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航拍中国》安徽篇~

1.安徽省,地处华东地区,跨越了中国的南方与北方。长江与淮河两条水系将安徽分成了皖南,皖中和皖北,黄山傲立在皖南山地之中,省会合肥坐落在全省的中心,皖北平原则孕育出了中国的百亿粮仓
2.黄山松树。种子乘风而行,花岗岩的缝隙缺水源,少养料。
3.清晨,谷底的水汽升腾成云海。草木享受滋养,也成为云海的来源。黄山松的根不断分沁有机酸,从岩石中溶解出点滴养分,形成薄薄土壤。
4.黄山有冬雪。冰雪的重量对根部缺土的黄山松是个考验。松树只能把根扎进更深的石缝中,将身体向阳的一面尽力舒展。
5.钻进云雾的是缆车(慢),45度以上的险峻峭壁在地轨缆车的脚下稳稳展开。
6.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气象站——黄山光明顶,研究中国长期的气候演变规律,也担负着黄山气候导游的任务,(五岳: 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7.宣城市绩溪县豺狗狼尖是一片花岗岩峰林安徽南部多山,地理学家习惯将这里称作皖南丘陵山地。
8.木梨硔村因为土地稀缺,木匠打造出的立柱支撑起悬崖边的房屋和村落。
9.皖南竹海。有时候一片竹海只是由一根竹子生发而成。
10.塔川三村晒秋习俗。
11.皖南多山也多水。主人用鸬鹚捕鱼,脚踩的两只船俗称鸬鹚划子。青戈江,水位与流量受雨水的左右,洪水与早灾常常伴随,1982年,青弋江被一座大坝拦腰一截出一片太平湖。
12.在皖南村落,人们在粉墙黛瓦间建宗祠,立族规,续家谱:家族宗法在古村代代相传。
13.在徽州元宵节有嬉鱼灯,认为这可以防火。
泾县宣纸。从竹篓中倒出的青檀树皮是制造宣纸最重要的原料。
15.安徽有宣笔,徽墨,泾县宣纸和歙观(最负盛名的文房四宝是: 浙江湖州的湖宅、安徽徽州的徽墨、安徽宣州的宣纸、广东端州的端现
故乡地少山多,徽商就顺着新安江前往江浙成就商业传奇。
新安江最终以钱塘江的名义流入东海
16.确山产梨,黄河决堤改道,留下漫漫黄沙吞噬了废弃的河庆,没想到这沙土疏松深厚,恰好适合梨树根系生长。
17.安徽花海多。毫州芍药花海,芍药是传统的中药材,一旦花朵过密,与入药的根茎争夺养分,就要摘花。芍药花瓣被收集起来做成精油香膏。
18.在阜阳,5000台收割机一周的时间收割数百万亩小麦,将粮食从这年产百亿斤的大粮仓送到你的饭桌上。
19.江南的丰收——围湖造田出方方正正的稻田(当涂县大公圩),常言道南米北面,北耕旱地,南种水田,安徽稻麦都有。
20.蚌埠淮河铁路大桥是百年前的大桥。如今的高架桥上,高铁以6秒越过淮河,南北之间不再遥远。
21.淮河让中国的南方与北方有了清晰的分界。皖北平原地势平坦,稠密的水网本可浇灌出一方沃土,暴雨季却有水患。
22.临淮岗大坝是临淮岗水利工程的一条副坝,为解决水患,堤坝截住山区倾泻而下的河水,将它们引入新挖的河道。
23.安徽凤阳小岗村。
24.焦岗湖是淮河流域面积最广大的湿地之一。曾是淮河重要的泄洪区,人们常年住在船上,如今,水患已经远离,居民已是采莲人。
25.在淮南市潘集区有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排列整齐。它们漂浮在水面上。水面成为搭建光伏电站所需的平阔表面,水体还能快速带走热量,冷却组件,水下也能鱼虾满塘。这里原为采煤沉陷区。
27.振风塔这座佛塔曾经是长江边最醒目的建筑。
徽班进京的结果更造就出一个新的剧种一京剧。
长江开阔的江面成为天然的水上公路,这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
29.长江曾有小江豚。
30.长江下游又名扬子江。扬子鳄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鳄鱼。
31.皖浙天路的山地自行车赛道有着351个弯道,915米落差,还有山中时常升腾的水汽。
32.皖中的天柱山(皖山——安徽简称由来)。山腰往上,冰与水常在切换着形态。山表面的沙石在漫长的时光中最先被冲刷掉,岩石变得圆润光滑。
33.大别山脉第二高峰天堂寨,大雪总是稍纵即逝。冰雪流水冲出山谷,向南流近长江,向北汇入淮河
34.连绵起伏的丘陵,雨季时,洼地爆发山洪,旱季时,梯田缺水干裂,梅山水库当时是世界上最高的连拱坝,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最大灌区。
35.五湖四海之一的巢湖进入十年的禁渔期。
3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拥有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创造出了人造小太阳,墨子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