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大维度看中国太保可持续发展如何与社会责任相融共生


1995年,一个新的概念——“可持续发展”,被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正式提出,并付诸实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在享受便利的经济、科技发展成果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资源、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对于企业个体来说,该如何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近期,中国太保发布《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这是中国太保在连续13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基础上,首次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尽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早已成为上市公司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公司却并不多。中国太保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不但彰显其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的决心和信心,更体现了中国太保注重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趋势。
具体来看,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引领,注重可持续发展牵引力、支持力、影响力和协同力,是中国太保交出的可持续发展答卷。在这份《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中国太保董事长孔庆伟表示,为国家担当、为人民尽责、为社会奉献是太保的使命。践行负责任使命,已成为太保发展的自驱力。
心怀责任,雄心万丈;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在担当负责的道路上,中国太保的社会责任理念与时俱进、社会责任版图持续延展、社会责任担当愈发厚重。从关注利益相关方到关注ESG,再到关注可持续发展, 中国太保的每一步行动、每一次嬗变、每一分成长,都与社会责任相融共生。

01
从国家战略出发——可持续发展的牵引力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深人心、利益相关方的高度期待和认可,在全面覆盖原社会责任报告内容的基础上,中国太保发布《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进一步凸显了公司践行ESG理念,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成果的责任感。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道路,是中国太保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点。同时,在实践中发挥保险保障和资金运用专业优势,建设绿色低碳运营模式,积极构筑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塑造可持续发展文化,推动形成公司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相关利益方和谐共生、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提升面向客户、员工、股东、社会的持续价值创造能力,是中国太保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方法论。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太保以国家“3060”碳目标为引领,大力持续贯彻ESG理念,深化ESG实践,有力有序有效地在负债端、资产端、运营端做好各项工作,全方位助力高质量发展。
ESG聚焦企业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公司治理责任三方面表现,是高质量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中国太保正是通过建立并不断完善 ESG 治理体系,来进一步提升公司服务国家战略、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的能力。
具体来看,中国太保旗下中国太保产险主动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保险服务“双碳”经济的新路径,配套相应组织保障,确保绿色保险创新与国家绿色经济发展相配套。2021年4月,中国太保产险发布ESG行动倡议;2021年11月,在第四届进博会“科技金融服务双碳经济”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太保产险进行了ESG最新成果发布。
负债端来看,中国太保已经承保了多个清洁能源项目:在水力发电领域,参与了三峡、白鹤滩、乌东德等国内前五大水电的财产保险项目,并连续多年独家/首席承保五大水电站建设和运营者的雇主责任保险。在光伏发电领域,中国太保产险深度参与了五大电力集团旗下的光伏项目,同时还参与了中广核新能源、中节能集团项下的诸多新能源项目,同期光伏领域累计保额近千亿元。
环境责任的履行上,中国太保已为全国30个省市,提供保额超过1678亿的林业保险风险保障。中国太保产险在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比如黑龙江、广东、福建等地,加大林业保险推广力度,积极推广基于遥感无人机等新技术的承保理赔服务,并在多地试点探索城市绿化林木保险,积极探索草原保险和森林碳汇保险的产品服务模式。
与此同时,中国太保已为全国超过6000家企业提供环境污染风险保障,并不断升级服务保障,推行安环保模式,将传统保险转换成安责+环责保障,助力企业实现绿色环保、安全生产、节能降耗。
中国太保产险还积极推进碳汇保险等产品创新。2021年11月,联合浙江安吉余村联合开发全国首单毛竹碳汇富余价值恢复补偿保险,为后续竹林等品种在碳交易和碳金融服务中的价值确定进行了探索。2022年1月,基于草原碳汇原理与遥感数据分析,中国太保产险携手上海环交所共同开发草原碳汇遥感指数保险,为包头市达茂旗的农牧民提供草原碳汇绿色生态风险保障。
