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无暇不成玉——和田玉瑕疵总谈

2020-02-18 20:38 作者:0坏蛋小狗0  | 我要投稿

对于玩玉的人来讲,正确的认识和田玉的瑕疵是非常有必要的。人无完人,玉也一样,如果一个太过完美的和田玉摆在眼前。那么要么就是绝品,要么就是假货!而在和田玉中,哪些瑕疵可以接受,哪些是要避免的呢?今天就来说说和田玉的瑕疵。

一、棉 

棉是和田玉体内的白色结晶的聚集体,棉的成分为二氧化硅。在和田玉中,无论是籽料,山料,都存在棉絮。就算是润度再好,再细腻的料子,都会有这种现象的,只是有些是肉眼可以看到的,有些是玉质里面隐藏的。棉不是区分各个料种的标志,不过青海料的棉较多较普遍一些。一般青海料的棉是孤立较大的点棉居多,而新疆山料以极细小密集点棉居多。


片状棉

棉絮也是分很多种形态的,从外形上分,小的成点状,大的成片状(云雾状的,菊花状等)。还有一种皮下棉,就是棉在肉的里面,绝大多数的棉,仅肉眼就能看到,但一点细小棉点深藏在肉内的,是肉眼难以发现的,但一打透光,就可以发现了。一般来说,如果肉眼难见的棉点,对于一件籽料作品而言,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点状棉

值得一提的是棉点如果是穿的,那这样的料是不能用的,如果料整体比较浑厚,那穿棉可以根据料的情况决定要不要赌赌看。棉在籽料里扮演的角色一般是减分的,如果玉石的料子、颜色非常上乘,那么小的绵点也并不会特别影响到玉石本身的价值。

此外棉也有加分的情况。如果雕刻师傅可以利用好这棉絮,也可以为这样的和田玉料子增色不少的。如果棉絮呈不规则形状的,可以利用它的特点,做成喜上眉梢中的梅花花瓣等。只要利用的巧妙,也是可以选择的,当然这对雕刻师傅的功夫要求很高的。


杨曦 风雪夜归人

比如南石先生的《风雪夜归人》对其利用堪称一绝,他把白花写意为漫天飞舞的冬雪场景,择一辟干净的地方做一老冒雪夜归的场景,虚实结合很有感染力。


二、裂

右侧有裂的籽料原石

俗话说:“十籽九裂”,籽料存在的裂纹,让人十分痛心。玉石籽料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由于撞击、挤压以及水冷冻膨胀等复杂因素的作用下,一般都会形成裂纹。其中指甲抠不到的称为“纹”,抠的到的称“裂”。不管是裂还是纹都有死的和活的之分。

一般来说,死裂和玉石的表面呈小角度分布,较浅,由于形成的时间较长,这种裂伤往往带有沁色。我们也把这种裂称为“带沁老裂”。带沁老裂一般不会再发展,加之其带有的沁色变化多端,往往被视作了籽料的特征,个人认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需要警惕的是活裂。顾名思义,活裂是会长的,这个“长”指的是变长加重,不是愈合。其如同玻璃上的裂纹,纵、深、利,且不易察觉。日常佩戴的磕碰,甚至雕刻中的高频振动,都可能让情况进一步恶化,甚至完全断裂开来。

三、僵

玉石里“僵”也有“浆”的说法,和田玉带僵的部分其实就是一种瑕疵,带僵的和田玉外皮与其它地方有差别,带僵的和田玉料子可以用手电筒鉴别:有僵的地方用手电筒照射,光线不能够进入内部,淡从这点上就能够判断出玉石是否有僵。

死僵

和田玉带僵一般分成两种,硬僵与窜僵,带有僵的和田玉价值不高,而人们在选择时是比较愿意选择硬僵的玉料。因为和田玉具有硬僵说明玉料比较细腻。窜僵料通常都不是很好,因为窜僵料一般都是外表美观,而内部非常差,表里不一、不易收藏。和田玉窜僵料是最没把握的料子,有可能从外面看着很美的一块料,里面质地很差,是尽量不碰的材料。

