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李清照词三类之借鉴化用之作

2022-07-10 16:04 作者:蕉园七子  | 我要投稿

与有意想避开男性文界关注的朱淑真和张玉娘不同,李清照的词是紧跟男性文坛的风向,极力想与男性作者们竞争的,我们可以在她前期和中期的词作中发现许多借鉴、化用和吸收同时代或年代相近的最著名、最流行的男性诗词的作品,而后期的作品也颇受当时流行的沉痛追忆故国之作的影响。


下面我将易安词分做三类,来做一个大致的介绍。


第一类是借鉴、化用或吸收之作。早期的易安词大都是借鉴和化用之作,例如以下几首。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百舌唤朝眠,春心动几般。枕痕霞黯澹,泪粉玉阑珊。笼绣香烟歇,屏山烛焰残。暖嫌罗袜窄,瘦觉锦衣宽。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唐代·韩偓《懒起》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化用自唐代韩偓的“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并出“应是绿肥红瘦”一新语,意境上更胜韩诗一筹。而且删去韩诗中“枕痕霞黯澹,泪粉玉阑珊”这一类男性视角的描写,更加强调词中女性的主观感受,这一做法奠定了之后大部分易安词的基调,那就是以清新典雅的风格描绘女性独立的精神世界。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行鸥鹭。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鸦轧满中流。

—— 唐代·刘禹锡《堤上行》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化用自唐代刘禹锡的“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鸦轧满中流”,“误入藕花深处”与“惊起一行鸥鹭”更富晚归意兴,白描的手法将纯粹的叙事用演化成了一幅优美的黄昏醉游图景。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时节又重阳,宝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霜砧声急。潇潇疏雨梧桐湿。无言独倚阑干立。帘卷黄昏,一阵西风入。

年时画阁佳宾集。玉人檀板当筵执。银瓶已断丝绳汲。莫话前欢,忍对屏山泣。—— 宋代·谢逸《醉落魄》


《醉花阴》借鉴了同时代谢逸的“潇潇疏雨梧桐湿。无言独倚阑干立。帘卷黄昏,一阵西风入”和秦观的“依旧,依旧,人与绿杨具瘦”,但更赋予了词中女性以“东篱把酒”的文人气质,她不再是谢逸笔下举止皆在观赏目光之下的玉人,而是有高远的精神境界向外呈现的,一个具有独立自由人格的人。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是李清照借鉴他作比较多的一首词。“红藕香残玉簟秋”出自五代顾敻的《虞美人》“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出自晏几道《蝶恋花》“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和潘汾《贺新郎》“月满西楼凭阑久,依旧归期未定”,“花自飘零水自流”出自李煜《浪淘沙令》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出自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相比这些原作,《一剪梅》的用语更加典雅,运用前人已有的意象创造一个全新的、意在不言之中的意境,而末尾将范仲淹的“眉间心上”拆作两句将愁绪写得更加生动绵延,而且从这里开始就可以看出易安词与众不同的特点——用词中女性的情绪来反映她的思想。展开来说就是,易安词中的人物的情绪是多变的,但每一个情绪出现都有背后的思想作合理的支撑,每一个情绪的转折都有一定的情感事件作推波助澜,显得自然而不突兀。和那些没来由的哀伤与流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词作不同。


属于这一类的词还有《浣溪沙》和《诉衷情》。


《浣溪沙》可与刘方平和李重元的词互看。在“雨打梨花深闭门”的场景里,李清照营造出了别样的悠闲的意境,迥异于原作的悲伤气氛。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唐代·刘方平《春怨》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 宋代·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诉衷情》可与贺铸和冯延巳的词互看。同样是写摘花,李清照的摘花似乎有不一样的目的,不是在男性视角下无聊的玩闹,而是想要独自在深夜,僻静无人的月下,在一片疏影横斜,暗香浮动里沉醉。


诉衷情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蕊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再撚余香,更得些时。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宋代·贺铸《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五代·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还有就是一些非常具有文人气质的词,但也是颇受男性词的影响,比如以下几首。


满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禁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李清照词三类之借鉴化用之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