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友作品载入《大红袍》,流芳百世

什么是大红袍?
大红袍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红袍是指大红袍画集,而非大红袍茶叶!“大红袍”是我国艺术界的一个神圣的存在,被誉为“画坛史册”,更是无数艺术家的终极梦想! 而能被“大红袍”收录并出版专属画集的画家,就被称为“红袍画家”。
潘天寿、黄宾虹、李苦禅、朱屺瞻、关山月、吴冠中、吴作人、黄胄……你还看到了哪些艺术大家?
大红袍画集整体视觉呈现为中国正红色,即我们常说的“中国红”,选题规模宏大,出版印刷严谨,对编印和设计水准要求非常高。正因其高标准、高规格的编印水平在业内得到广泛认可,持续而系统地推动了中国艺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社会美誉度很高,所以被艺术节和知名出版社约定俗成美誉为“大红袍”。
大红袍在美术界的地位如何?
大红袍自出版以来,相继推出了近现代至当代中国画坛各时期重要艺术家的代表作品系列,对中国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并成为公认的具有影响力的图书品牌。更因其学术性和权威性,长期以来备受美术理论研究者和专业艺术爱好者的推崇。学术界以能否入选“大红袍”来评判一个画家的艺术高度!收藏界以收藏“大红袍”系列作品为最高荣誉!艺术市场上“大红袍”作品相比一般作品价格高出好几十倍!凡是能够入选大红袍的艺术家,其作品无一不在后市拍卖上屡破天价!被艺术品市场誉为中国艺坛“价值风向标”!“红袍一上,千万起藏!”,事实上何止千万,很数“红袍画家”作品价值早已过亿。

陈廷友1963年5月出生,安徽合肥人。国画大师亚明先生弟子。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工商业企业家艺术家联谊会副主席、安徽省文史馆特聘书画研究员、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安徽渐江国画院院长。个人画展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合肥、黄山、宁波、肇庆、宜兴、芜湖等地举办过十八次。2014年应美国中国文化艺术基金会邀请,在哈佛大学举办《大美黄山·陈廷友中国画展》和讲学。2015年在北京荣宝斋举办《大美黄山·陈廷友中国画展》暨人民美术出版社《陈廷友中国画集》大红袍首发式。
作品被美国《侨报》、《国际金融报》、《美术报》、《中国艺术报》、《中国书画报》、《中国文化报》等专业媒体整版宣传报道。作品多次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画展并获奖。2015年被评为“首届安徽书画年度人物”。2018年应安徽省政府、安徽省外事办、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邀请,代表安徽画家赴美国马里兰州,出席魅力安徽书画作品展开幕式。出版个人画集多册,多幅作品被美术馆、艺术馆等专业机构和个人收藏。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走近国家品牌——人美“大红袍”
国家品牌 美术标杆
“大红袍”是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和《中国当代名家画集》两套大型系列画集的业界美称。“大红袍”的出版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策划组织编撰《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先后推出20卷《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共收录包括任伯年、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等20位名家作品。在中国台湾地区以繁体字印制出版,面向全球发行,风靡一时。在大陆则以简体字发行,同样引起巨大社会反响。“大红袍”的品牌与口碑初步形成。至2018年6月,这一系列画册已经累计出版201种,完全树立了“大红袍”在业界的口碑。

在编辑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过程中,人民美术出版社收到来自美术界及文化艺术领域各方面的积极建议与强烈呼吁,对于一些造诣深厚、艺术成就已得到美术界公认、其作品已经成为当下美术界典型的当代画家虽有入选“大红袍”的强烈愿望,但或因年龄条件不够或因艺术水准离近现代名家尚有一步之遥等原因无法入选。为增加“大红袍”的时效性与经典性,经多次研讨,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了“大红袍”的另一个版本——《中国当代名家画集》,至2018年6月,《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已出版108种,丰富了“大红袍”的家族成员。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因为这两套画集“以其宏大的选题规模,精湛的编辑、设计、印制水平”,加之其函套外表是庄重的红色,久而久之被我国美术界称之为“大红袍”。二十多年来,人民美术出版社“大红袍”系列每年都有新的选题推出,影响力逐年递增,成为美术出版界大型系列画册出版的一个里程碑和艺术标杆。“大红袍”作为国家著名品牌为人民美术出版社所独有并注册,受到国家知识产权保护。

权威遴选 卓越影响
经过多年的打造、磨砺与品牌经营,“大红袍”越来越受到业界的认可。美术界、收藏界和读者也因为“大红袍”系列严格的遴选标准和孜孜以求的艺术品质追求,而把能否进入这个系列作为衡量一位画家艺术造诣的学术标杆。很多画家以把能入选“大红袍”系列视为自身艺术生涯中的大事。

