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博山记03】1-3『石鼓』——央视《国家宝藏》第1季摘录

2021-06-06 10:46 作者:山嵓  | 我要投稿


『石鼓』之一的『乍原石鼓』及其拓片
图片引用自故宫博物院网站——探索——藏品

        『石鼓』守护人:著名演员梁家辉;故宫博物院原文物管理处主任梁金生。

        【梁家辉】中国香港爱国演员,1982年曾来到故宫拍摄电影《垂帘听政》(1983),并在剧中饰演咸丰。

1、简介

       『石鼓』被称为中华第一古物,上面刻着由大篆向小篆过渡的文字。其上文字因此得名“石鼓文”,是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共十面,每一个重约1吨,其身刻有诗文,记述了先秦时期的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被评选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

        『石鼓』原来刻有718字,由大篆体书写,有2500多年的历史,现存仅有327个字,因上有最早的石刻诗文,因此又被称作“石刻之祖”。而『石鼓』的研究则涵盖了文字、书法、石刻艺术等多个领域。到目前为止,『石鼓』中仍有文字尚未被破解。

2.前世传奇

        主演——梁家辉;助演——赵振艺、李依洋、陈湘岳、朱峰

        唐朝时『石鼓』横空出世,但自安史之乱之后,逢乱丢失。北宋仁宗年间,司马池寻得十面石鼓,但其中的『乍原石鼓』被疑作假。翌日,司马池确认献上的『乍原石鼓』的确为假,于是主动前去面圣坦白领罪。

        华夏民族的信仰就是自己的文字和历史。昔年秦始皇书同文,同的是小篆,而后世的楷书正是演变自小篆。因此历朝历代都致力于保护『石鼓』,以正史观。因此保护『石鼓』的意义就是在保千年文脉,只要中华文脉尚存,我中华民族的文化,就必将生生不息。

        『石鼓』出现于盛世,消失于乱世。后『乍原石鼓』终被找到,但已被做成磨刀石,其上的大量文字已被损毁。于是『乍原石鼓』与其他九个『石鼓』一起呈于陕西凤翔孔庙,但至1127年的靖康之乱,金人掠走『石鼓』,刮去金箔后又弃之于野。至此『石鼓』再度遗失。直到1300年元代虞集再度集齐『石鼓』,迁至文庙,此后再未遗失。       

        【司马光】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其父司马池,也是一代名士。

        【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到渡头。】——宋·司马池《行色》

        【圣旨】朕膺昊天之眷命,凤翔府尹成命自朕觅石鼓于关中,卿竭智能而不辞,遂成之,然朕究其奥秘,疑乍原(石鼓)或虚,敕三日断其真伪,若绐(dai4)当诛。

        【《石鼓歌》】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七言诗作,全诗从『石鼓』的起源到论述它们的价值,表达诗人对古物的珍视之情,呼吁朝廷重视保护。

        【石鼓填金】宋徽宗集齐十面『石鼓』之后,为保护『石鼓』,下令用黄金填注『石鼓』的文字槽缝,为『石鼓』镀上金身,用以减缓风化,防止任意作拓。后『石鼓』被金人掳走,金人只知其黄金贵重,于是凿抠黄金后遗弃掉『石鼓』。

3、今生故事

(1)宝蕴楼(院史陈列馆)

        1931年日军侵华,刚成立6年的故宫博物院,将上百余万件的国宝装成一万三千箱以南迁。其中负责护送『石鼓』等文物的人名叫梁廷炜,抗战胜利后其子将『石鼓』等文物送回北京。1950年其子将『石鼓』安置于紫禁城宁寿宫石鼓陈列馆(单院长说明年打算建一座石鼓馆)之后其孙子梁金生继续守护国宝。

        1933年国宝南迁,当时很多人认为南迁会失去民心,但为保文脉不断,博物院依然决定南迁,至此一场历时16年,行程上万里的国宝大迁移开始了。之后故宫守护队在经历了火灾、流寇、轰炸、车祸等极端情况下,依然保证了南迁国宝的无一遗失。他们不止是守护了国宝,守护了历史,更是守护了我们的中华文脉。

(2)梁金生

        梁金生现年69岁,为故宫博物院原文物管理处主任。梁家世代典守故宫,梁金生其高祖、曾祖、祖父、父亲都先后就职于清宫和故宫博物院。梁金生08年退休后,又被返聘十年。其曾用7年时间清点故宫文物180多万件,最终确定故宫文物总数是186万余件。

        梁金生他们兄弟姐妹五人皆是在国宝南迁的途中出生的,因此均是以出生所在地取名,其兄出生于峨眉山,取名“峨生”;其姐出生于乐山(古名嘉州),取名“嘉生”;梁金生是于东归南京金陵时出生,取名“金生”;其妹出生于南京(又名江宁之府),取名为“宁生”;其弟出生于北京(燕京),取名“燕生”。1949年其祖父带着其祖母、叔父、哥哥护送文物去台湾,却再未回来,直到八几年时才有通信,等到后来两岸开放交流时,其兄长才回来。     

        【故宫守护队队歌(1931年)】

        巍巍故宫,竦(song3)峙(zhi4)苍穹。雕梁画栋,巧及人工。文化武英,太和乾清。体象天地,寔(shi2)丽且宏。

        巍巍故宫,古物攸同。环姿玮态,百代是崇。殷盘周彝,唐画宋瓷,亿万斯品,罗列靡遗。谁其守之,惟吾队士。谁其护之,惟吾队士。

        【“习”语】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使我们中华文明得到更好地解读和呈现。

4、观后感

        这十件『石鼓』很让人震撼,但其背后的故事更加令人震撼。尤其是国宝南迁的故事,在如此艰难的境地,故宫守护队竟然能做到一件未失。即使不详述,我们也可以想象的到其中的艰辛;虽未谋面,但我们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护宝队员们那崇高的责任心。

        『石鼓』的前世传奇,编的过犹不及了。为了表现司马池的无畏精神,竟然直接搞成死罪,这实在是出戏。由于宋朝开国连续两任皇帝都是得国不正,致使之后宋朝的国策核心一直是以文抑武。宋皇对待文官宽厚到了极点,怎么可能因为这么件事就喊打喊杀。我当时就感觉不可思议,一查果然,司马池当时根本就没有被判重罪。

        当然了估计这个前世传奇的编剧也知道牵强,就耍了个小心机,写到司马池前去认错时就戛然而止,并没有提被怎么处理了;然后立刻转成司马光的回忆,只写司马光如何告慰父亲之灵,却决口不提其父死因。也就是说,剧中从头至尾都没有说司马池是因『石鼓』而死,只是让观众们认为司马池是因『石鼓』而死。但这样设计剧情,显得太假了,太易出戏了;这也就导致煽情时会显得有些矫情做作。

【文博山记03】1-3『石鼓』——央视《国家宝藏》第1季摘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