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赌」不是一个好行为?
前言:
今天聊一个还算有意思的话题。

一般来说,在闲着没事、有明显的更好选择时,仍然选择尝试以小博大、且对此举没什么实际把握(觉得自己彩票能中大奖不算有把握)——这种属于赌。
赌的第一个特点是以小博大,第二个特点是赌赢概率很低——否则它就不是赌了。
不过,当它以小博大的这个“大”足够大时,人们就会自动忽略它的第二个特点。哪怕概率再低,也愿意“一试”。
这里就延伸出了一种看起来比较聪明的选择:赌一次,就赌一次,不管输赢直接走人。
打算赌一次就走,是因为有很多真实的“赌赢一次,太贪心,要继续赌,结果把本钱都赔进去”的活例子。
因为不想让自己也落入这种越赌越多、越赌越大的恶劣处境,所以铁了心只赌一次,然后再也不赌了,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自己出现巨大亏损。
这个做法看起来聪明,其实也谈不上多聪明。
聪明的做法是不赌。
概率摆在这里了,那么低的概率,你只赌这一次,怎么可能好运的赌赢呢?你会很正常的赌输,然后把这一次的钱赔进去。
当然了,当赌的人数基数足够大,会有少数幸运儿恰好赌赢了。就像有那么多人买彩票,总有几个运气好的会中奖。
只不过相较于那些中奖的幸运儿,大多数人扮演的是倒霉蛋角色。
够聪明的人,会意识到自己不会在这么低的概率下成为幸运儿,会从最开始就选择不赌,不管它能博到多么“大”的大。
赚一笔就跑是很理想的场景,然而在大多数时候它是赔一笔就跑。
与其白白的赔这笔钱,不如留着做点别的。
说完“聪明人”,再说说「赌」的影响。
对于正在进行赌博的人来说,根据第一次赌博的结果,会分化出两种分支,一种是赌赢了的分支,另一种是赌输了的分支。
赌赢了的情况又会根据赌博者的内心状态而分化出两种分支:①见好就收、拿钱就跑;②错把运气当成自己的能力,选择继续赌。
第一种人又会面临两种选择:①拿到这笔钱后,此生再也不赌任何东西;②拿到这笔钱后,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又赌了一次。
做出第一种选择的人,是完全意义上的纯赚,但这样的人很少见。
做出第二种选择的人,他看似是在第一次的赌博中赚到了,但因为他以后还会在别的事情上赌(比如盲盒),又因为赌赢的概率很低,所以它这笔收益会亏损在后续的“新赌”中。
哪怕见好就收了,这笔钱也迟早会亏掉。
至于那种赢了一次错把运气当能力、选择再次赌的人,其结果没什么好说的,因为赌赢的概率很低,所以马上就会赔进去。
说完赌赢的分支,再说赌输的分支。
赌输的分支也是两种:①输一次就走;②输了后再赌。
前者没什么好说的,纯赔。不过因为走人了,所以可以说是及时止损。
后者的情况是个大问题。
人在赌输后,会在心理上出现两种以上的反应:①因赌输而产生的憋屈感、挫败感;②因遭逢损失而产生的不快感;③因已经投入的资源而产生的损失感。
第一个反应会导致不服气,它很容易延伸出“我不信下次还输”的念头。
第二个反应会让人持续意识到已经产生的损失,并尝试做出挽回损失的举动。由于赌博行为常常涉及到较大金额、这些金额不是小行为(打临时工)能迅速补救的,所以它又很容易导致试图通过下一阶段的赌,把先前赔进去的钱,赚回来。
第三个反应常见于一些有“保底机制”的地方,假如你已经投入了一些资源却没得到想要的东西,你会因为舍不得你已经投入的资源而不愿意放弃这件事,这很容易导致你会继续在这件事上投入资源。
在「赌输」事件发生时,前两种反应经常会出现,第三种反应不一定会出现。
不过分即使是前两种反应,它也足够导致当事人做出「继续赌」的决策。
我不信下次还输+我要通过下次把钱都赢回来=再输。
输的越多,堆积的亏损压力就会制造更深的不快感,并使人在面对这等巨额亏损时陷入“慌不择路、急于弥补”的思维。
同时,持续累计的“战败记录”也会让人更热血上头、试图再博一次。
循环几次,等当事人“清醒过来”时,往往是手头上再也没有能用来“继续赌”的资源的时候。
一点筹码也没有了,终于不得不放弃“下一次翻盘”的幻想,去面对惨淡的现实——即使如此,假如当事人突然发现了“亲朋好友”能“救济”自己,也常常会以“我去做生意/我要正经生活”的借口去借钱,然后再赌。
在已有的巨额亏损之下,寻常的生活要用多少时日才能补回这么大的缺口?
当事人几乎只会选择再去赌,毕竟赌博可以以小博大嘛!尽管概率很低很低,但它仍能承载起赌徒的幻梦。
其结果不言而喻,继续赌下去只会无穷无尽的输,输到再也没人愿意借给他钱。
纵观上文中的所有例子,你会发现只要你选择了赌,你有百分之99.9999的概率是输。
只有在第一次赌就幸运的赢、且赌赢之后此生再也不赌第二次的情况下,你才能做到纯粹的赚。
哪怕第一次赌赢了,只要以后的时日还参与了新的赌局,那依然是纯赔。毕竟概率摆那了,哪可能天天当幸运儿、只赚不赔只赢不输呢?
这还是第一次就赌赢了,如果赌输了,有点理智的还能赶快跑路,不够理智的会坠入无尽深渊。
这就是赌,这就是一个看起来是以小博大,其实是无尽陷坑的东西。
因为篇幅原因所以只能以“赌博”为例,实际上的赌不局限于赌博,所以标题说它不是「好行为」。
好的行为是在生活中养成分析计算的习惯,把计算结果作为决策的判断依据,而不是把它能不能以小博大来作为决策的判断依据。
几乎任何形式的赌,在生活中都只会带来亏损。赌性思维越深,在生活中不知不觉亏掉的东西就越多。

我是若终有一天,今天是每日更新的第1115天!
觉得写的不错,就点个赞吧——据说专栏双击屏幕是一键三连~
看更多内容,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