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攀枝花开 | 铁道兵战士创造奇迹

2021-11-16 09:27 作者:树上微  | 我要投稿

攀枝花开

/新书来袭/



叙述一个铁道兵战士奋战在成昆线上的美丽、动人、悲壮的故事。


本书已由台海出版社出版,树上微出版精心制作而成!


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01

『内容简介』

□□□□


本书围绕主人公郑承烈应征入伍、新兵训练、当秦师长警卫员、养猪、深山伐木、进隧道打山洞、退役后看守烈士陵园和义务巡视铁路线等生活经历展开。


封面压纹工艺

新书实拍图


作品还塑造了郑承烈母亲,其女友刘雪茜,战友赵勇、周志伟、刘班长,首长秦师长、孟连长,医务人员陈爽爽,民工阿娇、陈大哥及刘班长儿子小虎等人物形象。


描写军人生活的题材,大多以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为背景,而作品《攀枝花开》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题材以和平建设时期的艰苦岁月为背景。


但军人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同样肩负着神圣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同样会流血牺牲,同样在生活中展现军人的风采和本色,即使退役了也一样。


小说取名《攀枝花开》,因为攀枝花长期被誉为英雄之花,用在铁道兵身上十分贴切。


本书已被豆瓣、知乎、一点号、趣头条、今日头条、新浪微博、搜狐号、小红书等平台争相报道!



02

『作者简介』

□□□□


 

NEW BOOK

《攀枝花开》

黄金龙 著▲


黄金龙,1969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976年5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长期从事中专卫校、医学专科学校、医科大学的医学教学工作,曾主编《简明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教程》《医学心理学三百问》等医学教学及学生学习用书。


长篇小说《攀枝花开》是作者退休后创作的第一部文学作品。



03

『精彩抢先看』

□□□□


CIP检索书名“攀枝花开”


一月是全年最为寒冷的时节。昨天下午四时左右,阴了一整天的天空,忽然间变得昏黄、低沉。紧接着飘起零星雪花,还夹杂着冰冷的雨点哒哒哒地打落地上。临近傍晚,刮起了凛冽的西北风。


雪越下越大,纷纷扬扬的,一眼望出去,已是白茫茫一片。在人们甜蜜而又安宁的酣睡中,大雪悄无声息地下了一夜。雪悄悄地飘落,又悄悄地停下。今天清晨,当家家户户打开自家的门窗时,户外已银装素裹。一个雪的世界,一个雪的天地。


雪过天晴,太阳跟往日一样,从东方遥远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露出红彤彤的笑脸,金色的阳光普照大地。多么柔和而又明媚的阳光,多么纯净而又晶莹的白雪啊!“妈,好大的一场雪!”郑承烈打开房门,边扣棉袄的扣子,边惊呼,他一脸喜出望外的表情。


江南,每年冬季里下雪的日子并不多,有些年份甚至连一片雪花也不见飘落;因此这场下的时间虽不长、只积了五六厘米厚的雪,在人们的眼里也十分稀罕和新奇了。


还在里屋的母亲回应说:“瑞雪兆丰年,是个好兆头!”郑承烈仍兴奋不已,随即跨出门槛,来到门前的雪地里,蹲下身子,双手捧起一大把雪,轻轻往自己脸上搓揉。他似乎在用雪洗脸,又似乎在亲吻手中洁净的白雪!


母亲从内屋来到外屋,见后笑着道:“都二十的人了,还像个孩子,没头没脑!”郑承烈侧转被雪擦得通红的脸,冲着母亲嘿嘿嘿地一阵傻笑。在母亲眼里,儿子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她见自己的儿子那么天真可爱,充满孩子气,心里乐滋滋的。她又怕儿子被冻坏了,便关爱地说:“好了,揉几下够了,别把脸冻坏!”儿子却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站起身来说:“妈,你放心,冻不坏。我还想到大东北的雪地里摸爬滚打呢!”母亲朝他扑哧一笑,说:“又在痴人说梦!怎么去?”


“当兵。”


“当兵?”


