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鼻鼽”,金代《刘河间医学六书》曰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鼻鼽”,金代《刘河间医学六书》曰:“鼽者,鼻出清涕也。”患者湿滞经络,肺窍闭阻,加之易外感,表现出湿邪困阻,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的一系列症状,治疗以温肾助阳,燥湿健脾,益气固表,祛湿通窍为治则,湿去则正安。多年临床发现,过敏性鼻炎多为湿邪作祟,更有湿邪郁久化热者,医者往往一味清热,殊不知,本病因于湿邪,易伤阳气,病不愈,乃阳气不足,一味清热,虽当时症状减轻,却不知阳愈伤,湿越盛,而致过敏性鼻炎经久不愈,临证不可不知。
中医观点中医学认为本病属“鼻鼽”范畴,多由脏腑虚损、卫表不固、风寒异气乘虚而入使肺气通调、水液停聚、壅塞鼻窍、邪正相搏于鼻窍所致。《医方辩难大成》有记载:“鼻窍属肺,鼻内属脾”,《灵柩·本神篇》则认为“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因此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基础是机体内的内因为本、外因为标,内因与外因结合而致。中医治疗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提出该病缓解期多以脏腑亏虚为主、发作期多为虚实夹杂症,肺脾肾三脏虚损为发病之根本,并由此提出四种分型: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肾阳亏虚,温煦失职;肺气虚寒,卫表不固;肺经郁热,上犯鼻窍。
中医药物治疗
治则治法
温补脾肺,驱风散寒用温补肺脏驱风散寒法(人参、诃子、甘草、细辛、桔梗、鱼脑骨、荆芥 等)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疗效颇佳;同时应用健脾益气、补肺敛气法以补中益气汤为主限制本病,辅以肾气丸八珍汤、龟鹿二仙膏等补血、益气、温阳的治疗在缓解期重补肾阳。以银翘散加减、辛凉清热、宣肺通窍治疗本病也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在使用宣肺通窍法控制小儿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后,进行祛风脱敏、清热化浊也有良好疗效。
疏肝解郁,补肺祛风疏肝解郁,补肺祛风,则自然窍通。肝失疏泄与本病发生有密切关系,且肝主腠理,故可以疏肝解郁祛风利窍法治疗本病:白芒、积壳、白术、柴胡、川芎、苍耳子、百合、芍药、黄蔑、党参、辛夷、防风等。疏肝再辅以利胆,据郭世林等的报道,用小柴胡汤合通气散(柴胡、黄苹、生姜、苍耳子、辛夷、清半夏、木香、香附、川芎、大枣、党参、鱼腥草、炙甘草)治疗过敏性鼻炎51 例,总有效率可达100%,体现了疏肝辅以利胆治疗的良好效果。
活血化瘀通鼻开窍以苍辛通窍汤(苍耳子、柴胡、木香、菊花、黄蔑、当归、蒲公英、获菩、薄荷、白芒、黄苹、辛夷、川芎、甘草等)达到活血开窍、通鼻排脓的目的;另外在本法之外酌加蜈蚣、僵蚕、地龙、全蝎等活血化瘀、通脉络可提疗效。
经典法加减据符林春等的报道:应用小青龙汤加味(干姜、细辛、白芍、五味子、熟附子、桂枝、苍耳子、麻黄、炙甘草、丹参等)治疗过敏性鼻炎200 例,其结果显示中药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西药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麻黄汤能明显改善小儿变应性鼻炎症状,治疗效果明确。邓少贤等用黄蔑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50 例,第一疗程显效42 例、有效8 例,总有效率可达100%,效果显著。此外应用补中益气汤、缩泉丸、桂枝加葛根汤、苍耳子散、桂枝汤、丹枙逍遥散、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方药治疗本病也可取得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