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梅花绝代风华,圣境梅香寒韵正浓
梅花,作为现实生活中的花卉,经过历代文人雅士的咏叹、描写、升华,已成为耐寒傲雪的精神象征。在我国古代,梅花是作为早春迎年的吉祥图腾来看的。北风吹雪的隆冬季节,梅花迎春怒放,她美丽绰约不畏严寒的性格,堪称是引领春风的第一花旦。这是传统文脉中,咏梅诗的基本涵义。 然而,当今有一首诗《圣境梅香》却调转笔锋,绕开传统诗风的常规思路,以超现实的手法,直触精神本质。
将军颂-《圣境梅香》,立意超迈新睿,诗意中弥漫着现代诗的清芬,有着气吞时空的旷达,读来令人寻味…… 展傲骨冰姿, 看梅花占景, 群姿丢色, 妖桃失影。 偶行笔, 几代风尘。 人间烟火尽移踪, 唯纸上清芳飘来醒脑。 莞尔醉梦犹然, 多杰羌来, 三世境, 这报土慈悲, 那高人留洁, 笔情, 笔迹, 一笑风尘, 正风尘, 几代风尘。 这首诗的作者当代住世 佛陀,即是诗人又是画家,祂创作了咏梅系列诗集,《圣境梅香》就是其中的一首,同时祂还创作了一系列的国画梅花图。在读者我的眼里,诗中“展傲骨冰姿、看梅花占景”的景致,并非是现实中的梅花,而是指祂的笔下画出的梅树和群花。
那些画中之梅花,是画者的心境之花,她是矿石中炼出的精金,其杂质尽除,内美净现;她如深潭流泻的春水,似明镜映照万物,写照传神。画中梅花之倩影,晶莹剔透冰肌玉骨,且墨香四溢、芬芳馥郁。相比之下,风尘中的梅花黯然失色,秋光中的妖桃,则暗淡失影;面对这新锐的画中梅姿,人间的烟火尽移踪迹,世俗浊恶荡然无存。这样的妙笔所生之梅花绝代风华,终将流芳千古。 另外,这首诗将艺格、诗格、圣格有机地融为一体。画中梅花,看似写景状物,实则是作者崇高心境的呈现。诗作者,作为一位集哲学艺术于一身的世界级文化巨匠,虽历尽酷寒沧桑,却如祂所说“愿平生事,尽为有情销益”。 诗中“唯纸上清芳飘来醒脑”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句子,一个“醒”字顿然提升了诗的境界,诗作者的大悲之心,如圣洁圆满的秋月跃然纸上。 然而,在这无常迅猛的世界,芸芸众生却浑然不觉,醉梦依然。 世间的花儿开了又落,落了又开,然而那来自报身佛土的悲悯、心系娑婆的圣洁之心却恒常如故。 文/一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