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给未来四十不惑的好友们~
寄给未来“四十不惑”的好友们~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已经从懵懂的少年成长为社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从学生时代一路走来披荆斩棘共同经历了很多事情也尝尽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我相信那时的我们,已经不需要依靠过多的酒肉美食和娱乐活动维持友谊。年轻时兴许我们可能是因为放学一起顺路回家或者因为一个共同的爱好某款游戏而结识,再或因再虚拟的世界里需要玩伴和交流而加深友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终将会成家立业,终将会缩短我们一同在虚拟世界、游戏方面的时间历程。但我也相信我们那时也足够成熟去理解这是必然的过程也相信会找到一种其它的方式升华一下。
其实有没有发现,二十岁左右我们之所还能无忧无虑的去花大把的时间在游戏和酒水之间挥霍,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国家社会的稳定和父母、长辈几代人的勤劳勇敢刻苦奋斗攒下来的福利,完全处于一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虽然年龄的数字在与时代一同增长,但心智和眼界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手头上的本分工作零零散散的突发事件还有水平一般的游戏内容。在十几岁的生理年龄去干二十几岁三十大几的事情可以让人飞速成长,但已经奔三十的人却依旧沉浸在满足于十几岁小孩子的娱乐兴奋点,显然一个理智的人的青春不是这样用的。
人与机器的区别在于天生就带有感情,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大自然的筛选,又必须进化的非常理智。这里的理智并不代表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而是需要跨越时间和空间选择出更长远的选项。在有限的时间和生命当中,我们人类一天能干的事情并不多,需要8小时吃饭睡觉、需要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工作,而剩下的8小时才是我们能够认真分配的时间。人生苦短,应该即时娱乐的态度,让一般的我们习惯在高压的工作之后放肆的在享乐主义泥潭打滚。一负一正的行为抵消看似平衡了我们当代年轻人大部分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但这样变得十分被动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一旦遇到生活中的不满和生命轨迹的不顺便只能在网上和嘴头发发牢骚抱怨生活。
就像物理的基础认识和应用是现代人的标配一样,真正成长在21世纪的青年也更应该具备延迟性满足的技能。不会因为一时一刻的鸡毛蒜皮变得叽叽喳喳,也不会受到挫折而一蹶不振。有时天真的自己以为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只要及时的分享就能够让大家共同进步。显然这天真并不理智,单纯的语言灌输,抵不上被灌输者亲自去生活中探索和领悟。也忽然意识到在残酷的自然和社会的环境中每个人都会像八仙过海一样各自有各自的法宝和方式渡河,也正是因为经历不一样,在时间上必然也不会同时到达终点线,有快的也必然有慢。但我也同时相信,只要摸清熟悉了社会法则,即使分头行动,去探索发现不同的领域,最终我们还能顺着自然规律会师在一起,并一同探索更深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