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匠·寻师篇】莫里斯的花园(上)

今天是五月的第一天
还没来得及出去赏花
春天又要过去了呢
小伙伴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
又一次匆匆忙忙和四月擦肩而过呢
没关系
花不一定要出门赏
小编这就带你回到十九世纪的英国
来一场特别的花园之旅





怎么样
是不是大饱眼福呢
这还不够
这位栽花大神还试图将整个花园搬到屋子里


环顾自己房间四周枯燥的白墙
小编默默流下羡慕的泪水
这位赋予春天永久居住权的老先生
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
名叫威廉·莫里斯

就是这位帅气逼人的老爷子
开创了现代设计的新纪元
领导了工艺美术运动
被誉为 现代设计之父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他的故事

初出茅庐遇知音

故事要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后说起
当时的英国率先进入“机器时代”
整个国家都沉浸在一种自鸣得意的欢乐氛围中
1851年
阿尔伯特王子在伦敦筹备了一场世界级的展会
也就是久负盛名的第一届世博会
展会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工业技术产品
成千上万参观者慕名而来打算一窥堂奥
等待他们的却是一件件胡乱装饰且工艺粗糙的展品

比如这条地毯
因袭洛可可时期的花面纹样
但却少了手工匠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工艺
显得繁冗凌乱且毫无美感
(可与文章开头的作品对比)
作为一个自小接触艺术的富二代学霸
年仅17岁的威廉·莫里斯
自然不会错过这场世界级盛会
当然也不出意料地败兴而归
对粗制滥造的工业产品无比愤怒的他
“毅然”考入牛津大学学习设计
并结识了第一位人生挚友
伯恩·琼斯

二人对于工业时代的看法一拍即合
还一起游历法国
被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深深吸引
一位志同道合的伙伴的出现
为莫里斯的设计生涯点燃了第一把火
在莫里斯快毕业的时候
偶然间读到了一本书
《威尼斯之石》
作者是约翰·拉斯金

对于世博会上那些粗制滥造的产品
约翰·拉斯金是第一个站出来进行批判的人
但这位老先生潜心搞理论
在具体实践上并没有掀起什么大风浪
反倒是他的著作
《建筑七灯》、《威尼斯之石》
深深影响了一批喜欢“搞事情”的年轻人
成为他们的精神领袖
而将真正拉斯金的设计理论付诸实践的第一人
正是威廉·莫里斯
莫里斯毕业之后进入一家建筑事务所工作
结识了但丁·加百利·罗塞蒂、菲利普·韦伯
这两位兄弟在莫里斯的人生大事上操碎了心
前者带他加入拉斐尔前派
在那里遇见了他未来的老婆简·伯登
后者帮他设计婚房
这座婚房在1860年建成
也就是后来红遍大江南北的
红屋




这座房子摆脱了维多利亚时期繁琐的建筑特点
哥特式建筑和传统乡村建筑的完美结合
平面注重功能性 布局自由合理
立面使用当地的红砖 无多余装饰
充分表现出材料本身的质感 颇具田园风情
室内设计由莫里斯亲自操刀
并请来了他的朋友们一起构思和实践
这座建筑成为这批年轻人思想的集大成者
成为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作
俗话说
一人不为众 独木难成林
莫里斯非常幸运地找到了精神指引——
约翰·拉斯金老师
以及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
这才有之后对后世影响颇深的
工艺美术运动
1861年
威廉·莫里斯联合
前拉斐尔兄弟会的五位好友
(包括上文提到的三位)
创立了MMF公司
(Morris Marshall Fanlker Company)
这是世界上第一所综合性设计公司
成为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阵地
和重要转折点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天津地区建筑学考研教育领航者
===================================
咨询地址:天津市南开区格调大厦A1409号
微信|电话:18943987972
QQ咨询:570471956
微信公众号:北洋意匠
建筑学考研交流群: 453046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