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安娜的第二本书50 暮色深沉

2023-03-24 11:57 作者:安娜-科穆宁official  | 我要投稿

这是第50篇,正好就给塞维鲁王朝,乃至两安东尼时代结束后的罗马帝国一个小总结,纯属个人向评论。

罗马帝国的国土,如前所述,基本已经到达了古代世界的极限。蛮族依托地理条件限制着军团的拓土开疆。而罗马人的文明仍在不断向边远地区播撒,这也引来了蛮族的垂涎。这种情况下,罗马人只得被迫作战。

所以,驻军并不是罗马军事力量逐渐崩盘的原因,因为必然和持续共同作用下的事件是不应该被看做一个状态结束的原因的。问题不在于驻,而在于军。军队开始萎缩——不仅是人数,还有战斗力。

罗马军团的构成在百余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变化。马略改革以来,罗马军团吸纳了大量来自蛮族,同盟者和合作部落的辅助部队,但这些都没有威胁到重步兵的绝对主力地位。那么换句话说,罗马公民在军团中长期保持着一定数量,而军团总人数里又会有一小部分被纳入禁卫军。这对于罗马公民来说是不小的负担。

我们知道,罗马的税务系统就是一坨答辩,税收基本来自地方豪族和骑士阶层,他们上缴的税收中往往包括了当地贫穷的公民。罗马公民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土地的,他们不仅要面对自由民阶层可能的竞争,还要面对军功贵族,商业贵族和官派人员的威胁和刁难。罗马的税收在这样低效率的税务系统里只能是越来越少的。因为有能力缴税的公民越来越少,他们要么交不起税,要么就是受到控制,甚至可能出现隐藏人口的情况。

罗马公民的义务除了缴税,还有兵役。税收越来越少,维持帝国运转的最重要的军费也就难以维系。惯性将包税制度锁死在税务特使们的行踪里,而远离意大利的行省本身也就不太可能向中央上缴多少赋税。在意大利,元老们霸占着越来越多的土地,他们要毁灭的不仅是罗马的民主,还有罗马本身。

塞维鲁王朝的政治动荡从塞维鲁皇帝死后一直持续着,这破坏了帝国的新秩序。与图拉真-哈德良时代不同,皇帝从指挥军队逐渐向指导军队变化——军队的势力膨胀得很快。塞维鲁作为边防军长官,在潘诺尼亚边境建立起的威望使得军队成为君权的工具,建立起依托在军队力量上的专制政权。他的儿子卡拉卡拉尽管缺乏军事领导才能,但知道该善待军队,提高军队待遇。也因此,卡拉卡拉敕令的诞生不可避免。

军队是塞维鲁王朝真正的法理,但这也意味着君主的军事威望必须足够高,即使是科穆宁王朝也没有做到善终,这个任务并不容易完成。埃拉伽巴路斯和亚历山大都没能做到塞维鲁的遗言,而实际上,塞维鲁也只是给他的后代们树立了一个指标,但这个指标牵扯了太多因素,即使是他本人也很难说明各种因素的组成——酒神的祭司,专横而短见的太后,乃至暴躁阴沉的卡拉卡拉都是如此。

这里就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事情。世人皆知涅尔瓦-安东尼王朝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时代,图拉真的穷兵黩武和安东尼的敦厚诚实,乃至奥勒留从哲学家到皇帝各项无懈可击的属性都被广为传颂。而塞维鲁王朝和未来的伊苏里亚王朝一样,仿佛是在历史的画布上留下了黑底色,彩色的线条晕在黑墨之中。编年史作家们需要这段历史,所以即使是为国征战不休的塞维鲁皇帝得到的评价也更多来自于他篡位并赢得内战的暴力手段,和对军队势力的过分偏袒。卡拉卡拉的公民权被历史学家们批评,如今你还能在键盘历史学家坐好了板凳之后的言论里听到一声声马后炮响,仿佛外交手段是垃圾桶里的污秽,是国服聊天框里的星号,是白莲花上的一抹纤尘。埃拉伽巴路斯的记录偏向于他的奇葩后宫,千百年来没有人关注他漏洞百出的施政,而是为这位昏君写着一个个龙阳故事。亚历山大则作为哲人而非哲人王,得到了很好的名声。

