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其所好 功能超越外形 上海大众·高尔(来自《汽车之友》杂志)
许多人对汽车的要求并不高,也不奢望有赛车的性能和国宾车的豪华。对他们来说,一辆便宜但可靠的小车,既可以载家里人出行、又能拉点东西就足够了。高尔就是这样一辆车。3门型式和上海大众的品牌影响力将使它轻松地获得市场认可

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小型车市场上,厂家喜欢用各种概念来包装新车,个性化、环保、运动、休闲……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功能。然而,在个性化方面,有一个空白点始终无人触及,那就是双门车。在人们心目中,只有跑车才是一边一个车门的,况且4门两厢车已经遍地都是了,因此开上一辆双门轿车,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其实作为私人用车,2门两厢车非常实用。作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前座的使用频率最高,只是很少的时候才呼朋唤友或携父母同行,此时后座也能解燃眉之急。由于国内尚没有一辆2门车型面世,谁也不敢贸然闯入这块陌生的领域,所以消费者一直与双门轿车无缘。其实按国际惯例,我们通常把两厢车的后备厢门也算是一个车门,两厢车也就分为3门型和5门型两种车身型式。
◆上海大众打造“大众”车型
就在此时,上海大众作出决定,引进生产巴西大众的第3代高尔(Gol)。高尔是巴西大众公司的主力车型,它在公司每年60万辆的产量中占了大约一半。尽管巴西属于第二世界,但是巴西人比中国人务实多了,他们对车的需求没那么高,只把它当作工具,如同自行车,而不是用作炫耀的资本。巴西的高尔装备从1.0升到1.8升的多种发动机,车身有3门和5门型两种,内饰大多比较简单。上海大众在初期先引入3门车,随后才会生产5门型。没有考虑把它变成3厢车可称得上是个进步, 表明国内市场已渐渐成熟,大家对两厢车的认同感提高了。但在发动机的配置上,却只有1.6升直列4缸这一种动力。
装备1.6升发动机是一个实际同时又无奈的选择。上海大众把高尔定位在价格比较低的入门级紧凑型车,各部件都要求是低成本的,最好从现有产品中选择。但是大众在中国的两个厂里的最小发动机是波罗的1.4升机型,它的技术年代比较新,因而价格较高,选用后会使高尔的成本上升。另外,德国大众对零配件的标准要求比较高,引进新发动机将会延续2~3年的产品认证期,难免错过市场良机。算来算去,只有曾经用在桑塔纳上的一款1.6升机型能够满足经济与时效的双重要求。
高尔虽然处于紧凑型级别,但与桑塔纳颇有渊源,巴西大众的桑塔纳与高尔曾共线生产,在上海大众的车间里,高尔和桑塔纳、桑塔纳2000三车共用一条生产线。它们的悬挂、底盘等有诸多通用零件。上海大众的功臣桑塔纳不可避免地进入老年期,到了该换型的时候,共线生产可以迅速调整这3款车的比例,最快速地反映市场需求。

◆功能超越外形,大众化车型实用第一
德国大众的小型车,最普遍的外形特征是平实,尤其像高尔这种主打低收入阶层的入门车,包装上一副华丽的外形实在是画蛇添足。
仅就外观来评判,高尔是部比较平淡的车子。规矩的两厢车身,带有上一代波罗特征的简洁前脸。车身四周都镶有黑色塑料防擦条,既保护车身,也比全黑保险杠有档次。车身的线条较柔和,虽说不上有什么风格,却也难挑出毛病来。各外覆盖件间的缝隙也较均匀,显示出大众车系一致的基本功。
从侧面看,高尔的前外悬突出甚多而后悬极短,整个车身呈现向前冲的态势。这样的结构对于前轮驱动的小车是有好处的。高尔的整备质量仅1010kg,前轴担负了648kg车重,超过全车的60%,上斜坡的时候就不必担心轴荷太小而驱动力不足了。后车轮几乎被挤到了最后的两个角上,在拉长了后座空间的同时,轴距也达到了2468mm。
仔细看一下数据,我们会发现高尔和上海大众的另一产品波罗在外形上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高尔的长、宽都只比波罗小2mm,而高尔的轴距却比波罗还多出8mm。这两辆个头相当的小车,波罗代表了大众公司的技术领先程度,高尔则是低收入国家紧凑型市场的典型车型,二者同时在中国生产也表明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容量。

