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运史(十一)欧美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建立和第二国际的初期活动---(1)

节选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讲义(初稿)》上册,华中师范学院政治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研室编,1974年5月。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讲义(初稿)》上册
第四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内机会主义的批判。
恩格斯在第二国际初期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路线而斗争
第二节
欧美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建立和第二国际的初期活动。恩格斯为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则而斗争
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欧美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普遍建立
19世纪70~8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在欧美国家的迅速发展和垄断趋势的不断加强,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尖锐化。各国无产阶级经过艰苦不懈的斗争,终于克服了巴黎公社失败后的暂时困难,打退了国际资产阶级的疯狂进攻。从70年代后半期开始,一度消沉的工人运动又重新活跃起来,社会主义者在工人群众中的影响也迅速增长。80年代,在各国出现了工人运动的新高涨,罢工斗争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次数之频繁,都是前所未有的。既有分散的地方性罢工,又有全国性的总罢工;既进行经济斗争,又进行政治斗争。同时,在这一期间,国际工人运动开始越出了西欧和美国的范围,扩大到了东欧和其他洲的一些国家。这个时期,世界各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德、法、英、美、俄等国内,都爆发了空前规模的工人运动。如在美国,从1881年至1884年,平均每年发生罢工近500次。1885年罢工则达700次,参加工人有25万人。1886年罢工达1572次,参加的工人共60万人。同年5月1日,美国工人以争取8小时工作日为内容的全国总罢工,参加罢工的工人有近四十万,运动席卷全国,特别是在芝加哥城。这次罢工运动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有重大的意义。恩格斯对此感到十分兴奋,他说“我们的—以及你们的—资产阶级就以为美国处于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之外。这种幻想现在已经破碎了,世界上这个最后的“资产阶级乐园”正在迅速地变成一个“炼狱”,只有新长成的美国无产阶级的迅速发展,才能使它不致象欧洲一样成为一个“地狱”。”【恩格斯:《给威什涅维茨基夫人〔弗罗伦斯·凯利〕的信》(1886年6月3日)。《马克思恩格斯给美国人的信》,第186页】