所以我们说,既然有贼人曾经妄言历史的拟人形象,那么借此高论,我们似乎能发现一个经典命题——我们将再度认识不一样的历史,在真的看到了历史的名片后。塞维鲁对元老院的打压是由始至终的,即使他是个礼貌的人,可以和一群军团士兵一起在潘诺尼亚的寒风里啃半生不熟的猪肘子,他也必须粗暴无礼,满口脏话。卡拉卡拉杀死了他的弟弟,欺骗了帕提亚的君主,在日耳曼边境没能取得进展,这是莫大的罪过。埃拉伽巴路斯不管事,我们吃饱了,所以你们也就别盯着他不管事了,讲一篇美男与皇帝的故事可好?亚历山大打了败仗,亚历山大久居深宫,亚历山大有个不负妇人之名的太厚,但是亚历山大很有礼貌,尊重元老们的决定,不管事。所以亚历山大真乃圣君也!

可惜,砸缸的人一辈子也跳不出缸口了。罗马的财富源源不断地集中到元老院,这是一个即将崩溃的秩序。无论是马略,格拉古,斯巴达克还是小庞培,雷必达,克拉苏,安东尼,他们所保卫的,所争夺的,所愤慨的,所采取行动的罗马城已经不再属于元首和他的人民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权被军队和有地贵族分割得一干二净。元老院和禁卫军之间的内斗,和他们各自不知收敛的贪污和敛财,将塞维鲁王朝的经济逐渐腐化。卡拉卡拉死后的二十年,罗马的边防被削弱,城市的人口虽然还在增长,但已经找不到适合他的土地。罗马公民要交的税款越来越多,要打的仗也越来越多,得到的战利品却越来越少。

这是罗马公民们所能认识到的近在眼前的衰落。时代的主题已经不再是扩张和巩固边境,征兵的目的是为了内战而非抵御蛮族。塞维鲁王朝恢复血缘继承,却没能创造出足够稳健的血脉,合适数量的男嗣和足以接手帝国的储君。内战频发不出意外消耗着国力,而蛮族仍在虎视眈眈。边境驻防的军团由于财政收入降低而被削弱,这固然对皇权有用,但这也是颗埋下的炸弹。

加强禁卫军的决议来自屋大维和提比略,对图密善皇帝的善举,军队报以复仇的热情。这些掌握枪杆子的丘八自此正式进入权力中枢,并开始在混乱的时局中崭露头角。茱莉亚-克劳狄王朝的混乱开始时,禁卫军仍然中立于每一位觊觎皇位的边境总督。康茂德摧毁的秩序则由禁卫军参与修复。如今,他们慑服于塞维鲁父子的威信,却也因为埃拉伽巴路斯和亚历山大的不作为而不可一世。篡位的风险由边疆转移到了中央,空前加强的禁卫军最终还是尾大不掉。和未来奥斯曼禁卫军一样,这些禁卫军拿着最高的薪水,打仗不一定靠谱,但动他们待遇的皇帝一定不会有好下场。可悲的是,亚历山大之后,再没有皇帝能同时满足野战军,边防军和禁卫军的需求,平衡军队,元老院,地方骑士阶层和地方贵族的权力。亚历山大一死了之,但他的臣民们将不再拥有一个长久统治罗马帝国全境的王朝,自此至今。

塞维鲁王朝的血脉断绝,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35年,新皇帝马克西明——直译马克西米努斯多俩字打得不爽——在美因茨混乱的军营里登基,军帐多点了几根蜡烛,营造出喜庆气氛。军队盯着这位新皇帝,期待他的奖赏。元老院对于前线的事变浑然不知,继续将财产纳入怀中。罗马公民们并不关心政治动荡,他们只想要更好的物质生活。可是,蛮族的乌云已经开始汇集;禁卫军的每位士兵都幻想着紫袍加身;边界地区的将领们开始学着自给自足,拥兵自重;波斯人也对黎凡特和埃及的富庶土地虎视眈眈。马克西明和他的继承人们要守护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帝国。


安娜的第二本书50 暮色深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