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书的名字叫《文明的进程》
地球纯粹是机械地、按照一定的自然规律绕着太阳运行的,也就是说,这一运行并不是以人为目的的,对于人来说也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这一观点的形成既是以人的情感控制的加强为前提的,同时又促使人进一步加强对情感的控制,促使人去抑制那种自发的感觉,即他们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特别是与人本身有关的一切,都是以他们自身为目的的;一切事物的企图、目的和规定性都与他们自身,与经历这些事情的人有关。到了被我们称作“近代”(指从 1500年至今)的阶段,人们才达到了能与其自身保持距离的程度。这样,人们才有可能在思想上认识到,自然现象有着它自己的规律。自然现象是没有企图、没有目的、也没有规定性的,只是纯粹机械地发生或者由一定的因果关系而引起。只有当人们基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够对自然现象进行控制并给自然现象规定意义和目的的时候,自然现象对于人类本身来说才会有意义、有目的。但是在“近代”这一阶段,人们最初还不能与其自身保持足够的距离,以把这种与自我所保持的距离,把对自己情感的控制,总而言之,把作为对自然进行科学认识的主体本身变为认识的对象和研究的客体。
个人理解:自然规律没有感情、没有意义,只是一种规律,人们赋予它们意义;
如若没有他人所制造的恐惧,一个正在成长的人永远也学不会对行为的调节。要是没有由人所制造的恐惧为杠杆,人这一动物也永远不会长大成为不愧为人的人,人性也不会完全发育成熟,也正是这种人性使人的生活充满喜悦和乐趣。年长者有意无意在孩子身上所引起的恐惧积淀于孩子的心灵,其后便部分地相对自动地再生产出来。恐惧对孩童可塑的心灵进行加工的结果,能使其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按照当时的准则行事,不管这种恐惧是由直接的躯体暴力引起的,还是由失误,由对食物和游玩的限制引起的。人性的恐惧最终使成年人由里到外都固持于轨道之上。
个人理解:犯了错需要受到教训,不然人无法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对犯错的恐惧促使人自我成长、自我进化;
没有个人本能与感情的沟通,不对个人行为进行某种调节,任何社会都无法存在。人与人之间如若不相互施加强制,如若这种强制在被强制者身上不转化为这种或那种的恐惧,这样的调节就无法进行。我们的行为戒条充满着矛盾,充满着比例失调,一如我们共同生活的形式、我们社会的结构。
个人理解:有规矩比没规矩好,但是规矩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