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皇造船厂之德巡三线(重置)
关于铁血轻巡一事,查了一些资料不过就是重巡船体换轻巡炮(美因茨,最上:这个我熟)那就给脑洞一下吧。

按照分线规则,从六级开始划分,原有的纽伦堡归轻巡线,同时虚空出一条船给重巡线。
这些轻巡洋舰的特色是主炮火力充足,射程、弹道、弹速都很优秀,同时鱼雷武器爆发伤害很大。但缺点是由于轻质弹药的缘故,炮弹在末端下坠时存速有一定的问题,舰体虽然拥有穹甲结构但是也存在较为脆弱的外板;同时船体机动性中等。
六级 纽伦堡

自柯尼斯堡级巡洋舰衍生的莱比锡级巡洋舰,炮塔全部被安置在轴线上,同时加强了舰体防护与防空能力。
血量:27000,船壳:16mm;
主炮:3*3 150mm,射程:16km
装填时间:6s,炮塔180°回转时间:20s
鱼雷:4*3 533mm 射程:6km;
标伤:13000,航速:60节;装填时间:90s;
消耗品
1号位-伤害管制小组
2号位-水上战斗机*3
3号位-水底搜索/防御型对空火力*3
替代的六级重巡洋舰鲁登道夫

莱比锡级的重巡洋舰方案,增加了防护,采用了更大口径的主炮,采用了新式的88mm三联装高平两用防空炮,但是拆除了水上飞机装置。
血量:30000,船壳:19mm;
主炮:3*2 210mm,射程:16km
装填时间:14s,炮塔180°回转时间:30s
鱼雷:4*3 533mm 射程:6km;
标伤:13000,航速:60节;装填时间:90s;
消耗品
1号位-伤害管制小组
2号位-水底搜索/防御型对空火力*3
七级 汉堡

扩大的莱比锡级舰体,多安装了一门主炮,其余配置与莱比锡级相同。
血量:31000,船壳:16mm;
主炮:4*3 150mm,射程:16km
装填时间:6s,炮塔180°回转时间:20s
鱼雷:4*3 533mm 射程:6km;
标伤:13000,航速:60节;装填时间:90s;
消耗品
1号位-伤害管制小组
2号位-水上战斗机*3
3号位-水底搜索/防御型对空火力*3
八级 杜塞尔多夫

使用了希佩尔级海军上将舰体的另一方案,使得舰体转舵时间更短,但缺点是未装备较为先进的双联装105mm高平两用炮。
血量:38000,船壳:25mm;
主炮:4*3 150mm,射程:16km
装填时间:6s,炮塔180°回转时间:20s
鱼雷:4*3 533mm 射程:6km;
标伤:13000,航速:60节;装填时间:90s;
消耗品
1号位-伤害管制小组
2号位-水上战斗机*3
3号位-水底搜索/防御型对空火力*3
九级 斯图加特

为铁血与重樱联合开发的“决战计划”中的某一级巡洋舰,参考了最上级轻巡洋舰的炮塔布局,但依旧采用了希佩尔海军上将级的舰体。不过防空方面,采用了高平两用的三联装主炮,使得其防空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血量:43700,船壳:25mm;
主炮:4*3 150mm,射程:18km
装填时间:6s,炮塔180°回转时间:15s
鱼雷:2*3 533mm 2*4 533mm 射程:6km;
标伤:13000,航速:60节;装填时间:90s;
消耗品
1号位-伤害管制小组
2号位-水上战斗机/侦察机*3
3号位-水底搜索/防御型对空火力*3
4号位-维修小组*3
十级 柏林

大战爆发前铁血开发的最后一级轻巡洋舰,其中部分设计来源于铁血与重樱的联合设计机构,但是吨位已经超过了同时代的重巡洋舰。其主要特点是装备了高平两用180mm主炮,同时落后的手拉机被更换为计划装备在超级战列舰上的两种新型防空炮“55 mm/77 Gerät 58”和“30 mm/45 Flak 103/38”从而极大提升了防空能力。但缺点是机动性差,进行紧急转向时掉速非常严重。
血量:50000,船壳:27mm;
主炮:5*2 180mm,射程:19km
装填时间:7s,炮塔180°回转时间:10s
鱼雷:2*5 610mm 射程:10km;
标伤:19500,航速:60节;装填时间:135s;
消耗品
1号位-伤害管制小组
2号位-维修小组*3
3号位-水底搜索/防御型对空火力*3
六级加值巡洋舰——莱比锡

莱比锡使用的同级纽伦堡的船体,但是由于一场意外事故,导致她轮机区域的装甲受到创伤,变得更为薄弱,同时机动性也受到了影响。
血量:25500,船壳:15mm;
主炮:3*3 150mm,射程:16.6km
装填时间:5.5s,炮塔180°回转时间:30s
鱼雷:4*3 533mm 射程:6km;
标伤:13000,航速:60节;装填时间:90s;
消耗品
1号位-伤害管制小组
2号位-水上战斗机/侦察机 *2
3号位-水底搜索/防御型对空火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