,天空有光划过,接着云上出现了楼房、街道、行人和家畜。地上的人看得一清二楚,甚至还能听到天上鸡鸣狗吠的声音。老人家们管这件事叫做“开天门”。后来我在网络上稍作搜索,发现开天门的故事在全国各地不同时代都有流传,甚至连“1954年爱琴海上发现维京海盗”也被一些神秘事件爱好者视作某种形式的开天门。这种状况让开天门听起来像是类似于“SB250病毒大爆发”的谣言,传到哪里就发生在哪个地方,哪里热点就发生在哪个地方。

比照来看,开天门无疑是蜃景——海市或者山市。对多数人来说这就是解释了,但很多神秘事件爱好者并不相信光线折射会产生海市蜃楼,理由是:倘若是光线折射产生的蜃景,那就意味着距离海岸几十公里的地方有城市,但海上怎么会有城市呢?对于那个无法考证的“1954年爱琴海上发现维京海盗”的穿越事件,他们提出了“时空错乱让我们看到了其他平行世界”的解释。这个解释确实跟开天门很像:都是为了解释一个古怪的现象而提出了更奇异的原理,也许如此一来在“荒谬度”上原理就覆盖现象了。

我们也许不应该过多指责这类解释。事实上,科学研究也经常“开天门”——尽管是以“更科学”的面貌出现的——我们管它们叫做特设性假设,特设性假设是专门为了解释一种现象而提出的针对原理或者初始条件的假设。科学哲学家们对特设性假设通常评价很低,但这并不意味着特设性假设就是错的或者不能带来科学成功。科学史上有两个经典案例能说明这一点:当科学家们观察到天王星运动轨迹的不规则时,为了维护经典力学,他们假设这是因为存在另一颗未知的巨行星。后来,他们果真找到了海王星。当科学家们观察到水星的运动轨迹不规则时,他们假设这是因为有一颗未知的行星比水星更靠近太阳。然而这一回,假设的行星不存在,是经典力学错了。

由此可见,“开天门”还是“不开天门”,取决于我们倾向于对现象采取怎么样的解释策略,取决于我们解释同类现象的模式。换而言之,开天门并不是一类单纯的物理现象,同时也是一类心理现象。解释蜃景在物理上是怎么发生的,这仅仅是解释的前半段;之后我们还要解释为什么人们把它视作开天门。——天门开在天上,更开在我们的心里。

哲学万华镜 #29|天门何时打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