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托福听力中的贪嗔痴

2021-10-25 10:55 作者:HUGE托福  | 我要投稿

黄叔年轻的时候一直认为听力就是个纯靠实力的科目,对于技巧,尤其是心态之类的因素不屑一顾。

但是随着教学年限的增长,发现有不少水平近似的同学,考出来的分数却相差不少。

所以不得不考虑实力之外的其他因素了,心态或者说是考场策略就是最普遍的一个外在因素了。


那最常见的错误心态有哪些,又应该如果进行调整呢?

今天黄叔就和大家聊一聊最常见的三种心态误区:贪,嗔,痴。


误区1:贪。

什么都想听懂,什么都想记下,怕遗漏任何一个小细节。


大部分来上听力课的同学听力材料都是没有办法100%听懂的,能听懂60-70%已经属于不错的水平了。但是事实上60-70%的内容把全部或者至少绝大部分题目都做对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为什么很多类似水平的同学却很难考到接近满分的成绩呢?

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

那到底要做听哪些信息才能做全对呢?请参见:那到底要做听哪些信息才能做全对


误区2:嗔。

一段时间分数提升不明显,就怪学习方法,甚至责怪自己天资不够。

大家都知道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以托福分数为衡量标尺的话每个小的质变对应的是3-5分。这意味着大家分数提升并不是缓坡式的,而是阶梯式的。

▲缓坡式 ▲阶梯式


大家可能学习了一段时间,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但分数却“岿然不动”。

这并不意味着大家在做无用功或者毫无进步。

只是可能还没有完全够到下一个”阶梯“的高度或者在新的”阶梯“上还立足未稳,稍有一些发挥失常或者考场干扰就又掉回到了原来的阶梯上了。

这个时候产生负面情绪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所有人付出了都希望有回报。


但是在情绪平复下来之后我们更需要做的事情是检视自己是不是练习过程中有没做到位的地方,或者说是不是有些练习是用有没有完成动作或者动作的数量来衡量而不是最终的效果来衡量。

(比如有的同学号称自己精听了100篇文章,我说那是不是我播放任意一篇文章的任意2-3句话的音频你都能准确,完整,迅速地说出中文意思呢?答曰:不太能。 ‍♀️)

因为量变到质变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量是不是够实在。

▲你的量(南方馒头) 

▲大神的量

如果每天都在积累“南方馒头“的话,确实可能需要多花亿点时间才能达到一颗”北方话梅“的量。

所以如果短时间没有分数提升,不要怀疑不要彷徨,先反思总结,然后麻溜的继续练吧。


误区3:痴。

痴迷于自己的思路,合理化自己选的错误选项,不从出题人的视角考虑。


还有一些的同学,实力其实很不错的,但是做题就是钻牛角尖,对自己的错误选项百般宽容,对正确选项无比挑剔,可以说把双标做到了极致。


比如我们听了一段介绍李云迪的成长之路的文章,有个题目问:请问下面哪个选项是对李云迪最准确的描述:

A.李云迪是一个国际知名的钢琴家。

B.李云迪是一个表演艺术家。


有的同学会坚决选B,理由是A肯定不对,因为ta不认为里李云迪是国际知名的,他比郎朗差远了。

那B为什么对呢?是因为他一直在扮演“钢琴家”这个角色,其实弹钢琴根本不怎么样,他能让很多人误以为他和郎朗是同级别的,所以他一定是个表演艺术家了!

如果他们在抖机灵的话,我必须要佩服他们的脑洞,但是如果是考试这样选题,那属实是灾难了。

所以建议大家在确定正确答案之后多去从想想正确答案的合理性,不要强行把自己的错误答案添枝加叶,扭曲歪解以变得合理。

一切的信息都需要从文章中来,不能带自己的主观臆测。



心态问题暂时就跟大家聊到这了,祝大家远离“贪嗔痴“,早日”戒定慧“。


最后,关于HUGE:

我们是一群语培行业的深耕者。这里有你需要的托福资料,备考资讯,免费讲座,专业课堂,做国内最专业的托福备考平台。

网站:hugejiaoyu.com

公众号:HUGE教育工作室

公众号日更应考干货,欢迎大家关注,阅读与分享。

b站账号还会不时更新tpo和真题视频讲解哦~

HUGE教育工作室 托福雅思SAT


HUGE官网页面总访问量破153万,总访问用户已突破49.4万


作者:黄叔

编辑 & 排版:亮亮 小蔡

首发:HUGE教育工作室



托福听力中的贪嗔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