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成本会计费用这几种错误会计做账手法

今天来和大家说一说关于会计做账当中会遇到坑,关于成本会计费用的错误做账手法要注意了:
对外投资支出计入成本费用项目。
有些企业以材料、物料的形式投资于其他企业时,不反映在“长期投资”科目,而是将减少的材料计入成本、费用项目。例如,某机床制造企业以自有钢材投资汽车厂,进行“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的会计处理。这样一方面增加了产品成本,减少了利润,少交所得税;另一方面也隐瞒了投资收益,再次少算了利润,少交了所得税。
2.修理费重复计入生产成本。
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计提并计入成本,但有些企业为了控制利润实现额,将车间固定资产修理费用重复计入生产成本。例如,某企业每月计提固定资产修理费3万元,计入生产成本。但企业为了减少超额利润,还将实际发生的设备修理费45万元全部计入生产成本。年终将计提的修理费用结转到下一年度。由于这种处理,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了36万元,利润减少了36万元。
3.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在核算多期物料和一期分配时,应正确划分各月的界限
但有的企业违反规定,将不属于当期产品成本负担的材料费用一次性全部计入当期成本项目。如某企业2017年3月采购原材料100吨,入账12万元。该原材料当月收款2.5吨,但企业将12万元计入产品成本,导致企业低估当月利润。
4.未实现费用,调整成本
有些企业为了调整产品成本和当年利润,有意将不应计入本科目的费用计入,或将应计入本科目的费用转入其他科目。例如,某企业为了减少当年利润,在12月份以修理厂名义虚收材料,计入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分配计入产品成本。这种行为导致企业本期利润的虚拟减少。
5.回收物料,帐外处理。
有些企业将回收的废旧物资进行收集,作为表外物资处理,而不是减少当月领料数量。导致企业不仅没有反映产品生产实际消耗的材料,反而增加了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少算了利润,少交了税。比如企业将加工后的边角余料退回,不办理入库交接手续,不填写废品交接单,不减少当月领料次数。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记账的内容,以及会计做账、会计实操的内容,可以点击关注,留下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