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帝寒金温 | 中元节到了,关乎养生习俗,看看你知道的有哪几件事?

2023-08-30 13:50 作者:帝寒金温1  | 我要投稿

今天是传说中的中元节,记得小时候每到中元节,妈妈总会叮嘱:不要在水边走,会被鬼拉走;不要晚上出门,会遇到“好朋友”;不要披头散发睡觉、不要乱拍他人肩头、不要半夜晾衣服、不要把筷子插到饭碗上……


中元节也称为鬼节,又叫盂兰盆节。

民间传说,农历七月是地府开门放鬼的日子,从古至今,人们都会在这一天寄托对逝去之人的哀思,民间还会准备丰盛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和先祖。

中元节习俗

祈丰收

秋季是个丰收的季节,而中元节又在立秋之后不久,所以人们常常在这个节日里祈求稻谷丰登。

放河灯

河灯又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有祈祷之义。


吃鸭

中元节吃鸭是因为,传说去世的祖先会在中元节这一天回家探亲,要过奈何桥,但没有船过不了。

于是,活着的人要送些鸭子下去,好让鸭子游泳载他们回来,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传统,一到鬼节就吃鸭子。


做面塑

在中元节前,民间还盛行面塑活动,人们将面粉、糯米粉、甘油等原料制作成熟面团后,捏成各式各样的形状送给自家人,比如送给小辈的可以捏成羊,羊有跪乳之恩,代表小辈孝敬长辈。


吃狗舌粑

狗舌粑是七月半里最具代表性的熟食,其做法是将糯米和黄塘水揉搓成团后做成一个个狗舌模样,裹上芝麻后用高粱叶包好,蒸熟即食。

吃毛豆

在江南水乡,中元节祭祖活动中的一个特点是吃毛豆。

立秋后毛豆刚熟,用盐水将毛豆煮熟后,人们便一边吃毛豆,一边聊天。


中元节与中医

中元中医一字之差,其实是它们有着特别的联系。

中元节,别名又叫“七月半”,而 “七月半”又是民间初秋共庆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

因为是作物成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会在这个时候进行祀祖,用新米等做贡品,向祖先报告秋成。


而在中医里,我们也经常见到数字“七”的身影。

比如古籍《黄帝内经》中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真牙生而长极……”

典籍里按照七的倍数,记载了女子生长发育的周期。

还有中医的七情学说,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过度会伤及身体致病。


中药配伍中的七情,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种,指代一种或两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中元节吃什么

中医有食谱

中元节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天地万物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阴阳代谢自然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中元节吃什么最补阳气,我们看看帝寒金温中医是怎么建议的。

银耳、百合

中元节在秋季,我们秋季在饮食上要多食养阴清热、润燥止渴的食物,重视补充身体水分和维生素的补充。

食用百合、银耳等益中补气的食物,既滋阴养肺,又可以补阳气。


大枣

大枣味甘,无毒,对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的人群是十分适合,它如脾胃二经,具有非常强大的补气益血的功效,在中元节食用,会增强整个人的阳气。

而且,大枣对肝脏还起到保护作用。


当归熟地黄羊肉汤

当归有极强的补阳作用,可以养血活血;熟地黄具有滋补肾经、固本的作用。

如果用10克当归加上500克羊肉,加上10克熟地黄,然后加入6-7片生姜熬成汤,此汤有很好的养血温阳的功效,气血足了,人的阳气自然上升。


今天是中元节,你的家乡又有哪些特殊的习俗呢?文末留言参与互动~

帝寒金温 | 中元节到了,关乎养生习俗,看看你知道的有哪几件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