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掉小尾巴!JCALLY 酷里 CC1 入耳式耳机体验评测
杰仕声之前做的平头塞我是非常喜欢的,EP09等型号现在我还是会拿出来听听,其较低的定价和比较合适的调音风格,对于我这种当时预算还没那么高的初烧来说很有吸引力。杰仕声是当时肯在百元耳机的振膜和线材上下功夫最早的一批厂家,算是很早的百元耳机“内卷”玩家。 不过现在的百元耳机市场已经快卷到接近一个极限了,水月雨竹2、兴戈EW100等耳机在百元价位内备受欢迎,刚好这几款我都有,因此,对比分析就可以展开了。同时,本期我还收到了酷里CC1(杰仕声的子品牌),也让我有机会对比一番。 开箱&外观
包装不大,比较朴素,但足够牢靠结实
打开包装,CC1本体包装里除了耳机和耳套就没什么东西了,不过有很多和包装分开装的赠品,CC1主打的是和杰仕声的一些高性能DAC线材结合的套餐,直接干掉小尾巴(干翻母公司了属于是)
酷里CC1采用了金属电镀工艺,不管是看起来还是手感上都非常接近我的水月雨KATO,耐磨性比KATO好些。不过镜面最好还是小心使用,容易留下划痕。
原装的硅胶耳套是很普通的那种白色耳套,比较滑。但是附赠的第三方耳套素质不错,是叫瓦克硅胶耳套。够软且防滑。
配件全家福
腔体对比水月雨KATO,KATO的纯铜腔体会重不少,亮面质感和KATO差不多,CC1的颜值还是很在线的。不过容易留指纹。
佩戴
CC1的合金腔体相比同价位一些树脂、塑料腔体肯定是重不少的,但比同样采用合金腔体的水月雨竹2要略轻一点。
CC1贴近耳朵的那面基本没啥曲线,和那种3D打印的耳模相比存在差距,但在百元价位内,这种金属耳机的设计已经足够令人满意。 不过这里竹2腔体偏小,所以支撑感比CC1要强一点
线材
CC1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线材了,CC1采用的是母公司JC家的各类0.78线材,按DAC分成各个套餐,每个套餐标配的都是8股的镀银线,和同价位甚至更高价位的标配线比起来都是爆杀级别的。记得杰仕声之前出的平头塞线材用料也很猛,算是继承优良传统了。
相比之下,竹2和EW100都需要换线才能发挥完全体,而CC1的线材在性能和外观方面都已经相当强大,无需额外投资就能体验到音质提升。 高配的套餐是把升级线和小尾巴结合在一起了(小尾巴也是JCALLY的经典强项),做了Type-C口的升级线,最高甚至能有带ESS9280AC PRO 的升级线,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手机用户,同时也希望杰仕声出点其它样式的0.78接口升级线,这样单卖给其它品牌的耳机用感觉也很方便。这样想来买小尾巴的用户基本上都是用在手机上的,JCALLY在相对便宜的价格里面把八股线材和解码耳放做到了一起,那感觉直接干掉3.5mm接口,把小尾巴集成在升级线上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手机主打的还是一个便携,所以线控和麦克风这一次全系都没有缺席,而且CS43131和ESS9280这两款DAC的线控麦克风市场上应该是独家,用的应该是JCALLY自家小尾巴JM30 PRO和JM80E同款的技术。 我整理了三个升级版套餐里的线与同芯片小尾巴价格的对比,看得出来加了根不错的线材差价依然不是很大,个人感觉还是非常值得的,希望后面能适配更多接口的耳机。
听感
我手上的是乞丐版的CC1,配的是最基础的3.5mm接口的八股线,前端需要自己来选择,我用的是山灵M3X来推。音源选择Apple Music数字母带。 CC1的听感是属于耐听型的,偏宽松温润,但同时保留了LCP振膜高瞬态的特性,非常适合听一些抒情类型的蓝调、钢琴曲等。调音是偏中低频的,低频不轰头,是那种有泛音但量感不大的低频。中频不凹,齿音基本没有,解析偏弱一点,听流行氛围感不错。同样采用LCP振膜的EW100低频就调得有点太过轰头了,而且是那种没有力量特别散的低频。我到手没几天就出了(所以没有照片)。 竹二和CC1的走向都是偏中低频的,这里我看了眼曲线竹2的中低频是比CC1要强的,但是我实际听感又是反过来的,后来翻了翻论坛发现竹2换线之后低频提升不小,我换了条线果真这样,不过竹二在中频上相比CC1也拉了一把,所以整体会亮一点。不过换线的成本也要将近100了,个人觉得还是不算特别合适。 总结
总之,从听感角度来说换线竹2和CC1相比,低频和中频的量感基本上是相当的,CC1的低频会比竹2更凝聚些,CC1的瞬态要比竹2好些,高频细节这俩都一般,硬要说的话CC1的高频泛音能听出一点来,但基本上也被其中低频盖过了。总体来说CC1和换线竹2属于是互有胜负,但比标配竹2强。EW100这个真没必要…据说贴着曲线,但真不好听。 CC1线材搭配很丰富,很遗憾这里只展示了标配的3.5mm线,如果各位有兴趣的话我可以整两条更高端的升级线来玩玩,作为百元入耳式的“新人”,可以看出酷里CC1在百元耳机市场中具有一些吸引力和独特之处。尤其是其特色的线材搭配和合金腔体,以及对音质的定位和表现都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选择。很期待其后续型号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