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浅析Linux 中断处理
1. 中断的概念
中断是指在CPU正常运行期间,由于内外部事件或由程序预先安排的事件引起的 CPU 暂时停止正在运行的程序,转而为该内部或外部事件或预先安排的事件服务的程序中去,服务完毕后再返回去继续运行被暂时中断的程序。Linux中通常分为外部中断(又叫硬件中断)和内部中断(又叫异常)。
软件对硬件进行配置后,软件期望等待硬件的某种状态(比如,收到了数据),这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轮询(polling):CPU 不断的去读硬件状态。另一种是当硬件完成某种事件后,给 CPU 一个中断,让 CPU 停下手上的事情,去处理这个中断。很显然,中断的交互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吞吐。
当 CPU 收到一个中断 (IRQ)的时候,会去执行该中断对应的处理函数(ISR)。普通情况下,会有一个中断向量表,向量表中定义了 CPU 对应的每一个外设资源的中断处理程序的入口,当发生对应的中断的时候, CPU 直接跳转到这个入口执行程序。也就是中断上下文。(注意:中断上下文中,不可阻塞睡眠)。
2. Linux 中断 top/bottom
玩过 MCU 的人都知道,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最好是快速完成任务并退出,因为此刻系统处于被中断中。但是在 ISR 中又有一些必须完成的事情,比如:清中断标志,读/写数据,寄存器操作等。
在 Linux 中,同样也是这个要求,希望尽快的完成 ISR。但事与愿违,有些 ISR 中任务繁重,会消耗很多时间,导致响应速度变差。Linux 中针对这种情况,将中断分为了两部分:
1. 上半部(top half):收到一个中断,立即执行,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只做一些必要的工作,比如:应答,复位等。这些工作都是在所有中断被禁止的情况下完成的。
2. 底半部(bottom half):能够被推迟到后面完成的任务会在底半部进行。在适合的时机,下半部会被开中断执行。
3. 中断处理程序
驱动程序可以使用接口:
像系统申请注册一个中断处理程序。
其中的参数:

中断标志 flag 的含义:

调用 request _irq 成功执行返回 0。常见错误是 -EBUSY,表示给定的中断线已经在使用(或者没有指定 IRQF_SHARED)
注意:request_irq函数可能引起睡眠,所以不允许在中断上下文或者不允许睡眠的代码中调用。
释放中断:
用于释放中断处理函数。
注意:Linux 中的中断处理程序是无须重入的。当给定的中断处理程序正在执行的时候,其中断线在所有的处理器上都会被屏蔽掉,以防在同一个中断线上又接收到另一个新的中断。通常情况下,除了该中断的其他中断都是打开的,也就是说其他的中断线上的重点都能够被处理,但是当前的中断线总是被禁止的,故,同一个中断处理程序是绝对不会被自己嵌套的。
4. 中断上下文
与进程上下文不一样,内核执行中断服务程序的时候,处于中断上下文。中断处理程序并没有自己的独立的栈,而是使用了内核栈,其大小一般是有限制的(32bit 机器 8KB)。所以其必须短小精悍。同时中断服务程序是打断了正常的程序流程,这一点上也必须保证快速的执行。同时中断上下文中是不允许睡眠,阻塞的。
中断上下文不能睡眠的原因是:
1、 中断处理的时候,不应该发生进程切换,因为在中断context中,唯一能打断当前中断handler的只有更高优先级的中断,它不会被进程打断,如果在 中断context中休眠,则没有办法唤醒它,因为所有的wake_up_xxx都是针对某个进程而言的,而在中断context中,没有进程的概念,没 有一个task_struct(这点对于softirq和tasklet一样),因此真的休眠了,比如调用了会导致block的例程,内核几乎肯定会死。
2、schedule()在切换进程时,保存当前的进程上下文(CPU寄存器的值、进程的状态以及堆栈中的内容),以便以后恢复此进程运行。中断发生后,内核会先保存当前被中断的进程上下文(在调用中断处理程序后恢复);
但在中断处理程序里,CPU寄存器的值肯定已经变化了吧(最重要的程序计数器PC、堆栈SP等),如果此时因为睡眠或阻塞操作调用了schedule(),则保存的进程上下文就不是当前的进程context了.所以不可以在中断处理程序中调用schedule()。
3、内核中schedule()函数本身在进来的时候判断是否处于中断上下文:
if(unlikely(in_interrupt()))
BUG();
因此,强行调用schedule()的结果就是内核BUG。
4、中断handler会使用被中断的进程内核堆栈,但不会对它有任何影响,因为handler使用完后会完全清除它使用的那部分堆栈,恢复被中断前的原貌。
5、处于中断context时候,内核是不可抢占的。因此,如果休眠,则内核一定挂起。
5. 举例
比如 RTC 驱动程序 (drivers/char/rtc.c)。在 RTC 驱动的初始化阶段,会调用到 rtc_init 函数:
在这个初始化函数中调用到了 request_irq 用于申请中断资源,并注册服务程序:
RTC_IRQ 是中断号,和处理器绑定。
rtc_interrupt 是中断处理程序:
每次收到 RTC 中断,就会调用进这个函数。
【文章福利】小编推荐自己的Linux内核技术交流群:【749907784】整理了一些个人觉得比较好的学习书籍、视频资料共享在群文件里面,有需要的可以自行添加哦!!!(含视频教程、电子书、实战项目及代码)