特别是近年来,人民美术出版社为保证“大红袍”的品质和权威,进一步严格完善了“大红袍”评选机制,设立了全国“大红袍”评委专家库,评委由当代国家美术艺术领域领军人物与各个美术门类的权威专家担任,评审采取独立评审制,每次评选从全国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委,每位评委对每一位入选的画家进行投票,超过2/3票数的画家进入选题入选名单,提交人民美术出版社办公会论证评议,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编辑、出版和发行。有效规避了一些社会知名度大于艺术水平的艺术家,画集中就绝不会勉强收录。
人美出版 必属佳品
人民美术出版社是新中国初期三大美术机构之一与中国美术出版的重镇,自1951年建社以来,从人民美术出版社走出了一代又一代出版家、编辑家、美术家。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年画、连环画、宣传画。
进入新时代,人民美术出版社紧紧围绕“四个人美”建设,突出主题出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推出《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美术百科全书》《中国碑刻全集》《中国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等重点优秀图书,成为引领新时代中国美术出版发展的中坚力量。
逸秀洒脱 淡雅超旷
陈廷友笔下的黄山,春夏有烟雨壑气,秋冬显劲骨英姿,不失传统笔触又添个性特色,人气与画息相协调,呈现出一番新意境。观其画,淡泊宁静,清越超迈,气韵生动淋漓,一幅画乃一生命空间,一幅画乃一性灵家园。他重视继承传统和学习前人,更重视向黄山造化学习,这是一种有创新、有研究的学习,致力于表现“大美黄山”的风貌,传达“黄山大美”的品格。
——探讨陈廷友国画艺术内涵和市场火热原因
文/周玉冰
陈廷友是近几年来涌现出来的全国性书画大家,他的作品在合肥、黄山、广州、宁波、南京、上海、北京、及美国等地,已成功举办过18次个人画展,并且每一次展览都是好评如潮,也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响。这源于他作品的艺术内涵和他准确的艺术定位。1963年出生的陈廷友,幼时便喜爱画画,看到雀跃枝头的小鸟,他会立即勾勒,神态跃然;看到盛开的花朵,他会全神描绘,生机盎然。二十多岁便在合肥举办画展,声誉鹊起。
一个艺术家的成就离不开自身的悟性、追求,也需要一定的机缘。也许是上天对这位艺术才俊的垂青,他得到艺术大师亚明先生的赏识,并被收为入室弟子。亚明曾任江苏美协主席、是“新金陵画派”的中坚推动者和组织者。当时,亚明在太湖畔的近水山庄潜心研究书画,已经不愿轻易接收弟子,是陈廷友的作品打动了他,他从作品中看到了艺术专业毕业的陈廷友的潜力,更为重要的是,他敏锐的眼光看出了敏于画而讷于言的陈廷友的悟性与执着。
从此,陈廷友经常走进这样一位大画家的近水山庄,聆听恩师的教诲。甚至,入住山庄,与恩师朝夕相处,悉心领悟。有时,随老师外出写生,进步飞快。一次,亚明观看他的作品后,惊喜地题写:“廷友近作意境宽远和谐,气韵生动……近作能见传统风范,又注入现代美学意识。”他对自己晚年的这位弟子甚是器重,也给予厚望:“中国画贵在意境,笔墨不可勿。陈生能苦学先人,他日必大成器也。”
亚明对陈廷友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到修身做人,小到笔墨的精妙把握。几十年的心追手摹,陈廷友在领悟恩师的笔墨精髓后,融入自己的个性,他的山水画,泼墨写意都是自然天成,气韵灵动,独具意蕴。




陈廷友画路宽广,不仅表现在题材的多样性上,同一题材也是风格多变,以他的山水画为例,有的侧重骨力,线条遒劲,钢铸铁打一般;有的侧重清润淡雅,给人烟云空蒙之感,呈现出逸秀洒脱,淡雅超旷的美学风貌。他已经进入大家行列,但他为人厚道、格外谦虚。更主要的是,骨子里有一股韧劲,要让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弘扬,为此,虽然艺术评估机构衡定他作品价值在万元以上一平尺,但他不以名利为重,主张艺术走进大众,从收藏角度来说,作品的市场价值远远低于艺术价值,引起藏者趋之若鹜,这正是他叫响藏市的主要原因。
中国画贵在意境,笔墨不可勿,陈生能苦学先,他日必大成器也。
——亚明(著名画家)
其师著名国画大师亚明先生题道:“中国画贵在意境,笔墨不可勿,陈生能苦学先人,他日必大成器也。”陈廷友笔下的黄山,春夏有烟雨壑气,秋冬显劲骨英姿,不失传统笔触又添个性特色,人气与画息相协调,呈现出一番新意境。
作品传统功力深厚,细腻高雅,风格凸显独具个性。
——章飚(安徽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重峦叠嶂莽苍苍,一派空灵烟水长。墨色融融存幻境,流泉飞瀑漾诗行。
——李中华(著名诗人)
傅抱石大师说过:“笔墨见高低。”廷友守候笔墨,努力追求心灵精神、笔墨精神和自然精神圆通融会,虚心学习,悉心研究,耐心实践,汲取古今笔墨精神,学习大师笔墨精髓,借鉴他人笔墨精华,努力体现传统风范,注入现代美学意识,探求自己新的笔墨表达。他用笔出自锋里,潇洒灵动;用墨丰富多变,和谐统一;用水酣畅淋漓,富有灵气。整个画面气息流畅,气脉通达,风骨劲健,气韵生动;其作品韵味浓郁,韵致隽永,韵格高迈,显现了独特独到的笔精墨妙,意逸神飞。自然勾勒出天工造化的纹理、肌理和物理效果,凸显出自然山水丰富、鲜明、和谐的艺术层次,形成了清越超迈、淡泊宁静、宽远和谐的艺术意境。
——高以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