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行测练习丨行千里,致广大
答案及解析文末见~
经 济 常 识
国家积极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审批和核准了不少有利于劳动和帮助北部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但不包括:
A.设立钦州保税港区
B.设立凭祥综合保税区
C.设立北海自由贸易港区
D.设立南宁保税物流中心
逻 辑 推 理
据统计,2011年,我国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为179.8元,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为6632.2元。一次住院费接近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几乎相当于农民一年的人均纯收入。可见,医药费用是群众生活中一项沉重的负担,无怪乎人民看病住院时都会感慨“真的病不起。”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加强以上论证的是:
A.医药费用成为群众生活的负担,这是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所在
B.我国的医疗费用过高,一些医生滥用药物,在必要时,应使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医药费用增长过快
D.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民的医疗保险参与率都不高,在生病就医时得不到保险支持
递 推 数 列
11 ,6 ,21 ,-16 ,1 ,36 , ( )
A.-53
B.-21
C.21
D.53
逻 辑 填 空
大众是聪明而挑剔的,对那些______、故作高深的东西,那些______、不着边际的东西,往往会表示“不感冒”而转头走开,讲空话、大话、套话、老话、重复话、累赘话,只会让生动活泼的理论变得______,让富有内涵的理论显得胶柱鼓瑟。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弄虚作假 好高骛远 一潭死水
B.声张造势 天马行空 死气沉沉
C.故弄玄虚 不切实际 面目可憎
D.扭捏作态 徒有虚名 生吞活剥
语 句 排 序
①中国传统文人几乎都毫无例外地面临着仕与隐的人生抉择
②他之所以被人一次次提起而感慨不已,缘由也是他照亮了文人的心路历程
③屈原代表了文人共有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悲剧人格
④而赋诗作文毕竟等而下之,于是就出现了一大批文化官僚
⑤屈原是个优秀诗人
⑥学而优则仕,通常是文人追求的目标,希望宦途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将以上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①⑤④⑥ B.③②①⑤⑥④
C.⑤③②①⑥④ D.⑤②③①④⑥
(上述题干答案及解析↓)

▼
答案:C
解析:A项正确,2008年5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广西钦州保税港区,这是继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宁波梅山之后的全国第六个保税港区,也是我国当时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保税港区,属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重要举措之一。
B项正确,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于2008年12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位于广西凭祥市友谊关,与越南边境口岸直接互通互联,属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重要举措之一。
D项正确,南宁保税物流中心2010年1月7日正式揭牌,宁保税物流中心是国家四部委批准设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保税物流中心电子信息平台建设基于广西电子口岸的立体保税物流体系,支持中国东盟经贸发展, 带动南宁国际物流配套体系的建设,是打造“南宁国际无水港”、“南宁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及首期建设项目,属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C项错误,没有这个说法。
(逻 辑 推 理)
▼
答案:D
解析: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医药费用是群众生活中一项沉重的负担。
论据:一次住院费接近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几乎相当于农民一年的人均纯收入。
本题提问是加强论证,优先考虑搭桥和必要条件。题干论点论据都在说医药费用负担重,话题一致,故考虑加强论证寻找说明医药费用成为负担的必要条件的选项。
逐一分析选项。
A项:医患关系与群众负担无关,属于无关项;
B项:加强题干论证就应指出群众的医药负担确实重,与“行政手段干预”无关;
C项:医药费增长过快,是对题干论据的具体说明,可以加强题干论证;
D项:得不到保险支持。医药费用重,群众收入低,而又得不到保险支持,是导致医药费用成为负担的必要条件,可以加强。
对比C、D两项,C项为补充论据,而D项为必要条件,D项加强力度更强。
(递 推 数 列)
▼
答案:A
解析:(递推数列)数列差距不大且起伏不定,首先考虑递推。三项递推缺乏规律,考虑四项递推。观察可以发现:11-6-21=-16,6-21-(-16)=1;21-(-16)-1=36;;则所求下一项应为:-16-1-36=-53。
(逻 辑 填 空)
▼
答案:C
解析:逻辑填空。本题考查成语辨析的能力。第一空后顿号表并列,说明该词和“故作高深”意思相近。“故作高深”指故意让人看不明白、看不懂;“弄虚作假”指耍花招欺骗人;“声张造势”指大肆张扬,制造声势;“故弄玄虚”指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让人看不懂;“扭捏作态”指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由此可知,只有C项符合文意。
第二空,“不切实际”与“不着边际”构成并列,指与实际不符。
第三空,“生动活泼”与“面目可憎”可构成反义并列,符合语境。
(语 句 排 序)
▼
答案:B
解析:语句排序题。分析选项,判断首句,③句描述屈原代表了文人共有的一种心理和人格,⑤句介绍屈原是个优秀诗人,两句均可做为首句使用。观察尾句,④句介绍赋诗作文等而下之,且出现“于是”引导一个结果,对上文做总结。⑥句中通过“通常”一词引出学而优则仕是文人的目标,希望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一般“通常”后还要论述一些相关事情,所以④句和⑥句对比,④句更适合做尾句,排除A、D项。对比B、C项选项,⑤③相连或③②相连,⑤句提到“屈原是个优秀诗人”③句论述“屈原代表了文人的心理和人格”若⑤③相连,都是以“屈原”开始讲述,造成了主语重复,内容不够简洁,存在语法错误,而通常情况下,前文出现屈原,后文的句子一般用“他”进行指代,保证句子的简洁性,所以排除C项。验证全文,文段开头论述屈原代表了文人共有的一种心理和人格,并照亮了他们的心路历程,之后解释了心路历程就是面临仕与隐的人生抉择,并具体介绍了仕的选择。
别忘了在评论区对答案哟~

上期行测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