零声白金VIP体验卡(含基础架构/高性能存储/golang/QT/音视频/Linux内核)课程:

6. 中断处理流程
发生中断时,CPU执行异常向量vector_irq的代码, 即异常向量表中的中断异常的代码,它是一个跳转指令,跳去执行真正的中断处理程序,在vector_irq里面,最终会调用中断处理的总入口函数。
C 语言的入口为 :asm_do_IRQ(unsigned int irq, struct pt_regs *regs)
该函数的入参 irq 为中断号。
asm_do_IRQ -> handle_IRQ
handle_IRQ -> __handle_domain_irq
这里请注意:
先调用了 irq_enter 标记进入了硬件中断:
irq_enter是更新一些系统的统计信息,同时在__irq_enter宏中禁止了进程的抢占。虽然在产生IRQ时,ARM会自动把CPSR中的I位置位,禁止新的IRQ请求,直到中断控制转到相应的流控层后才通过local_irq_enable()打开。那为何还要禁止抢占?这是因为要考虑中断嵌套的问题,一旦流控层或驱动程序主动通过local_irq_enable打开了IRQ,而此时该中断还没处理完成,新的irq请求到达,这时代码会再次进入irq_enter,在本次嵌套中断返回时,内核不希望进行抢占调度,而是要等到最外层的中断处理完成后才做出调度动作,所以才有了禁止抢占这一处理
再调用 generic_handle_irq
最后调用 irq_exit 删除进入硬件中断的标记
__handle_domain_irq -> generic_handle_irq
首先在函数irq_to_desc中根据发生中断的中断号,去取出它的 irq_desc 中断描述结构,然后调用 generic_handle_irq_desc:
这里调用了 handle_irq 函数。
所以,在上述流程中,还需要分析 irq_to_desc 流程:
NR_IRQS 是支持的总的中断个数,当然,irq 不能够大于这个数目。所以返回 irq_desc + irq。
irq_desc 是一个全局的数组:
这里是这个数组的初始化的地方。所有的 handle_irq 函数都被初始化成为了 handle_bad_irq。
细心的观众可能发现了,调用这个 desc->handle_irq(desc) 函数,并不是咱们注册进去的中断处理函数啊,因为两个函数的原型定义都不一样。这个 handle_irq 是 irq_flow_handler_t 类型,而我们注册进去的服务程序是 irq_handler_t,这两个明显不是同一个东西,所以这里我们还需要继续分析。
6.1 中断相关的数据结构
Linux 中断相关的数据结构有 3 个

irq_desc 结构如下
irqaction 结构如下:
irq_chip 描述如下:
irq_chip 是一串和芯片相关的函数指针,这里定义的非常的全面,基本上和 IRQ 相关的可能出现的操作都全部定义进去了,具体根据不同的芯片,需要在不同的芯片的地方去初始化这个结构,然后这个结构会嵌入到通用的 IRQ 处理软件中去使用,使得软件处理逻辑和芯片逻辑完全的分开。
好,我们接下来继续前进。
6.2 初始化 Chip 相关的 IRQ
众所周知,启动的时候,C 语言从 start_kernel 开始,在这里面,调用了和 machine 相关的 IRQ 的初始化 init_IRQ():
在 init_IRQ 中,调用了machine_desc->init_irq():

machine_desc->init_irq() 完成对中断控制器的初始化,为每个irq_desc结构安装合适的流控handler,为每个irq_desc结构安装irq_chip指针,使他指向正确的中断控制器所对应的irq_chip结构的实例,同时,如果该平台中的中断线有多路复用(多个中断公用一个irq中断线)的情况,还应该初始化irq_desc中相应的字段和标志,以便实现中断控制器的级联。
这里初始化的时候回调用到具体的芯片相关的中断初始化的地方。
例如:
而在这些里面,都回去调用类似于:
这些函数定义在 include/linux/irq.h 文件。是对芯片初始化的时候可见的 APIs,用于指定中断“流控”中的 :
irq_flow_handler_t handle
也就是中断来的时候,最后那个函数调用。
中断流控函数,分几种,电平触发的中断,边沿触发的,等:
而在这些处理函数里,会去调用到 :handle_irq_event
比如:
而这个 handle_irq_event 则是调用了处理,handle_irq_event_percpu:
handle_irq_event_percpu->__handle_irq_event_percpu-> 【action->handler()】
这里终于看到了调用 的地方了,就是咱们通过 request_irq 注册进去的函数
7. /proc/interrupts
这个 proc 下放置了对应中断号的中断次数和对应的 dev-name。
原文作者:【一起学嵌入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