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言录』『故萤』
土谷祠无人祭拜,草木滋生,徒留几处残垣断壁,破棚碎瓦,旧时景色唯有主厅那一方旧砚尚存。
后院水井积蓄了些雨水,倒也还算清澈,粗绳老旧,辘轳吱吱呀呀,年久失修。
大概,他也不知为何会再次返回这荒郊小庙。
砚旁墨块尚且未腐坏,添水研作浓墨,解下纸笔,墨染方絮,散作竹叶几簇、墨蝶三两。露水浸透薄衫,亦融于砚中浓墨,不知几时,那墨淡了许多,恰作了几茎枯草叶。
欲添几点萤火的笔顿在原地,一声叹息随风散去,笔已被收起。
"秋生萤火,难见霜冰。月明依旧,昔者莫寻"
月华遍撒,一点微光渐行渐远,那土谷祠中仅留一幅画卷,微风拂过,竹叶似颤动,墨蝶飞离画卷,隐于夜色,无影,无踪。
—————————————————
曾几何时,那土谷祠还未荒废,香火不多,总归是有的,只是方圆几里并无人烟,进香者何处来,何处去,无人知晓。
每逢秋夜,萤火纷飞,群聚在后院井畔,日出则散,年年如此。
远行的旅者于此歇息,恰逢秋夜,大厅进香的香客邀其共赏月明之景,旅者一时兴起,欲绘一幅秋色图,苦于无墨无砚,只得作罢。
次日清晨,一方砚台连同墨块被置于厅中长案,香客不知所踪,仅留一字条。
"墨砚已备,愿君停留几日,莫使月下萤火空飞舞"
自此,一连数日夜幕降临之际,必有二三香客,或携佳肴,或捧香茗,与旅者彻夜畅谈。谈至兴头,挥笔泼墨即是一幅佳作,栩栩如生,若非方絮所缚,怕是要成真物生灵。
只可惜,好景不长,落叶蒙霜,秋退冬近,一院萤火所剩无几,三两点伏在枯草叶上,再难飞舞。
夜色已深,旅者见香客迟迟未到,起身四处寻觅,无果,闲敲空案,欲作画解闷。瞟向后院时,正撞见三两萤火归寂,乎觉袖中沉甸甸,却是一小巧的夜明珠连同信封。
"万物有限,愿君安康,自知再难相聚,唯以薄礼相赠"
那夜明珠上刻了字,却是"萤火"。
旅者行前作了一幅画卷,题诗其上,此后,再无人于此磨墨。
"流萤不绝年年有,故者一去无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