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朝藩王之秦王

2020-05-24 20:59 作者:迪诺信王世子RWS霖三爷  | 我要投稿

注:秦王世系曾经发生过大转变,后由临潼郡王支系的大宗继承,但临潼郡王仍然会在郡王篇文章撰写。

秦王为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分封的第一个藩王王爵,首任秦王是朱樉,为明太祖的次子。朱樉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五月初四就藩西安,至南明永历三年(1649年)最后一任秦王在紫金河投水自杀。终明一代共传十一世,十六王。

作为明朝的第一个亲王王爵,秦王被誉为是明代的“诸藩之长”。在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因朱樉在朱姓诸王中最年长,授为宗人令。如大明皇位在世宗的时候发生过转变,秦王爵位也发生过两次世系转变,均由临潼王世系继承了秦王爵位。临潼王大宗和次宗,最后均继承了秦王王爵:第三任临潼王朱秉欆继承其堂叔简王朱诚泳,于弘治十三年(1500年)嗣封秦王;原临潼镇国中尉朱坏埢继承其从叔伯定王朱惟焯,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嗣封秦王。

明神宗时,因宗室繁衍过巨,遂减岁禄,并限制继承。亲王由旁支入继者,取消旁推之恩,原为郡王者,除嫡长子外,其余各子仍袭镇国将军爵位,不得进封郡王;镇国将军入继者,其余各子仍袭辅国将军爵位。此外,由郡王入继者,原郡封再袭之例也被取消。因此大家可以注意,最后几任的秦王,很多一开始都是始封奉国中尉,如朱存机朱存极两兄弟。

著名人物和事件

第二任秦王隐王朱尚炳曾镇压沔县人高福兴的暴动。永乐九年(1408年),明成祖朱棣曾遣使者至西安,而朱尚炳称疾不出迎,见使者又傲慢,朱棣遂将王府官吏逮捕治罪,并赐朱尚炳书曰:“齐王拜胙,遂以国霸;晋侯惰玉,见讥无后。王勉之。”后来朱尚炳特此来朝谢罪。


第七任秦王简王朱诚泳曾作有一首诗《送郁文博少参致政还上海》:

天恩乞得下明光,囘首乡关旧路长。

风月有情归箧笥,烟霞无梦到岩廊。

数杯浊酒黄花径,十里青山绿野堂。

遥想鲈鱼秋正美,一竿终日钓沧浪。

后来顺治三年,与南明弘光帝及其他藩王一同被清廷处决的秦王,即第15任秦王朱存机


字辈

秦王府的字辈为:

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秦王大宗终有明一代,字辈用到“存”字辈。对应自辈是朱棣一系的“由”字辈,即崇祯帝朱由检一辈。


历代秦王

  1. 朱樉(1356年12月3日-1395年4月9日),谥号秦愍王,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次子。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初七封秦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四月十一日就藩陕西西安府。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三月十二日卒。

  2. 朱尚炳(1380年11月25日-1412年4月21日),谥号秦隐王,愍王朱樉与其次妃邓氏(邓俞之女)长子,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丙寅袭封秦王。永乐十年(1410年)三月乙未卒。

  3. 朱志堩(1404-1424),谥号秦僖王,隐王朱尚炳嫡长子(次子)。永乐十年(1412年)袭封,二十二年未娶薨,无子。

  4. 朱志均(1403 - 1426),《弇山堂别集》作朱志坸,谥号秦怀王,隐王朱尚炳庶长子,僖王朱志堩庶长兄。永乐二十年(1422年)四月始封渭南王,十二年(1424年)袭封秦王,宣德元年(1426年)未娶薨,无子。

  5. 朱志𡐤(1404 - 1455),谥号秦康王,隐王朱尚炳庶次子,怀王朱志均三弟。永乐二十二(1424年)年始封富平王,在宣德三年(1428年)袭封秦王。景泰六年(1455年)薨。

  6. 朱公锡(1437 - 1486),谥号秦惠王,康王朱志𡐤嫡长子。天顺二年(1458)袭封秦王,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薨。

  7. 朱诚泳(1458 - 1498),谥号秦简王,惠王朱公锡之子(庶子)。成化四年(1468年)始封镇安王,弘治元年(1488年)袭封秦王,弘治十一年(1498年)薨,无子。

  8. 朱秉欆(1481 - 1501),谥号秦昭王,简王朱诚泳堂侄,临潼和僖王朱诚澯(后追封“秦庄王”)之子,临潼惠简王朱公铭(后追封“秦安王”)之孙,秦康王朱志𡐤之曾孙。弘治八年(1495年)十一月袭封临潼王(第三任),弘治十三年(1500年)嗣封秦王,弘治十四年(1501年)卒。

  9. 朱惟焯(1499 - 1544),谥号秦定王,昭王朱秉欆之子(庶子)。正德四年(1510年)袭封秦王,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薨,无子。

  10. 朱怀埢(1524 - 1566),谥号秦宣王,定王朱惟焯从侄孙,临潼奉国将军朱惟燫(后追封“秦端王”)之子,临潼辅国将军朱秉柎(追封“秦顺王”)之孙,临潼镇国将军朱诚润(后追封“秦恭王”)曾孙,临潼惠简王朱公铭(后追封“秦安王”)玄孙,秦康王朱志𡐤四世孙。原封临潼镇国中尉,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袭封秦王,四十五年(1566年)薨。

