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与生活》读书笔记(第二章 公平的“你切我选”)
[英]兰·费雪 著 林俊宏 译
第二章 公平的“我切你选”
我们总是希望尽可能的公平,而“我切你选”就是一种比较公平的分配方式,其一般运用在双方博弈中,由一方负责分配,而另一方则可以先挑选分配的物品。这其实是“最大最小”原则的一种应用,即人们先会衡量局势,知道自己的最大损失会是怎么样的,随后每个人会倾向于将自己的损失减到最小。对于分配的人,其不可避免的需要失去一部分的物品,为了将损失减到最小,他需要尽可能的公平分配,避免之后选择的人拿走偏大的利润。这个理论看似很美好,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并不是这样的,其有三大难题:
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不同,因此如何分配才公平,这对于每个人而言也是不同的。
当利益相关方超过两个,情况变得极为复杂。
当没有独立的权威阻止其中一方欺骗或者霸凌,该如何确保分配的公正。
“大中取小”原则:不是追求“最佳可能性”,而是追求“最佳可行性”。在现实中,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个,人们会采用混合策略,即综合各种行动和回应,使别人猜不透,从而把最大的可能损失降到最小。
(1)各取所爱
在一次分配中,每个人对分配物有着不同的价值考量,一部分人考虑的是是事物本身,一部分人考虑的是事物背后的影响,如何去衡量这些价值?经济学上经常用金钱去衡量,比如工资,价格,钟点工,这些都是用金钱去衡量事物的例子,买的是时间,劳动力,或者商品。博弈论研究者为这个价值衡量取了一个更好的名字——效用值。
(2)分蛋糕难题
当利益相关方多于两个时,单纯的“我切你选”已经不适用了,这时候就需要新的方案。
在多人的情况下,“有争议部分平分法”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各方首先拿走大家认为不存在争议的部分,之后再将有争议的部分平均分配。
调整赢家:由于每一个人对事物的价值认定不同,如果让各方都觉得自己拿到了较大一块的利益,那么就可以十分愉快的完成分配了(理想化)。
投票其实也是一种比较公平的方法,其类似于将蛋糕分成无数小的等分,分给选民。
如果各方对分配的事物有着不同的偏好,那么可以让有偏好的一方先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再将剩下平均随机分配的
上述方法实际上都需要权威方的监督,并不能自行保证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