“对!当兵!”郑承烈的母亲先稍微一愣,随后又朝儿子意味深长地笑一笑,没说什么。她从身旁的椅背上顺手拿起一条围裙,系在腰上,进厨房煮早饭去了。


郑承烈自小就喜欢雪,喜欢在白皑皑的雪地里玩耍。每逢下雪天,只要家门前的场地上雪能积起来,他就叫上小孩子一大帮,或共同堆雪人,或分组打雪仗,或拿出家中的大簸箕放在雪地中央,用小棍将其支起,小棍上系一条长绳,再在簸箕下撒一些谷子和麦粒,捉小麻雀。


他往往玩得手指都冻成一根根胡萝卜似的,而头上还冒一股股热气。小时候他喜欢雪,只觉得雪好玩极了。现在长大成人了,总不能再叫上当年的一群小伙伴堆雪人、打雪仗、捉麻雀。


长大了他仍喜欢雪,甚至对雪情有独钟,是由于雪具有纯净无瑕、洁白似玉的品质;此外,另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含义,那就是某个人的姓名中有一个“雪”字!


此时对他来说,用雪擦过的脸虽说冷冰冰的,但他的心里却有一种无比温暖和亲切的感觉!现在他站在屋檐下的石阶上,两眼望着位于场地东南角的一棵柿子树。这棵柿子树今年正巧是他年龄的一半,十岁了。


这是他和刘雪茜一起种下的,因为他俩都喜欢吃柿子。柿子树长得枝繁叶茂,每年果实累累,而且结出的柿子吃起来像蜜一样甜。每当柿子成熟时,他总会邀请刘雪茜到他家来,一起品尝柿子的甜蜜。每次刘雪茜回家时,他总让她带上几个。


小时候的事情令人难忘,历历在目。而此时正值冬季,柿子树自然只剩下光秃秃的粗粗细细的枝丫了。几只小鸟在枝丫间追逐、嬉戏,叽叽喳喳,争着说一些人类听不懂的话,不时地把树枝上的积雪抖落下来。


郑承烈饶有兴趣地瞅着它们,嘴里还模仿着学起了鸟叫。一听就知道不是同类的语言,鸟儿们“轰”的一声,不约而同地飞走了。他无奈地苦笑一下,转身进了屋。母亲已把早饭煮好,两碗热气腾腾的大米稀粥摆放在靠墙的八仙桌上,还有一小碗自制的酱黄瓜片,母子俩围着八仙桌坐下吃饭。


刚喝了两口粥,郑承烈抬起头问:“妈,今天生产队里大概不出工了吧?”“下了这么大的雪,田里的土冻得硬邦邦的,干不了什么活了。”母亲语气十分肯定地说。


定制出版

新书实拍图▷


儿子边用筷子从小碗里夹起一片酱黄瓜,边说:“那我等一会到镇上去一趟。我好像一个星期没上镇了,去会会老同学。”母亲知道儿子在镇上有位老同学关系甚好,便说:“去吧。不过,回来时买一瓶酱油、一斤盐,家里的快用光了。”“好的。”郑承烈今天想去镇上,主要不是会老同学赵勇,而是想打听打听有关征兵的消息。


这两天在生产队里干农活,听村里的几个小伙伴说,今年的征兵工作已开始;他们还绘声绘色地告诉他,部队里带兵的军人已经进驻了公社武装部。这让他心花怒放,蠢蠢欲动!但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必须自己跑一趟镇上,去验证一下虚实,否则心里不踏实。


本来他想把这一听来的消息及时告诉母亲,但又怕是别人胡编乱造,因此还是先探明虚实后再跟母亲说为好。这两天,他满脑子想着当兵这件事,所以刚才在母亲面前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


不管怎样,到了镇上,一切就会见分晓了!村上的小伙子们,对自己的生活和前途各有各的想法:有的喜欢去学手艺,木匠、泥水匠,造房盖屋;有的仍喜欢种田,春种秋收;有的喜欢当兵……而郑承烈对学手艺和种田都没多大兴趣,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当兵。


从小到大,就这么一个心思。他有点心不在焉地吃完早饭,放下手中的空饭碗,离开餐桌。他正准备出家门时,母亲叮咛说:“外面天冷,把围巾围上。”郑承烈进自己的卧室,取下挂在床架上的蓝绒线织成的一条围巾,将它绕着脖子围了二圈;然后告别了母亲,就匆匆出家门上路了。


