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事迹广汇临时稿(诏疏榜敕篇一)
洪武三十一年
闰五月
(诏)十八日壬辰:皇帝明新帝朱允炆诏天下即皇帝位,并行维新之政,以明年为建文元年,大赦天下
诏曰:“天祐下民,作之君。我高祖皇帝受天之命,统有万邦,宵衣旰食,弘济斯民,凡事有益于天下者,无所不用其心。政教休明,规模弘远。朕以眇躬,纂承大统,恭依遗诏,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六日即皇帝位。夙夜惶惧,思所克相上帝,宠绥四方,以无忝我皇祖之大命。永惟宽猛之宜,诞布维新之政。其以明年正月初一日为建文元年,大赦天下。自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八日昧爽以前,大辟罪以下,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敢有以赦前事相告,以其罪罪之。所有事宜,条列于后。
一、天下布政司、府、州、县自洪武三十一年以前拖欠钱粮,盐运司、盐课提举司自洪武三十一年以前拖欠盐课,尽行蠲免。
一、天下军民所养孳牲、马匹、羊只者,尽皆免。
一、天下田土,或有人户为事全家发充军者,或有死绝者,或因饥窘逃移者,以致抛荒数多,粮税拖欠,诏书到日,将抛荒数目从实取勘,报官开除。其逃移人户复业耕种者,优免杂泛、差役三年。
一、水旱灾伤,何代无之。今天下人民其有因而失所者,当该有司将预备粮赈给。
一、今后官民有犯五刑者,一依大明律科断,法司遵守,无深文。
一、军民词讼,今后务要自下而上陈告,敢有越诉紊乱者罪。
一、囚徒已行宥罪,发卫所充军守御者,及已编定卫所,有司官领;未曾到卫所者,不在赦例。
一、天下卫所在逃者,诏书到日,限五个月以内赴所在官司,首告与免本罪,所在官司仍给口粮,递送京卫所着役;过违此月,仍罪如初。
于戏!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当遵先圣之言,期政雍熙之盛。百辟卿士,体朕至怀。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诏)二十一日丙申:皇帝明新帝朱允炆诏天下五品以上文官及州县正官各举贤才
[阙]
六月
(疏):周府汝南郡王汝南文王朱有爋上疏周府王周定王朱橚欲反
[阙]
(疏)五日己酉:都察院典吏叶琥上疏杂职官俸禄之事
疏略言:“各处杂职官员合照品级关俸,又该各处申禀前项官员俸级不一。”
(疏)六日庚戌:留守前卫军士李弼上疏龙江瓦屑坝抽分竹木局之事
疏略言:“各局官吏犯法相继,盖因钱粮锁碎不能清切。”
(册)十日甲寅:皇帝新皇帝朱允炆册高皇帝朱元璋谥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高皇后马氏孝慈昭惠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
[阙]
(诏):皇帝明皇帝朱允炆诏天下谥高皇帝朱元璋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高皇后马氏曰孝慈昭惠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
[阙]
(敕):皇帝新皇帝朱允炆敕释剌面正军及囚徒还乡里
[阙]
(诏)十六日庚申:皇帝明新帝朱允炆诏革天下阴阳学、医学衙门
[阙]
(疏):有官上疏请皇帝新皇帝朱允炆册皇嫡长子恭愍太子朱文奎为皇太子
[阙]
(敕):皇帝新皇帝朱允炆敕有官不册皇太子
敕曰:“有天下者,当以公天下为心,朕功未报于群臣,泽未加于百姓,而急于立嗣,嗣必以子,是重朕不德也,其勿言。”
(疏):周府汝南郡王汝南文王朱有爋上疏周府王周定王朱橚欲反
[阙]
七月
(疏):周府汝南郡王汝南文王朱有爋上疏周府王周定王朱橚欲反
