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阳旅游第211篇 洛阳发掘的青铜西周车马器是如何造出来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深度洛阳旅游第211篇 洛阳发掘的青铜西周车马器是如何造出来。
青铜车马器是指用于古代车马上的青铜配件,从商到西汉前期,马车一直是统治阶级才能拥有的奢侈品,而一些纯装饰性车马器则体现了车主人的身份及爵位的高低。
2023年2月7日,一个人顺路参观了洛阳博物馆。发现了一套西周时期非常罕见的青铜车马器,这套青铜车马器保存非常完整,有马冠、当卢、节约、镳,衔、轭、軎、辖、辕首饰、衡饰、轴饰、踵饰等组成,青铜车马器造型各异,类型丰富,一些器物表面还有精美的纹饰,多数器物使用了鎏金工艺。其中的西周青铜车毂,构造非常的复杂,主要有两个连接轴和一个截锥体构成。这个就是3000多年前中国的高科技。
2012年,青铜车马器发掘于洛阳瀍河一建设工地,青铜车马器放置在墓葬西南角。墓中随葬品保存完整。该墓葬距地面约7米,坐北朝南,长约3.2米,宽约1.6米;墓葬形制为西周时期常见的竖穴土坑墓,墓室中部略低于墓底,有一腰坑。墓内的棺材已经碳化,在墓室周围留下黑色的痕迹。从痕迹分布情况看,棺材呈梯形,北部宽1米、南部宽1.2米,长约2.4米;放置在棺材内的墓主人尸骨已经碳化,在墓室底部留下一些红色的碳化痕迹,能大致看到人形模样。在墓室的北部,靠近墓主人头部的地方,放置着几件保存完好的青铜器,分别为一爵、一鼎、一簋、一觚、一戈。簋的底部有至少五个字的铭文。一鼎、一簋是一般士大夫最标准的陪葬规格。腰坑是商代流行的习俗,从出土器物的地理位置、形制特征等可以判断,该墓葬是西周早期的墓葬。
马车不仅是战车,也是身份等级的象征。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天子驾六还是驾四争论了二千年,洛阳出土的天子驾六是这个争论噶然而止。周朝的造马车技术是非常先进的,比如这个青铜器棘爪棘轮。外部是规律的齿轮、内部方方正正的方形,更吃惊的是有个棘爪防止棘轮反转。我高度怀疑周朝的青铜棘轮棘爪是现代人造出来。
洛阳地区发掘的西周时期墓葬分布范围广泛,东起白马寺,西至涧水以西,北到邙山南麓,南抵洛阳南郊的关林,但主要集中在瀍河两岸。总计约有400余座。西周时期人们居住地和丧葬地还未分开,瀍河两岸是3000多年前西周人活动的一个密集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