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想象一下,一个人冒充医生去上班,会发生什么?
再或者说,一个人没有靠自己赚到了钱,会发生什么?
这两者性质是一样的。
当然,你赚钱的时候可能会说,合法,但是,这根冒充医生没区别。
就好像你没有自己用手嘴吃饭,而只是突然饱了。变态吗?
长远来说,你不断得到结果,但你思维并没有体会到这个过程。
再简单点来说就是,饱腹的意义是身体舒服了,而吃的过程就是让灵魂舒服。
缺一不可。
现代人为了身体的酸爽,就把过程省去,最后,把灵魂饿死了,于是,抑郁症。
那怎样才能好起来呢?
很简单,你饿了就会吃饭,那么,灵魂饿了,那就吃“过程”,也就是不回避生活中出现的任何,包括“回避本身”也是可以不回避的。
首先,你要学会观察过程,任何过程均可,最简单的就是观察自己在看东西的过程。
然后,忽略你在看东西,这时候,你会发现,你依然在看东西。
而这时候,你就能自如,也就是不为所动,且能动。
而你一旦执着于外界,那你就会开始无法动弹。
什么意思呢?
外界如果你什么都要控制,你就动弹不得。
外界如果你什么都不控制,那就饿死。
所以,能不控制就不控制,这样,你就最自由,而不得不控制的时候,自然会不控制,比如拉肚子。
所以,别操心,没任何事物需要操心,因为该操心的时候自然会操心。
而问题在于矛盾,那么,当矛盾来了,那你就进入矛盾,那就没事了。
比如你不听,老板就骂,你听了,又不好。
那么,听一点,不听一点,就好了。
如果不好,那你就不好,如果做不到,那就这好点,那好点。
而做不到,那就做不到,而如果做不到,那就这一点,那一点。
看,这就是过程。
但我们最讨厌过程,于是,活该灵魂饿死。
当然,这个事情只能自己来办,你找不到任何人代替你。
所以,只要你向外求,实际上,已经掩耳盗铃,徒劳无功。
当然,别执着文字,也就是别执着于定义的概念。
向外求也包含了向内求。
或者说,向内求也包含了向外求。
如果不理解,我们换个例子。
大就包含了小,小就包含了大。
比如买鞋子,不这么大的,就是小一点的。
不这么小的,就是大一点的。
所以,当我们提及不要向外求时,意思不是只能向内求。
而是,不要向外求,就是向内求一点,向内求的意思是,不要那么向外求。
所以,你会发现,依然在做加减法,也就是过程之中,知行合一是如此。
知行合一的意思也是,知多一点,就是行少一点,或者行多一点,意思是知少一点。
那就好了嘛,这就是知行合一。
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