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传承的哄娃神器|耐叔和佤笛

2023-07-05 10:56 作者:未知莫识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叫艾耐,佤族,来自云南普洱西盟县,你们也可以叫我耐叔。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佤族传统的乐器佤笛。

佤笛是佤族传统的竖吹高音管乐,管长16厘米左右,吹口上大下小,管身正面设按孔四个。这是佤族吹管乐器中最短小的一种,声音比箫更高亢明亮,比笛子更温柔。

佤笛四个孔

我手中这就是自己做的,首先选好材料,一般不用新鲜的竹子去制作,而是选择熏染干燥过的苦竹、 龙竹、箭竹等。原因在于新鲜的竹子水份较大, 做好之后由于水份流失会使得乐器的音高变化。

如果平时上山的时候遇到合适的竹子,有的人会砍下来拿回家放置在火塘正上方熏晾腊肉的地方, 长时间油烟的熏染会使得竹子管壁上形成厚厚的一层保护膜,待制作时,用刀片刮掉即可。

摄影:宋歌

吹口的制作也相当重要,首先,选取有竹节的一端做吹口端,保留竹节的上方 1cm-2cm 管子部分,用锋利的刀沿着纹路在竹节上方1-2厘米管壁边缘劈开一公分, 在劈开的两边缺口处各垫一个小竹签, 用蜂蜡将竹签在劈开的缺口处粘好, 使得被劈开的两半中间形成一个上宽下窄的长方形孔道即可。

最后把钢筋烧热,出四个洞来。洞的位置因人而异,有的人喜欢用“指头”丈量,比如管口和发音孔的距离由食指的宽度和关节的长度断定,洞的大小如图所示:不能太大,如果很大,就不容易响。

比起笛子,佤笛有4个洞,而笛子有6个,笛子的声音是很脆,还需要贴笛膜,但佤笛没有笛膜,声音更温柔。

笛子
佤笛

佤笛有两种吹法,比如哄娃娃睡觉的时候轻柔地吹。也可以在跳圈圈舞的时候欢快地吹,佤族喜欢在夜幕降临时围着火塘载歌载舞。每逢节日, 佤族中吹佤笛的人便会提前来到火塘旁边, 带领大家跟着音乐起舞。

跳舞活动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曲调,刚开始佤笛的演奏者会围着火塘边吹奏边缓慢移步, 拖长音演奏,吸引全村寨的人过来参与,之后再轻快、有节奏地进行演奏。

我是怎么学会佤笛的呢?还记得小时候,我经常跟老人上山放牛或者去做农活,放牛的途中以及农歇当间,他们会吸烟袋,或吹奏佤笛解乏。我也很想学这个乐器,就请一位师傅帮我弄了个佤笛然后自己练习,开始的时候还不太会,后来我一点点跟着老人、模仿他们,慢慢地自己也就会吹了。



讲者|岩耐款


岩耐款(艾耐/耐叔),佤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擅长吹奏佤笛、笛子、苇,弹奏独弦琴,现担任巴格岱乐团民族乐器吹奏。



参考资料

[1]宋歌.云南西盟马散佤族乐器文化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7.


策划制作

策划:unintended小米 朱芳琼

导演:杨建华 

摄像:李柯

录音:鼓童(老猫)

剪辑:萧迪

文编:四旬bäby


有传承的哄娃神器|耐叔和佤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