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四个00后厂三代,把200年的祖传酱料拿来做咖啡了!

2023-09-03 18:43 作者:东莞plus  | 我要投稿

酱油雪糕

酱盐蜂蜜拿铁

子姜咖啡

香辣酱冰咖啡

听起来像不像随意的名词乱搭?

但这些“黑暗料理”真的存在

而且就在东莞

寮步  “酱啡” 

  东莞人的咖啡已经玩得这么“花”了?

出人意料的是

这些大开脑洞的新产品背后

却是一个家族守护的传统酱园

 

01  

调味料如何走向

年轻人的下午茶桌?

 

 

"酱啡"

是一家开在酱园里的咖啡店

这里是寮步“又一味酱园”

 

走进酱园,映入眼帘的是三百多个排列的酱缸,右侧的玻璃房子装修现代,里头的装潢很有格调,是年轻人爱去探店的类型。

 

咖啡和酱,既是中西结合,又是传统和现代的碰撞。这两种元素的组合,在跨界玩法里都是独特的存在吧!

▲酱园的酱缸和咖啡厅  

 

酱园之前主要接待来自香港的旅游团,现在免费对外开放参观。里面的咖啡店COFFEE@SAUCE是酱园主人的儿女们经营的,今年5月开始试营业。

 

这里和其他咖啡店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玻璃窗外陈列着的一排排酱缸,可不是摆设哦,缸里都有发酵中的豆类。仔细观察,店内的壁画、陈设也都有“酱”元素。

 

▲酱园中摆放的酱缸也是正常生产流程,师傅每隔几天都会检查是否有变质情况  

至于开头提到的四款创意产品,据老板介绍,麻辣酱冰咖啡是用辣酱和奶油混合,除了辣味还有浓郁的奶油蘑菇味,口感偏油,敢于尝试这种组合的客人不多。

 

但剩下几款特色产品都比较受欢迎,尤其是酱油雪糕,基本上初次到店的客人都会点一份试试,成为了“招牌”。

只见店员端着的托盘上有一小缸酱油和滴管,上桌后店员会用滴管在雪糕上滴上3~4滴酱油,口味比较重的还可以要求多来上一点。  

因为雪糕本身是海盐口味,加上酱油后送入口中,味蕾还算融洽。这种冰咸结合的口味既有新鲜感也并不踩雷,值得尝鲜。

酱盐蜂蜜拿铁,则是采用酱缸晒酱时油面结出的盐。将酱油凝固出的盐加入到咖啡里,再加入一点蜂蜜,做成一杯“酱油咖啡”。

▲右下角为“酱盐蜂蜜拿铁”  

子姜咖啡同样运用了自家生产的产品,“又一味”除了制酱,也有制作“寮步咸酸”的生产线。冬吃萝卜夏吃姜,将自家生产的子姜咸酸和冰咖啡融合,可谓是新奇的“养生咖啡”了!

▲子姜咖啡“JIANG”      

 

如果不想尝试特调口味

常规款咖啡

也会用酱油瓶的设计呈上哦!

虽然正式营业不久,网上关于这家“酱啡”的帖子并不算多,但每到周末店内几乎都能满座。生意这么快就步入正轨,让店主甚至有些超出预期。

▲小红书页面截图  

 

如果你以为

这家咖啡店将咖啡、雪糕

和酱油、酱料等组合在一起

只是为了制造噱头

那你可能小瞧他们的格局了!

 

这家“酱啡”

有更感人的传承故事......

   

02

4个00后“厂三代”的

守正创新

  据说,制作豆酱是寮步人基因里的技艺,当时的寮步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做豆酱。生于寮步的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刘松泰,专门整理了这段200年的豆酱历史,编撰成书出版。

 

据书中记载,清朝道光元年,商人尹锦延首次将“寮步豆酱”作为一种商品在坊间贩卖。

▲《酱香两百年》记录了寮步豆酱发展史 刘松泰著

 

1974年,寮步人梁沛安被分配到供销社酱料加工场跟班学习制酱技术,其中包括寮步传统豆酱、酱油、咸酸、果脯等制作工艺。次年,供销社解散,梁沛安作为制酱师傅被调任到寮步副食厂。

 

接下来的十年,他不断尝试优化配方,终于发现,二次发酵时只加入7%的食用盐,以及晒酱的时候加入浓度5%的盐水,是可以使豆酱变得味咸甜香的关键。因为他制作的酱料深受街坊喜爱,梁沛安的外号又叫“车饼”,于是“车饼豆酱,十里飘香”在当地便流传了开来。

 

1985年,正是下海经商的浪口,梁沛安抓住机遇,在寮步神前街创立了“合味副食”,即后来的“又一味食品”。生意越做越大,2009年在上底村设厂,占地数千平方,拥有晒酱酱缸七百余口。

▲《酱香两百年》梳理的时间线  

如今的酱厂已由第七代非遗传承人梁建华先生接棒。作为家中长子,他中学毕业后就进厂帮父亲的忙,从开车送货到继承手艺,一步步开始他的学徒之路。十多年的学习磨练之后,30来岁的梁健华接过父亲的担子,重建厂房,优化生产流程,改进生产设备。

 

梁沛安的二女儿梁巧玲在2019年又开办了“又一味酱园”,宣传寮步豆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下半年,酱园已经接待了来自香港等地的旅客五万人次。

▲酱园展厅  

现如今,家族的第三代渐渐成长,也开始“试水”经营。这家“酱啡”的主角是“又一味”创始人梁沛安的孙辈,4位非常年轻的00后。

 

他们4人有明确的分工:大姐负责烘培,研发面包、蛋糕等产品,二哥是咖啡店的运营统筹人,三弟是咖啡师,负责研发、出品饮品,小弟则负责摄影和宣传板块。

▲“酱啡”的餐品和环境  

关于咖啡,一开始他们都是“小白”。说起在酱园里开一家咖啡店的初衷,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读大学的时候,朋友放弃了西餐厅的事业,就把店里的咖啡设备转让给我们了。我们想着会做咖啡,哇好像很酷,容易找到女朋友,还可以跟朋友炫耀。”

 

拿到机器后,他们开始自己“捣鼓”咖啡,做着做着,想要精进技术。于是,从2020年开始,两个00后男生先后跑到上海和云南学习咖啡制作。

上海是国内较为成熟的咖啡特调市场,这次出行带给他们十足的灵感。渐渐地就有朋友提议,“为什么不将你们的察步豆酱和咖啡结合起来,做一个非遗文化咖啡店?”  

一语惊醒梦中人,创业热情高涨的两人随即开始“产品开发”,制作融合酱料的特色咖啡产品,陆续诞生了开头提到的几款特调商品。

▲店内的“酱元素”小道具  

4个00后用年轻的视角、创造性的尝试,将寮步豆酱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使其成为年轻人茶饮点心里的“新花样”。

 

正如他们所说:“守正创新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最近

他们又推出了

“豆酱蛋挞”和“豆酱月饼”

到底会是什么味道?

你想不想尝尝看呢?

地址  

东莞市寮步镇祥福路490号 

营业时间9: 30--17: 30

 

酱园免费开放

内有少量停车位

咖啡店在内

店名“COFFEE@SAUCE”

 

 

策划 | 向志清 刘妍静

来源 |金媛媛/文、金媛媛、受访者供/图

编辑 | 邹文丽 见习编辑 金媛媛

 

四个00后厂三代,把200年的祖传酱料拿来做咖啡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