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宣钢高炉全部停产,是否复产待定

2021-09-29 22:52 作者:兰亭野竹  | 我要投稿

2021年,河钢宣钢产能全部退出,是真的要跟我们说再见了。

宣钢,太多的荣耀与光辉

时钟拨回1914年,宣化工业街、胜利路一带还是一片农田,北洋政府的一个官员带着一个瑞典人到宣化考察,这一考察不要紧,发现宣化竟然是个宝藏城市,为啥?因为人家有矿。

5年后, 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便是宣钢前身。从此工业发展的火苗随即在宣化这片寂静的土地点燃,一百年里,宣钢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迎来新中国成立,一座座烟囱拔地而起,一炼、二炼•••一点点茁壮成长, 直至成为华北地区“最豪横”的仔。

 

宣钢有多“豪横”呢?

70年代,他的风光一时无二, 配得上一句“中国钢铁之母”,生产的铁矿石供应着上海钢厂 、天津钢厂 、鞍山钢厂、首都钢厂等大型企业 , 朱德、陈云 、贺龙等都曾先后到过宣钢视察。

1990年到2000年是宣钢快速发展的10年,规模扩大至原来的7倍, 上缴国家税款17.86亿元。

一个钢厂,一座城,最辉煌时, 宣钢在册员工约3万人,加上家属就有10余万人,除了自身庞大的车间体系以外,还有很多附属于宣钢的后勤单位、 医院、学校和幼儿园,餐厅、宾馆、电视台•••

随着宣化区面积急剧扩大,宣钢已占据城市核心地带,加之粉尘污染、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 他只能远离我们,走向一个谁也无法预知的未来。


宣钢,几代人的珍贵回忆

在老宣化人眼中,宣钢曾是一块亮闪闪的招牌,曾几何时,能当上“宣钢人”是一件十分让人骄傲的事!宣钢有自己的医院、有自己的学校、有自己的商店、有自己独立的食堂、澡堂、班车,齐全的就像是一座小县城。

宣钢的篮球场建在最鼎盛时期,厂里定期要举办篮球比赛,大家热情高昂。那些年,大家都傻傻的,很单纯,我们的世界很小,小到眼里只有工厂、工作,殊不知,一转眼,青春不再,物是人非。

宣钢附属的学校很多,幼儿园、小学、中学、还有宣钢技校•••当时有个词叫“子弟”和现在的“富二代”差不多一个等级,工厂的娃儿就读子弟校学校,人情淳朴温暖,家长间几乎都认识。

那些年张宣地区不知道大学的人可能有,但不知道宣钢技校的却很少,大家把孩子送到学校,毕业后直接对口入职宣钢。

宣钢效益最好的时候是2005、2006年,工资是宣化地区最高的。工厂的职工福利是没法比的,一个字,发。过年过节家家户户米、面、油基本不用操心。

在宣钢子弟的心目中,关于宣钢的美好记忆太多了, 和父母到厂里的公共澡堂洗澡,还有宣钢自己生产的冰糕,特别好吃。如今,一切物是人非,即便再次回到那片熟悉的街区,也再找不到曾经的玩伴。

那些年,宣钢的活动很多,大家热火朝天的工作,全情投入生活。

郝云在《回到那一天》里唱到: ”可惜变换了时代,再也回不到那一天。“


可不可以回到那一天,让我们被妈妈牵着手,去厂子的公共浴池洗澡。可不可以回到某一天,烟囱浓烟滚滚,车间热火朝天,大人们满是笑颜。 可不可以回到那一天,哪怕只有一天•••

2016年为宣钢服务11个年头,在宣化这片热土伫立了4000多个日日夜夜的4号高炉,在去产能的大环境下退休。

这座曾经热火朝天的钢厂,如今正在经历着他最后的时光,而这些日渐空荡的厂房,都将成为宣化、张家口人共同的回忆。

百年宣钢,他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激情的岁月渐行渐远,流下的汗水和泪水也早已风干在历史的尘埃中。特别是为宣钢默默奉献的工人们,时代的洪流中,慢慢的老去

城市发展滚滚向前,


该告别的终将告别,


宣钢,祝你未来安好!


宣钢高炉全部停产,是否复产待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