法国的工人运动在70年代末又复苏了。罢工次数和罢工人数一年比一年增加。最大的一次是1886年在德加兹维尔煤矿区爆发的持续六个月的大罢工。在罢工期间,众议院中第一次出现为工人利益辩护的工人派。恩格斯认为:工人派的形成,是1886年可以与美国工人“五一”总罢工相并列的第二件大事,因为这表明法国工人脱离了资产阶级急进派的影响。
此外,在英、德、俄等国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罢工斗争。这些罢工斗争体现了工人阶级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和国际主义的坚强团结。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欧洲各地,不论什么地方,工人运动都不仅在顺利地发展,而且在迅速地发展,而更重要的是,处处的精神都是同样的。完全的思想一致恢复了,而同时,在各国工人之间通过这种或那种方式进行的经常的和定期的联系正在建立起来。”【恩格斯:《1877年的欧洲工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49页】
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欧美各国得到广泛传播。这一时期,出版和重新出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有:《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是1885年《资本论》第2卷的出版。这些著作的出版,对于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对于各国工人党的建立和成长,有着极其巨大的意义。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影响和帮助下,在欧美各国涌现出来了一批工人阶级的革命活动家,如:德国的威·李卜克内西、奥·倍倍尔和弗·梅林;法国的拉法格;美国的左尔格;英国的艾威林夫妇等。他们创办报刊,写书,讲演,在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情况相结合方面,做了许多工作。马克思主义日益深入人心。那些一度在工人运动中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逐步被历史所抛弃,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由于马克思主义在欧美各国广泛传播,使工人阶级逐步“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社会阶级的剥削关系,理解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从而使工人阶级的斗争进入了“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这个时期工人运动的主要特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逐步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各国社会主义工人政党。
除德国社会民主工党1869年成立以外,70和80年代,在荷兰(1870年)、丹麦(1871年)、美国(1877年)、捷克(1878年)、法国(1879年)、意大利(1882年)、比利时(1885年)、挪威(1887年)、奥地利(1888年)、瑞士和瑞典(1889年),都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政党。此外,俄国的流亡者1883年9月在日内瓦成立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1884年英国建立了社会民主同盟。
这些新成立的社会主义政党和团体,在宣传社会主义和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上,起了促进作用。但是,它们在思想上和政治上还不成熟,在不同程度上受着各种机会主义思潮的影响,还不是真正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关心各国工人政党的建立和成长,热情帮助它们,并对他们中出现的机会主义倾向,进行严肃的批判,希望它们成为真正革命的、群众性的无产阶级政党。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法国工人党的帮助是非常巨大的。法国工人党在1879年建立后,1880年5月,盖得和拉法格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指导下,制定了党的纲领,马克思还亲自为党纲写了总纲部分。1880年11月,法国工人党的哈佛尔代表大会上通过了这个纲领。但是,党内以马隆和布鲁斯为首的机会主义者,反对在党纲中规定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主张只提出一些在当时情况下可能争取到的要求。因此被称为“可能派”。盖得、拉法格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帮助下,同可能派进行坚决的斗争。在法国工人党1882年圣亚田代表大会上,可能派利用代表名额的多数来推行机会主义路线。以盖得为首的革命派坚持原则,退出会场,在卢昂召开了自己的代表大会。大会决定保留法国工人党的名称和工人党的革命纲领。马隆和布鲁斯成立了社会主义工人同盟,抛弃了原来党纲中的革命要求。恩格斯指出,他们“这帮人根本不是什么党,更不是什么工人政党”,“完全变成了激进资产阶级政党的尾巴。”【恩格斯:《致爱·伯恩施坦》(1882年11月28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34~435页】
恩格斯在总结这场斗争时指出:“在法国,期待了好久的分裂发生了。”这是完全不可避免的,因为“争论的问题完全是原则性的:是应当把斗争作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来进行呢,还是应当象机会主人者(翻译成社会主义者的语言就是:可能派)那样,只要能获得更多的选票和更多的“支持者”,就可以把运动的阶级和纲领性都丢开不管?马隆和布鲁斯赞成后一种做法,从而牺牲了运动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并且使分裂成为不可避免的事。”②恩格斯还指出,马隆和布鲁斯“他们两人都是在巴枯宁的阴谋学校里培养出来的;马隆甚至是建立巴枯宁的秘密“同盟”的共谋者(他是十七个创始人之一)”,③他们是一些善于搞阴谋诡计的能手,他们的目的就是夺取领导。因此,同这些阴谋家是没有团结基础的,而且只有把他们清除出去,“然后团结才有可能”。恩格斯根据法国党和其他党内斗争的经验,总结了党内斗争的规律,他深刻指出:“看来大国的任何工人政党,只有在内部斗争中才能发展起来,这是符合一般辩证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这一建党原则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随后,恩格斯又对英国费边社的改良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揭露和斗争。费边社是1884年由一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伦敦成立的一个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团体。这个团体以纪元前三世纪古罗马一位主张迂回和避免决战的战术而著名的将军费边的名字命名,代表人物是肖伯纳、韦伯夫妇等。费边社挂着社会主义的招牌,激烈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鼓吹通过细微的改良来改造资本主义社会。他们标榜“地方公有社会主义”,认为通过民主选出地方政府,逐步掌握自来水、电灯、电车等公用事业,就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

费边社是在英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社会主义思想传播日益普遍的时期出现的。恩格斯一直把费边社看作是一个野心家的团体。这些人虽然意识到社会变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他们反对无产阶级革命,企图用资产阶级的改良代替革命,“害怕革命,这就是他们的基本原则。”【恩格斯:《致弗·阿·左尔格》(1893年1月18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98页】恩格斯写了一系列论文和书信,揭露他们妄图诱使无产阶级离开革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反动实质,给他们以沉重打击。费边社的影响逐渐缩小。
同时,恩格斯还对英国“社会民主同盟”和美国的社会主义者的宗派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进行了批判。正如列宁所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英美社会主义运动时,特别尖锐地批评它脱离了工人运动”,“责备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教条,而不是行动的指南””,“总是坚决号召英美社会党人同工人运动打成一片,铲除自己组织中的狭隘的顽固的宗派主义精神。”
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断地用他们自己的伟大理论武装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十分关怀每个国家的工人运动和党的成长,同“左”、右倾机会主义进行坚决斗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沿着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向前发展。
正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候,伟大的科学共产主义奠基者、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在伦敦寓所工作室的椅子上与世长辞了。终年65岁。马克思安葬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3月17日,在墓地举行了隆重而俭朴的葬礼。
马克思的一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一生。正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
马克思是伟大的科学巨匠,“他研究了自然,研究了历史,研究了无产阶级革命,创造了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奠定了理论和策略的基础。
马克思的逝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巨大损失。马克思的名字和他的伟大事业永垂不朽!
马克思逝世以后,领导国际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重任,就完全落到恩格斯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