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公路》丨原作&动画随笔

为了享受全家老小窝在沙发上东倒西歪着一起嗑瓜子吃零食看《人生一串》的幸福生活,我把小米盒子里B站的电视大会员(貌似不叫这名字,但反正就是类似的东西)开通了。
钱都花了没事儿就想看看之前错过的电影,我随手打开了热推里画风看起来还不错的《企鹅公路》——开场一串小学生自吹自擂,直接就把我劝退了。

顺便一说这里书里的原文是这样的——

然后过了几天看到有人推荐,才发现这书原作是森见登美彦……
这家伙我认他是个天才……能写出《四叠半神话大系》和《有顶天家族》这样的东西的作者,他笔下的臭屁小学生必然也一定有他足以臭屁的理由啊!
于是我当天晚上回家就把这片儿补了。
——真香。

从头到尾安排了足量的笑点,全程不冷场,也有非常严谨的物理科普、亲情友情甚至家庭教育的内容。看到一半本来在打猎(怪物猎人)的孩子他爹趁着倒水凑过来瞅一眼,然后就从站着到坐着最后一起看完了……
真心是部好动画,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买了会员的都去看吧(反正钱都花了)。
看完本来是想写个推荐的,然后一搜发现B站这剧的推荐已经够多了。搜索出来排行靠前的我都看了一下,有吹有黑有解谜向,推荐两个我觉得不错的:
CV2717351《企鹅公路》:献给童年的自己
这篇是结合作者森见登美彦介绍+其他作品露出来写的,中规中矩的积极向漫评,文笔挺好、有感情、剧透不多,就算没看过动画也可以看。
CV3120530《世界尽头通向何处?——解谜<企鹅公路>》
这篇属于解密向,挖了很多隐喻,虽然和我对作品的认知不太一致,但是讲得还是很有道理的——至少脑洞很大。看完剧如果想深挖内涵,值得一看。
在看别人的推荐专栏的时候,看评论有人说电影里解密还是有点仓促,但小说是写得很清楚的,于是我就趁着活动买了小说,然后周末趴床上翻来覆去地看完了。当然我还搭配满减买了一堆其他的书,剁手真是爽(眼角含泪)。
看完觉得书里面的几个点还是可以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毕竟单卖安利,就很像是在水贴啊……
尊重原作的改编
森见登美彦的小说很特别,主角都是“怪人”,剧情都很跳脱,幻想的东西都很合情合理——把这样的原作搬上银屏又不想被喷,忠实原作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了。
对比小说和动画,会发现主角人物塑造与主线剧情走向基本上是完全一致的,只在一些小细节上做了微调。虽然我是先看的剧再去看的原作,但是如果是原著党,这样的改编动画应该是非常让人满意的了。
铃木与内田的角色变化
看原作的时候,会发现小孩子的角色设置有些同质化。
不论是青山的爸爸、滨本的爸爸还是小姐姐,无论是天才少年青山还是天才少女滨本,乃至于身为配角的内田和铃木也有一颗热衷科学探究的心,可以说是全民科研了。
从影视化的角度来说,这样其实不太好凸显人物特色吧。
于是内田被加上了笨手笨脚胆怯的属性,铃木拿走青山的地图后开展调研活动的剧情,也被改成了直接将地图撕碎。


从影视化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这个是对角色的优化和提升。
一些简化和省略
小说的受众偏成人,很多理念都是直接表述的,而做成动画之后毕竟还是要考虑小朋友们的接受度,于是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动画也有一些比较明显的改动,有做一些简化和省略。
这里只说我记忆比较深刻的几个:
1.在表达世界尽头有时候也会离我们很近这个概念的时候。小说里只是简单地阐述了这个理念,动画里爸爸却用袋子的内外翻转做了非常形象地展示,这个不得不说是影视对文学的优势,用很简单的法子讲明了很难的理念。

2.在小说里有穿过“海”于是进行了时间旅行(回溯)的段落,可能因为太难解释清楚,动画里直接略过了——这也直接导致了,看小说的时候很容易就会把海与黑洞、“世界尽头”联系起来,动画则没有那么明显。

3.海的研究被大人们发现,动画里是由滨本的爸爸偷看她的研究笔记,来做了这个恶人。不过小说里爸爸没有参与,是铃木半主动泄密的——之所以专门提一下是因为这个改动到底是为什么,我想不通囧。
科学与奇幻
这本小说应该是会被归到“幻想文学”,但是有可能是因为作者的工科研究生背景吧,我中觉得它到处都透露着“科学”。
从青山带有索引和标题,拥有详细的文字、素描记录的科研笔记本,到几个孩子煞有其事的研究项目,到青山爸爸给到的研究方法、建议,到青山妈妈对于“不吃饭”研究的配合……
看剧的时候甚至会想,这样的教育方式和成长方式,自然能养育出这样的天才少年吧。对于淅淅的养育好像也很有指导意义呢。
同时也会想我之所以是个理科废柴,也许是因为我没有一个这样的爹……
觉得比较有意思可分享的就是这些内容啦。
最后再次强推一下这部片子,真的值得一看。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