02
重视ESG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发展状态是中国太保践行可持续发展行动的基础。
中国太保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构建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组成的公司治理体系,形成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
在公司经营发展中,立足公司发展全局,统筹兼顾,通盘考虑,兼顾当下和长远、成本和效益,在符合监管要求、市场趋势以及与自身发展基础相匹配的前提下,推动 ESG 理念逐步融入经营管理过程。
此外,中国太保还积极培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软实力。实施数字化转型、建设大数据平台、探索智能化,科技涌动创新创造的活力;太保“服务官”将服务渗透至各环节,身边服务、终身服务、精致服务赋能高质量体验,太保服务传递“客户至上”的温度。
据了解,中国太保将企业社会责任内化为可持续的发展动力,构建ESG顶层设计和治理架构,可以为可持续发展更加深入的融入到公司的发展经营中提供支撑。2021年3月,中国太保明确董事会作为ESG管理的最终决策机构,负责全面监督ESG规划、实施与管理。设立“战略与投资决策及ESG委员会”,负责研究规划公司ESG战略,在ESG管理中发挥核心作用。在执行管理层面,设立ESG办公室,作为协同推动机构,确保ESG管理在系统全辖内的有效性。
03
坚守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
坚守以人为本、坚守长期主义、坚持金融向上向善,不断扩大中国太保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影响力。
以人民福祉为中心,致广大而尽精微。中国太保心系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施大健康战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面临的医疗问题。承办各类政府医保合作项目覆盖1.45亿人,参与35个惠民保项目覆盖2100万人,拥有400人专职团队的太医管家7x24小时身边服务。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中国太保积极布局养老产业,成都、大理两地“太保家园”已开业运营,杭州、上海、武汉、厦门、青岛、郑州、北京等多地“太保家园”正在积极推进,初步完成养老产业全国布局,为助力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太保方案。
此外,中国太保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精准扶贫覆盖762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防贫保”已推广至1046个县区,谱写助推乡村振兴、普惠包容的新篇章。
坚守以人为本,更应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也大大提高了中国太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力。
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本义,公司通过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护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绿色保险方面,公司服务低碳循环经济,新能源保险近万亿元;首推零碳进博和绿色可持续保险,形成行业示范。配套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中国太保产险于2021年创新推出了碳资产损失类保险、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保证保险、减排设备损坏碳损失保险等产品。
04
进行负责任投资——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力
2021年末,中国太保签署联合国可持续保险原则(UN PSI),成为中国内地第二家签署企业。与此同时,以资产所有者和投资管理人双重身份正式签署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UN PRI),成为中国内地第四家签署PRI的资产所有者。UNPSI和UNPRI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 FI)发起设立的国际组织,致力于推动全球绿色金融和责任投资的理念和实践发展,是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国际组织。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审慎投资的特征与绿色投资理念相契合。作为可持续战略的坚实实践者,中国太保乘势而上,抢抓先机,加速拥抱绿色投资,并与负债端齐力打出漂亮的“组合拳”。
中国太保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作为绿色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将绿色投资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中,助力持续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在全国各地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产业基金等形式,直接参与新能源、环保、水务、防污防治等领域的绿色项目投资建设,通过间接投资方式特别是投资绿色债券,参与绿色金融试验区等绿色金融建设。
2021年,中国太保旗下长江养老发行首只ESG保险资管产品——金色增盈6号,填补了养老保险资管领域在ESG产品发行方面的空白,同时,中国太保创新开发太平洋卓越碳中和主题产品、太平洋-上海城投环保金服股权投资等一系列产品,持续将金融“活水”注入绿色发展领域。
国之所需,全力护航;民之所需,力之所至;社会所需,温暖相伴——全面披露中国太保可持续发展理念、规划和行动,是一个决心、也是一份承诺、更是一次提升。站在2022年的新起点上,期待中国太保以不断出发不停奔跑的魄力,坚定地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责任的更高追求,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