[阙]
(诏)十二日乙酉:皇帝新皇帝朱允炆诏天下行宽政,赦有罪,蠲逋赋
[阙]
(敕)二十二日乙未:皇帝新皇帝朱允炆敕曹国府公肃靖公李景隆执周府王周定王朱橚、周府护卫官军并官署至京
[阙]
(疏)二十五日戊戌:吏部考功清吏司员外郎卢义上疏杂职官考覈黜陟之事
疏略言:“各官别无事绩可考,各处闸坝、驿丞、逓运、司狱等官非钱榖衙门,徒劳往复。”
(册):皇帝新皇帝朱允炆册康皇帝朱标谥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康皇后常氏曰孝康皇后
[阙]
(疏):有官上疏请皇帝新皇帝朱允炆册皇嫡长子恭愍太子朱文奎为皇太子
疏曰:“立嗣必子,所由来久也,皇子岐嶷竣伟,海内属心,请早正储位,以慰下情。”
(敕):皇帝新皇帝朱允炆敕有官不册皇太子
敕曰:“尧舜禹皆黄帝之后,更相授受,本出一家,其事可万事通行者。朕诸叔济济,多贤实秉德以陪,朕诸弟亦多英俊,朕繤承大统,夙夜祇惧。数年之后,神人和协,于诸叔诸弟中择其出类者,定为嗣庶,于官天下之中,不失家天下之意,著为例,世世守之。”
八月
(敕)二日乙巳:皇帝新皇帝朱允炆敕魏国府公忠贞公徐辉祖训军山东
[阙]
(疏)二十四日丁卯:令史罗侃上疏杂职官考覈黜陟之事
疏略言:“各官别无事绩可考,各处闸坝、驿丞、逓运、司狱等官非钱榖衙门,徒劳往复。”
(诏):皇帝新皇帝朱允炆诏北平都指挥司、北平行都指挥司,兴州卫、营州卫、开平卫等卫军士全家在伍者,分房发回;天下各都指挥司、行都指挥司卫所军士,籍止一人者,放为民
[阙]
(疏):福建道监察御史文愍公尹昌隆上疏勤政治
尹昌隆上书言:“昔太祖高皇帝鸡鸣而起,昩爽而朝,未尝日出而临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故能庶绩咸熙,天下乂安也。陛下嗣守大业,固宜追绳祖武,兢兢业业,忧勤万几,未明求衣,日旰忘食,常如有不及焉。盖天下之大,四海之广,兆民之众,不可不勤以抚之也。今乃即于宴安,日刻甚宴,犹未临朝,群臣宿卫,疲于候伺,旷职废业,上下懈弛,万事隳坏。臣恐播之天下,传之四夷,非为社稷之福也。”
(敕):皇帝新皇帝朱允炆敕礼部将福建道监察御史文愍公尹昌隆上疏遍行天下
敕曰:“昌隆所言,切中朕过。礼部其遍行天下,使朕有过,人得而知之,且俾天下庶官咸能勤于趋事,朕亦用自警也。”
九月
(疏):燕府王文皇帝朱棣上疏周府王周定王朱橚事
疏曰:“若周王所为,形迹暧昧,念一宗室亲亲,无以猜嫌,辄加重谴,恐害骨肉之恩,有伤日月之明。如其显著,有迹可验,则祖训俱在。”
(诏)七日己卯:皇帝新皇帝朱允炆诏革天下各省承宣布政司左布政使、右布政使,置天下各省承宣布政司布政使一员
[阙]
(敕):皇帝新皇帝朱允炆敕有司护丧西平府侯惠襄侯沐春至京
[阙]
(诏)二十三日乙未:皇帝新皇帝朱允炆诏置大理寺,并置大理寺卿一员,左少卿、右少卿各一员,左寺丞、右寺丞各一员
[阙]
(敕):皇帝新皇帝朱允炆敕文士远征起至京未授职而亲老于家者,记名还养
[阙]
(诏):皇帝新皇帝朱允炆诏革周府王周定王朱橚王爵,迁云南蒙化
[阙]
(疏):有官上疏请皇帝新皇帝朱允炆册郡王吴悼王朱允熥、郡王衡愍王朱允熞、郡王徐哀简王朱允熙为王
[阙]
(疏):有官上疏请皇帝新皇帝朱允炆册妃新皇后马氏为皇后
(疏):有官上疏请皇帝新皇帝朱允炆册皇嫡长子恭愍太子朱文奎为皇太子
疏曰:“太祖登极未久即立储宫者,非私也。所以一人心,而防祸原也。如及今不定,而更须后择,则启宗室觊觎之心,生小人反间之计,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矣。书曰‘唯口出好兴戎’,顾愿陛下财察。”
(敕):皇帝新皇帝朱允炆敕有官暂后行议
敕曰:“朕不敢矫伪饰辞,知文奎必不能君天下,其难于负荷也,而诚心让之,卿等固执,以为不可,其先封诸弟,而后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