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 魔童降世》影评

在写哪吒的影评时,我不禁想起一年之前为《白蛇 缘起》写影评时的心境——那时白蛇的票房非常惨淡,当时连夜为白蛇赶制了影评用于为它宣传,在写的过程中,我还在担心电影的出品方“追光动画”能否收回它的制作成本。
而现在,哪吒已经刷新了由《疯狂动物城》所创造的内地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并且将这个天花板的高度继续提高。

说实话,我在看《哪吒》的第一版预告片的时候和诸多的网友一样,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值非常低。不过不是因为哪吒的模型有多么丑,而是因为哪吒的第一版宣传片和初期的宣发海报,给我一种恶搞经典的娱乐性电影的感觉。我的第一映像就是一部低龄向的低成本动画电影,我也就没有把它当一回事。
直到电影开启点映的时候,在B站陆陆续续看到了一些up主的安利视屏,几乎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给出了8分以上的高分,而且他们普遍对这部电影的剧本和视觉特效(硬件和软件)都赞不绝口——这一点比较少见,因为剧本一直是国产动画电影的短板。在同一时间段,光线传媒开始给出了第二版,第三版的预告片,电影的主题和制作水准开始慢慢地显现出轮廓。我对这部作品的期待值和观影欲望,也随之提高。
在电影正式上映之前我就一直心心念念的想去看首映了,但当时有其他事情,一直没空去影院捧场。我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时,已经是它上映一周之后了——在这一周的时间内,它打破动画电影内地首日、单日、首周、单周票房纪录。加上之前的点映票房,正式上映三天后,累计票房已经达到7.04亿元。上映第五天,该片票房超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9.56亿元的记录,创中国动画票房记录。

关于这部电影的亮点,我相信大家都通过何种各样的安利,以及自己的亲身观影体会,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观影体验。我就不做过多的赘述了,我就谈一下在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除这部电影本身之外的一些想法和思考吧。
和我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对“国创”有着近乎偏执的期待和追求的人,因为我始终认为——中国是一个大国,一个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大国,她应该拥有同她的身份,地位所匹配的文化影响力。拥有一众别具一格的,带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动漫产业也不能例外)
而现实是,自从我记事开始,国创的作品虽不乏精品,但整体上总是要被国外的同类型产品压一头的。甚至一些外国大片中,出现了哪怕一丁点儿零星的中国元素,出现了一两个中国演员配角或者龙套,都会让众多中国影迷兴奋不已。现在想来这真是一代观影人的心酸事,对国内影迷来说,他们希望在荧幕上面看到熟悉的元素,他们渴望自己的文化被别人认同,但是国产的影视作品往往无法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于是对于许多外国大片,我们曾有过一种“乞讨式”的意淫,这种现象有一丝悲哀,但更多的是无奈。
一方面我们欣赏着外国的大片,但另一方面在内心深处,我们盼望着有朝一日中国人用中国人的表达方式,以中国人的视角,在尊重中国人的习惯的基础上,讲述中国人的故事。

回首往昔,又不禁想起之前看《第十放映室》之时,在吐槽之后,影评人们的感叹:“我们的国产电影什么时候才能学会讲好一个故事啊?”
“有什么样的市场,什么样的观众,就会有什么样的作品。”
在去年,我为《白蛇 缘起》做自来水安利时,曾对一位朋友表达出我对于国产动画电影的信心,当时我说:“在五到十年之内,我们国家很可能会诞生一批制作水准堪比迪士尼,皮克斯,梦工厂的动画电影公司。到那时,她们所生产的作品,将极大程度的改变国内动画电影市场(甚至国际的动画电影市场)一边倒的态势,成为欧美动画电影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老实说我当时认为我的观点是比较乐观的,现在看来还是不够乐观啊)
当时我这位朋友回复我:“他认为我的想法太过于乐观了,现阶段只是我们的动画电影市场不够大而已,随着时间的发展,动画电影的市场扩大,自然会吸引大量的资本流入,随着大量的资本流入问题自然会随之解决……”(我当时很想质问他一下在此前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国内除了动画电影之外的电影市场,伴随着资本的大量流入,流量明星+大IP的模式成为市场的主流该作何解释?)
不过这位朋友的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国内动画电影的现状:有不少人始终认为动画电影是给小孩子看的东西,而忽视了电影的本质是讲述一个故事,在这一点上“动画电影”和其他类型的电影一样,它只不过是一种题材和制作风格罢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哪吒》这部电影的主题也非常有针对性——“打破成见,撕掉标签”。我也期待着,这部作品能够更大程度的改变许多国内观众,对于动画电影,特别是国创的动画电影“低幼化”的刻板印象。为后来者树立一个标杆,用过硬的票房成绩去证明:动画电影在中国是有市场的,而且这个市场的体量是十分庞大,且颇具潜力的。

自本世纪以来,无数热爱动漫的人带着一腔热血投身于这个产业中,作为开拓者,他们承受着压力,忍受着孤独,积蓄着力量,等待着时机……
而我们的电影市场也在逐渐的成熟——最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拒绝那些一心只为了圈钱的制片方粗制滥造的垃圾电影,用手里的电影票狠狠的甩这些制片方的脸,告诉他们:“观众对于摆上桌的垃圾,有说不的权利。”这使得我们的电影制作环境开始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现如今,经过了近二十年的蛰伏,
《哪吒》今天站在这里,它不需要同情分,它是以过硬的实力取得了现在的成就,它当之无愧。
1. 从电影受众上来讲,这部电影最大程度的发挥了动画电影“合家欢”的优势。对与身处各种压力之下的年轻人;为了事业而牺牲亲情的父母;身处叛逆期缺乏关爱的孩子们……对这些不同的受众群体,这部电影都有可以引发他们共鸣的情感点。
2. 这部电影的剧情是十分出彩的,它相较于原著以及之前的经典作品,做出了颠覆性的改编,尤其在人设方面的大胆改动,实在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3. 关于视觉效果等硬件方面,其实对国漫现阶段制作水准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在这一方面我们早就不输国外的作品了。甚至于,在同等的制作成本之下,我们可以做出更优秀的效果。
4. 本片的节奏把控非常平衡,流畅。文戏武戏兼备,燃点泪点俱佳,张弛有度,逻辑合理。即使放在国际市场上,也绝对称得上是一流水准。
5. 在电影中预留了丰富的“接口”,由此可见导演的野心,我们可以期待不远的将来,“封神宇宙”将带来更多的惊喜。(我本人最期待的人物是杨戬)
我在文中并没有详细的写我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与分析,只是简单归纳总结了一下。因为这部电影的热度在这里,有大把的专业up主和影评人给出了他们的评价,无需我多言。我个人认为,《哪吒》能取得今天的票房成就,除了自身的高品质之外,还借助了国内动画电影市场沉寂多年来的爆发,以及众多国漫迷的支持,有相当多的观众是二刷,三刷的,(我本人是三刷)平均每人的观影次数比较高,我们不能奢求这种现象可以长久的保持下去。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恰恰反映的国内的动画电影市场还不够成熟,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市场总体是滞后于产品的。还有很多的偏见需要被打破,很多标签需要被摘除……
在文末,我希望已经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们能够从这部作品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感动,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们可以去影院欣赏一下这部作品。

给朋友们推荐下up主“树根龙门阵”的视频,个人认为他的见解非常独到,我非常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