这就是硬僵(也称死僵)了,很明显硬僵不可怕,这样的料子切掉僵的部分基本就又是一条好汉,玉质细腻温润,加工出来美美的。行内有个说法,僵边生好肉,的确有这种现象。

窜僵,一个很形象的名字,意思就是僵点到处乱窜。

开出这种料来就赔死了

硬僵跟窜僵之间没有绝对界限,有的僵明明死了,却还活着——僵边肉很多都会窜僵,很多时候料子不切开还看不出来,买了这样自以为的“僵边好肉”那就等着赔吧。所以什么东西不能死搬硬套。而对于新人来说还是小心不要碰僵料。

如果遇到了局部带有僵的玉料,可以通过巧雕的设计方法将其作为俏色使用,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带僵玉石的原本价值,而且还能够成为一件极具观察性的作品,为玉器作品加分。

四、水线

直观的说,水线就是玉石里面一条半透明的像筋一样的东西。水线中的透闪石晶体为细长纤维状,具有明显的定向性,较高的透闪石含量和定向紧密排列的显微纤维构造是造成水线透明度较高的主要原因。


如果水线在玉表面并且粗犷的,用肉眼一般都可以看到。但是也有少部分的水线看不到,那是因为这种水线很细小,且在肉内而不浮于表面,皮色籽料上面还有皮色掩盖,所以仅凭肉眼难以发现。不过用手电筒很容易看到。


青海料水线

一般来说,青海料里的水线比较多,而且往往交叉纵横分布。这也是青海料的结构特征之一。水线在和田籽料、和田山料、俄料、青海料里都有,但在青海料里多一些,水线不是和田玉的独有特征,不要相信有水线就是和田料的鬼话。特别是当我们在一大堆青海料平安扣里挑选精品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即使是像平安扣这样的小玉件,也很难从上千个平安扣里挑出20个完美、无水线的平安扣。

如果在一般的籽料中,水线的位置处于边缘部位,可者肉眼难以发现的情况下,对玉的价值的影响较小。再者,有些玉器的水线虽然比较明显,但是其它方面(如密度、油性、干净程度)都比较好,而且在加工过程中较好地规避或者掩盖了水线,反而更有特色,对价格的影响也很小。水线如果利用好了会增加玉料的价值。

这种打手电才能找到的细小水线一般对价值影响不大

五、水草沁

在我们看到的和田玉籽料皮色中,经常会发现有些皮色上带有黑色小点,或是如图中这样在籽料的表面裂纹处出现黑色的沁入色。

水草沁

这类皮色中的黑点一般是由于表皮被铁质物氧化后,三氧化二铁聚集到了一定程度,料质暴露于干燥的环境中脱水,于是产生了黑点。

这类的皮色比较常见,不过也有些是由原料在矿物成形过程中就已经产生了的。

不过这样的水草纹黑点也是籽料的特征之一,有时候呈乳钉状,有时候呈水草状或菊花状。

对瑕疵的运用

最后来说说对于籽料瑕疵的运用,及对于瑕疵应该有的看法。

瑕本来是玉石中的缺陷,但是天然通透的玉料本就十分难得,稍有瑕疵的玉石也须充分利用,所以“化瑕为瑜”的雕琢工艺反而会使作品更加形象生动,达到画龙点睛之效。

不过有的瑕疵是不能运用上的,那怎么办?剜脏去绺!

剜脏即去除玉中的杂质,使玉更纯洁、明亮。大件的玉雕作品难以找到通体无杂质的玉料,只能尽其所能剜脏,这是玉雕工匠最难处理的问题。有很多玉雕作品因剜脏而使其原定结构发生了改变,如何才能既去掉脏斑又使其结构造型趋于合理,十分考验玉雕工匠的能力。

在和田玉鉴别中,大家首先观点要改变的就是,不要刻意要求玉的完美。这是不现实的。就算是最顶级的和田玉,肉眼看不到任何杂质,在显微镜和玉石手电的灯照下,也会有一些瑕疵。只是好的和田玉瑕疵会相对较少。

玩玉也要有包容心,完美的料子很少,像薄僵皮,浅裂,小起皮,细水线等瑕疵,也是自然造化,只要瑕不掩瑜,是可以接受的,过度的追求完美,真就没得玩了!

无暇不成玉——和田玉瑕疵总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