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凌月:0.54秒的浪漫,他们拍到了!

2023-03-10 16:39 作者:大凝没事练练字  | 我要投稿




3月7日,有清华学子拍到了空间站凌月的画面,而且,那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

这画面不好拍,因为空间站凌月时间只有0.54秒,稍纵即逝。


蹭此良机,我们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凌月”。

当然,作为书法公众号,我们要科普的是字面意义上的“凌月”。

🌙



“凌”字,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的两点水表意,右边的夌(líng)表音。




两点水往前推,其实就是冰,它的造形逻辑或许是流不动的水。

凌的本义是积起来的冰,《周礼》里有个官职叫“凌人”,就是管冰块的。

🧊


赵孟頫《赤壁赋》


因为积冰多数都在物体表面,所以凌后来有了“凌驾、驾乘”的引申义。

苏东坡在《赤壁赋》里写“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就是说坐着个小船,漂在苍茫的江面上。

🚣


褚奂《国殇》


又因为积冰往往会对物体造成伤害,所以凌还有“欺凌、侵犯”的意思。

比如屈原在《九歌》里写“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就是说强敌冲我阵,队列遭践踏,左骖倒地死,右服被刀扎。


透过上面的书法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凌有不少异体写法——

赵孟頫把左边的两点水写成了三点水,褚奂把右边的夌写成了麦。


知道了“凌”的意思,我们再解释一下空间站凌月。

在天文学上,小的天体从大的天体表面经过叫“凌”,类似的还有“金星凌日”。

另外,大的天体从小的天体表面经过叫做“掩”,比如“月掩金星”。

🌒


甲骨文里的“日”和“月”


看过凌,我们接着看月。

月字很简单,甲骨文里就有,我们一开始就用缺月代表月,这样就避免了和太阳搞混。


在天上,月有阴晴圆缺,在笔下,月也有阴晴圆缺。

最后我们让看四个不同的月字,就都挑宋代书法家米芾的好了,让大家看看书法里月的阴晴圆缺。

🌖



这是《彦和帖》里的“月”字。

写到“月”字,整个帖已经到了最后,米芾并没有再蘸墨,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若有若无的月。




这是《从天竺归隐溪之南冈诗》的“月”字。

这个月的边缘很清晰,造型虽不圆满,但墨色很饱满。




这是《复官帖》里的“月”字。

这个月的墨色更饱满,仿佛有月晕,而且外轮廓也很圆润。

🌗



最后一个是《虹县诗》里的“月”字。

这个月整体偏细,竖钩的地方又缺了一角。


今天的文章就先水到这,不知今晚会不会有月亮?


🌛

文字 | 阴晴咸鱼癸


「    大   凝   书   房    」期待下次与你的相见

凌月:0.54秒的浪漫,他们拍到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