郑承烈沐浴在金灿灿的阳光里,脚踩着松软的积雪,兴冲冲朝小镇方向走去。周围的雪景无疑让人赏心悦目,但此时此刻他已无暇顾及。他加快了脚下的步伐。他家到小镇,不算远,步行二十多分钟即可到达。


江南小镇,古朴而优雅,清幽而端庄。一条石板铺成的街道,窄窄的,足有三里路长。街两旁的房屋,白墙青瓦,错落有致。其南侧,伴随小镇流淌着一条河流,河水清澈,波光粼粼。河面上,架着三座古老且又别致的石拱桥。


小镇的北侧,通往县城的公路白绸带似的伸向远方。这里有商店、幼儿园、小学、初中、卫生院以及几家社办企业。车站附近,还有一个面积挺大的广场,广场的东侧是在傍晚经常放映电影的大礼堂。这里是公社所在地。


“参军服兵役是每个适龄青年应尽的义务!”“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所大学校!”“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军民团结如一人!”“加强国防建设!”“向解放军学习!”“向解放军致敬!”等内容的横幅和标语,在车站附近、广场周围以及大礼堂的围墙上,在那些人流量最大、最为显眼的地方,三四天前就大张旗鼓地张贴出来了。


广场以及公社大礼堂是当地二万多公社社员及小镇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什么集会、庆祝活动、文艺演出等,都在这儿举行,要么在大礼堂里,要么在广场上。


谁想要了解一些形势方面的动态,打听一些消息,来这里是最佳的选择。当然脑子机灵的郑承烈不会想不到这一点,他到了小镇,哪儿也没去,一溜烟跑到广场上。


眼前振奋人心的横幅和标语说明了一切,这还用得着再去打听吗?一目了然,不言而喻。村里的几个小伙伴没瞎说,今年的春季征兵工作确实开始了,最起码征兵的宣传工作已经打响。小镇上征兵工作已启动确有其事,这让郑承烈悬着的心缓缓落下。


村里的小伙伴不是还告诉他带兵的解放军已进驻公社武装部了吗?他也想去验证一下。于是他离开广场,走进一条窄小的巷子;出了这条巷子,再沿着街道朝西走,在这条街的最西端,有一座旧社会里地主老财的大院,算是镇上最为豪华的建筑了;现在,公社革命委员会、武装部都设在那里。


他一鼓作气快步走到大院门口,却畏怯地站那儿不敢进去了。他知道这里,但从没有来过,更没有踏进过这大院的门槛。他站在大院门外,一下觉得这是个令人敬畏的地方。他就怕人家看到他后问他来做什么,到时他如何回答呢?


这种尴尬的情境使他产生了临阵脱逃的想法,但是见不到征兵的解放军又不甘心!他的身子紧贴着院门的石柱,窃贼一样伸出脑袋,窥视院内的动静。


“你这小鬼在这儿干吗?”毫无戒备的郑承烈被吓得差点灵魂出窍,他本能地侧转头,看见一位解放军正站在他身后笑盈盈地问他,他紧张得支支吾吾说不出话。解放军仍笑着亲切地问:“你有什么事?找谁?”


“没……没什么事。不……不找谁。”郑承烈仍十分紧张,说话结结巴巴;而他的心里却在说:哎哟,我的妈呀!想见一见解放军,不料解放军从天而降,一下出现在自己面前了!


那位解放军和蔼地拍拍郑承烈的肩膀,然后走进大院里去了。郑承烈的心情这才平静下来。目的达到了,任务完成了,他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公社机关大院。


他多么渴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身穿绿军装、佩戴红领章和红帽徽的解放军战士啊!


此刻他准备返回广场,看能不能再打听一些有关征兵的具体情况,比如说,征兵的数量多少?什么兵种?征到什么地方去?是北方还是南方?等等,他心里的问题和想法很多。


然而最终他没再去广场,这些事问一问赵勇不就行了?赵勇应该知道一些情况。主意敲定,他就直奔赵勇的家。


更多故事敬请关注《攀枝花开》

攀枝花开 | 铁道兵战士创造奇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