  11. 朱敬镕(1541 - 1576)。谥号秦靖王,宣王朱怀埢庶子。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始封隆德王,隆庆三年(1569年)袭封秦王,万历四年(1567年)薨。

  12. 朱谊澏(1586年卒),谥号秦敬王,靖王朱敬镕嫡长子。万历三年(1575年)封秦世子,万历九年(1581年)袭封秦王,无子。

  13. 朱谊漶(1639年前卒),谥号秦肃王,敬王朱谊澏三弟,靖王朱敬镕嫡三子。万历十三年(1585年)袭封奉国中尉,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封紫阳王,万历十五年(1587年)袭封秦王,生卒年不详。

  14. 朱存机(1595年9月8日-1641年3月17日),谥号秦景王,肃王朱谊漶庶三子。天启六年(1626年)封奉国中尉,后封郡王,崇祯二年九月初一日(1629年10月16日)册封为秦世子,崇祯十二年六月二十五日(1639年7月25日)袭封为秦王。崇祯十四年二月初七日(1641年3月17日)未时以疾薨逝,仅有一女未适。《明史》未有记载他的袭封,但在《明实录》中有他封郡王的记录,《咸宁县志、陵墓志》与《陕西通志》一书则载有他的名字及袭封秦王。

  15. 朱存极(1646年5月23日卒),无谥号,景王朱存机之弟,肃王朱谊漶之子。天启六年(1626年)封奉国中尉,后封郡王,据《陕西通志》,他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袭封秦王,崇祯十六年(1643年)降李自成,崇祯十七年(1644年)投降清廷。在顺治三年(隆武二年,1646年)五月与弘光帝及其他明朝藩王一同遭到清朝处决。

  16. 朱存(木釜)(1649年卒),无谥号,朱存极之弟,肃王朱谊漶之子。弘光元年五月,孙守法奉其起兵,封汉中王。永历三年(1649年),被赵荣贵奉为秦王攻打阶州,后来在紫金河投水自杀。

其他大宗成员

其中被追封秦王爵位的临潼王大宗成员也列于此,以后的郡王篇会介绍临潼王系得小宗成员。

  • 朱公键(生卒年不详),第五任秦王康王朱志𡐤次子。

  • 朱公铭1431年10月14日1474年9月26日),第五任秦王康王朱志𡐤庶三子。正统七年九月十三日(1442年10月16日)封临潼王,成化十年八月十六日(1474年9月26日)以疾薨于正寝,谥号临潼惠简王。后其长孙朱秉欆(原袭封第三任临潼王)嗣封秦王,被追封为“秦安王”。其次子临潼镇国将军朱诚润的曾孙朱怀埢后来也嗣封为第10任秦王。

  • 朱诚澯(1453年5月7日-1493年1月17日),临潼惠简王朱公铭(后追封“秦安王”)嫡长子,秦昭王朱秉欆之父。景泰四年三月二十九日(1453年5月7日)赐名。天顺八年(1464年)册封为临潼长子,成化十三年四月二十四日(1477年5月18日)袭封第二任临潼王,弘治五年十二月三十日(1493年1月17日)薨,谥号临潼和僖王。后其子朱秉欆(原袭封第三任临潼王)嗣封秦王,被追封为“秦庄王“。

  • 朱诚润(生卒年不详),临潼惠简王朱公铭(后追封“秦安王”)庶长子(次子),秦宣王朱坏埢曾祖父。原封临潼镇国将军,后其曾孙朱坏埢(原临潼镇国中尉)嗣封秦王,被追封为”秦恭王“。

  • 朱秉柎(生卒年不详),临潼镇国将军朱诚润(后追封”秦恭王“)之子,秦宣王朱坏埢祖父。原封临潼辅国将军,后其孙朱坏埢(原临潼镇国中尉)嗣封秦王,被追封为”秦顺王“。

  • 朱惟燫(生卒年不详),临潼辅国将军朱秉柎(后追封”秦顺王“)之子,秦宣王朱坏埢之父。原封临潼奉国将军,后其子朱坏埢(原临潼镇国中尉)嗣封秦王,被追封为”秦端王“。

  • 朱敬𨱅(1555年1月2日-1560年1月14日),秦宣王朱坏埢嫡次子。嘉靖三十八年十二月十七(合1560年1月14日),朱敬𨱅因痘疹薨逝,年方六岁(虚岁),葬咸宁县高望之塬,追封为秦世子。

  • 秦宣王朱坏埢另有二子,皆仅封临潼辅国中尉(在朱坏埢还是临潼镇国中尉之时)。

  • 朱存枢1592年2月22日-1629年3月29日),秦肃王朱谊漶庶长子。《大明秦世子暨妃张氏合葬圹志》记载,朱存枢生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月初十,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三月十六赐名,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七月十七册封秦世子,崇祯二年(1629年)三月初五以疾薨逝。该圹志并清楚地记载了朱存枢死后无子。因此,历来史书中所记载的有关朱存枢承袭为秦王并在李自成攻破西安后被俘投降均为错误。


秦王世系图


明朝藩王之秦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