◆内部空间不让同门兄弟波罗
在车内的空间上,高尔比看上去的更大些。由于轴距较长,因而前后排的腿部空间都不会感到太局促。前座沿前后方向有着21cm的调节量,不同身材的人对前座都能快速地适应。驾驶座有一个高度调节杆,实际上是在调节整个座椅的俯 仰角度,而调节量也不大,所以作用有限。3门车进出后座普遍比较麻烦,高尔在两个前座椅的靠背上各设了一个开关,扳动它就能把前座靠背向前推倒,从而较容易地跨进后座。依靠这个开关,从后排钻出来也不难,不必依赖他人的帮助。
后座椅是整体式的,有两个半埋式头枕。这个级别的小车还是更适合乘坐4个成年人,后座上身高1.8m左右的人能够“正襟危坐”,但跑长途还是紧凑了点。尽管高尔的后座椅面、肩肘空间比波罗还宽,但如果挤进3个成人,两边的人脑袋不得不处于歪脖状态。主座在前的其它问题是,后排两侧都没有杯架,车顶也没设置拉手,拐弯时乘客难免东摇西晃。
◆1.6升动力成熟度有余,先进性不足
来自桑塔纳的1.6升发动机,在5200r/min和3000r/min时可分别达到64kW的最大功率值和128Nm的最大扭矩值。这款发动机和波罗的那款1.6升发动机自然是不能相比,但装在1010kg重的高尔上,还是有些力度的。厂方提供的0~100km/h加速时间是13.2秒,基本能达到这个级别的动力要求。
起步时如果猛踩油门,它也能在低吼中迅速将你带入5000r/min以上的区域,但此时的轰鸣声令你不得不升档。各档位在3000r/min到4000r/min的范围内具有较为平顺的动力输出,并且这一区域内的油门踏板的随动性是最好的。低于3000r/min会有点力不从心,高于4000r/min又会带来较大的噪声。总的来说,发动机的响应速度居中游水平。
德国大众的车严格地遵守着“高技高价、低技低价”的原则,体现在高尔车上就是技术含量不高。不过考虑到定位将面向全国广大地区,随处可见的修理厂和配件店已形成充足而价廉的零部件供应能力,这反倒成为高尔的一大潜在优势。一如大众的其它车型,高尔的悬架也属于偏硬型设置,即使在坏路上车轮的跳动也不大,但带给车上的振动和噪音却很明显。尤其是在砖石路面上行驶,路面上细小的变化都能通过悬架反馈给驾驶者,虽然振动幅度很小,但却相当清晰。由于车辆级别的关系,在底盘降噪方面可能有所简化,因而车轮卷起的沙粒打在车底的声音也听得很清晰。
舒适型的4辐转向盘和基本型的3辐都有较好的握感,不同的是前者带安全气囊,外观也更有力量感。转向力在低速时为合适,高速情况下因助力大小不可变而过于灵活。

◆3级配置冲击10万以下市场
以往10万元级轿车的概念,都指的是在一个系列车型里,入门级车低于10万元,实际上厂商们主推的都是同系列的顶级产品。真正在10万元以下的,仍然由一些较小厂商和较老车型瓜分着。上海大众这只国内巨鳄染指10万以下市场,会给原有产品以巨大冲击。
从2月下旬开始先期投放的高尔有舒适型和基本型两种装备级别,它们共同的特征是风格统一的黑色全塑内饰、布座椅、整体式可翻折后座,185/60 R14宽胎、14英寸前通风盘,5个安全带和4个头枕。较高级的舒适型配置接近波罗的水平,如ABS、中控锁、双前气囊、电动后视镜、双向一触式前门电动窗、尾门遥控按钮、铝车轮,上市后3个月还将配备6喇叭CD机……这些对于紧凑型轿车已是不错的配置了。基本型就比较简单了,连后安全带也不是预张紧的,尾门必须熄火后用钥匙才能打开,连转向盘也变成了无气囊的三辐式。
据上海大众说在几个月内还将推出一款比基本型配置更简单的“导入级”高尔,预计它将是豪华小面的强有力竞争车型,但比基本型装备还少,实在令人想象不出它还有些什么配置。
◆市场需要,前景看好
中国汽车市场的潜力是无限的。不管作为年轻人的第一辆车,或是家庭的第二辆车,还是从其它的细分市场看,高尔都拥有巨大的需求。
但转化需求的重要一环,在于它的价格。新车型的不断推出令市场蛋糕越做越大,新一轮价格的调整也在酝酿。中档轿车中的广州本田雅阁已经抢先发难,它将影响到其它中、小、紧凑、微各级别车型,但目前谁也不希望打破局面。
消费者自然希望有合理的价格,上海大众作为举足轻重的一员,应该有能力和勇气去开个好头,让高尔离大家更近一些。
技术规格
高尔Gol舒适型

外形参数
长 3895mm
宽 1648mm
高 1415mm
轴距 2468mm
轮距 前 1388mm
后 1384mm
最小转弯直径 10.3m
最小离地间隙 102mm
接近角 18°
离去角 25°
整备质量 1010kg
行李箱容积 285/1015L
发动机
型式 直4,多点电喷
排量 1591mL
最大功率 64kW/5200r/min
最大扭矩 128Nm/3000r/min
驱动型式 前置前驱
变速器
型式 5速手动
悬架
前 麦弗逊式独立
后 拖曳臂式非独立
转向系
型式 齿轮齿条式
制动器
前/后 通风盘式/鼓式,ABS
车轮及轮胎
轮胎 185/60 R14
性能
最高车速 171km/h
0~100km/h加速时间 13.2秒
油耗及排放
90km/h等速 6.1L/100km
排放标准 欧Ⅱ
价格 手档标配 约8~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