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
我小时候总以为春夏秋冬都是循序渐进,不会昨天还是近四十度的艳阳天,今天便风起云涌送来秋日的飒爽所谓。然而事实却就是这样,今天的秋雨送走了处暑滞留的炎气,甚至能触摸到天的凉意。
苦夏如此,凛冬如此,种种如此。
『去感受』这件事向来是如此的厚重,大抵是从小夏天便未曾善待与我。大多数时候感受到的是沾着闷气的倚叠如山的作业,或者是突然从小卖铺货柜中绝迹的盐水棒冰,或者是浪费掉的旅程与风景被时常翻出敝帚自珍。每每如此,苦夏便容易过去。
我生在乡下,父母也少不了带着我去七大姑八大姨家走亲访友,而我平生便时常痛恨这类琐事。倒不是厌恶那份人情下的喧闹或者钱财通货下的微迎,而是那份自己心底暗涌下的代沟。面对实际时,比我大出近一倍的长辈们会说他们『以前』最喜欢的就是到处走亲戚,我却至今难以反驳,因为这既是时代的烙痕又是两代人的王屋太行。大多数时候长辈们只是希望得到晚辈的陪护,认为这是一种绵延,殊不知是变种的牵扯。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我也常希望理解这份晚年的心酸。但当面对那满桌丰盛却总是不和胃口的饭菜和饭桌上人们会员制的唠家常环节时,我又如鲠在喉。长辈们会理解晚辈对此的不耐烦心理吗 可能会。长辈们知道自己这样做无非是强加自己的心愿并镀上亲情的金漆让人难以违抗吗 也许吧。但即便如此,我从未见过有长辈挺身而出承认这点,我便觉得无比悲哀,是否自己以后也会如此。当然我也从未在人前表露过类似想法,在饭桌上挂满微笑算是基本素质,以上这种想法的出现大概也是自己的不成熟所致,毕竟这不过是情分,不这样做才是符号中华几千年来传统美德的惯例表态,说出去别人可能也只会把我当凉薄冷漠的不肖子孙来看待,所以我也欣然接受。
在结尾,这个夏天很糟,不是一般的糟,我没有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也没做成自己曾满心期待的事,生活仍旧一塌糊涂。不过一切苦难也终将逝去,未来的日子仍然值得期待。不过若说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我也早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