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西孟旦与米力农间歇性正性肌力治疗晚期心力衰竭
分享一篇2022年4月9日发表的文章,发表于《ESC Heart Fail 》电子期刊(影响因子3.6),被pubmed收录。
目的

常规间歇性正性肌力治疗(IIT)仍被应用于晚期心力衰竭(HF)患者,作为终末期治疗的桥接疗法或改善生活质量(QOL)的手段,尽管支持其使用的证据有限。
鉴于最近有报道称,在晚期心衰患者中,左西孟旦与安慰剂相比改善了生活质量,减少了住院时间,我们的目的是评估将一小部分米力农治疗的患者改用左西孟旦的效果。这是将我们心衰门诊基于间歇性肌力治疗方案中米力农的部分改为左西孟旦。
方法

单中心研究在我院心衰门诊连续接受每周一次米力农IIT≥4个周期的门诊晚期心衰患者,这些患者转用左西孟旦IIT。所有患者左室射血分数≤35%,BNP升高,尽管接受最大耐受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仍属于纽约心脏协会III-IV类。
以问卷的形式对左西孟旦IIT治疗前后4周BNP水平、超声心动图、心肺运动试验和心衰生活质量问对患者进行评估。研究对象包括11例患者,10例(91%)为男性,平均年龄为76±12岁。
结果

左西孟旦治疗4周后,8/9(89%)患者最大耗氧量平均提高2.28 mL/kg [95% CI -0.22-3.38, P = 0.05]。9/11(82%)左西孟旦治疗组BNP水平下降,中位数为1015 ng/L[261-1035]至719 ng/L [294-739] (P < 0.01)。通过EQ-5D-5L问卷测量的8/11例(82%)左西孟旦IIT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中位数为2个点[95% CO -4.14-0.37, P = 0.09]。超声心动图显示,左西孟旦IIT后收缩压环空速度峰值(S’)平均增加3cm / S [95% CI 0.16-2.10, P = 0.03]。

结论
在这项小规模的研究中,我们观察到从米力农切换到基于左西孟旦的IIT后右心室收缩功能、最大耗氧量和BNP的改善。
文献编号:zx-197
来源:心脏研究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